李建成是太子有父皇李渊和弟弟李元吉等大臣的支持,为何还会败?

傻傻的等你回頭


毛泽东主席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李建成上太子,只掌握部分禁军,而对外征战的野战部队基本全部由李世民掌握,所以李建成和李世民斗法,李建成必输无疑。

李建成也就是因为李世民掌握军权,而且手下猛将如云,才害怕李世民对他构成威胁。而李世民就是凭借在军事上对于哥哥李建成拥有绝对的优势,才敢大胆的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退父亲李渊。

那么,李世民的军权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从李渊起兵反隋开始说起。李渊在晋阳起兵的主意是二儿子李世民提出的,李世民在李渊推翻隋朝建立唐朝的过程中四处征战。带部队冲入长安,直接推翻隋朝,然后向西出兵平定薛举,向北出兵平定,在中原击败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等等。在这一系列征战过程中,自己亲手建立起一支子弟兵,手下猛将如云。

李世民拥有这样的实力,本应该接皇位,结果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李渊将太子之位给了李建成,李建成处处与李世民为敌,实力强大的李世民根本不吃这一套,很轻松的利用自己的武装打通了通往帝王的道路,而且李世民的确也缔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盛世中华。



霜晨月7805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名义上是打败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实际上更打败了父皇李渊。

那么,拥有正统地位的皇太子为什么落败?

第一,李建成和他的支持者毫无防备,根本没有机会,没有时间。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早晨,秦王李世民率领亲信在皇宫中发动政变,偷袭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迅速将其杀死。

得到宫中事变的消息,李元吉的亲信谢叔方率领齐王府的人马最先赶到,冯立和薛万彻率领的太子府的人马随后杀来,两下里合兵一处,猛攻玄武门,同时扬言要攻入秦王府。

于是尉迟敬德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丢到外面。两府的将士一看主人已死,再在这里拼命,毫无意义,于是一哄而散。

如果李世民率领他的军队在长安城中与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混战,双方比拼实力和支持度,相信会有许多势力甚至包括李渊都会支持皇太子。如此一来,李世民获胜的机会渺茫。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一点,是皇帝李渊被李世民控制了。

政变过程中,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赶到李渊那里,名义上是护驾,实际上是把他控制起来,让他写下一道手诏,命令各处将士听从秦王李世民的号令。皇宫内外的卫士看到这道命令,立刻放下武器。

一般而言,在这种混乱的形势当中,将士们不明真相,会感觉无所适从,但又要有所行动,他们会选择服从皇帝的敕命,因为这样做的风险最小。所以,李世民控制了父皇,基本就宣告政变成功了。

后来唐中宗的皇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算计不周,无法攻入皇宫,唐中宗站在宫门上一声号令,政变的将士立刻倒戈,政变失败。

甘露之变,唐文宗、李训等人精心准备,只因为仇士良等太监控制了唐文宗,躲入宫中,对外以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令,最终占了上风。所以控制皇帝非常重要。


于左


武德九年,突厥进犯,李渊派李元吉迎敌,在这时候,并把天策府秦王手下的重要将领秦叔宝、程知节等人招致麾下,意在架空如日中天的李世民。

这下李世民慌了,召集秦王府幕僚和将领,最终铤而走险,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去了政权。

这个过程中,李建成最终失败,是因为如下原因:

首先,李建成根本没有想到李世民有胆量马上发动政变并且将其杀死,毕竟李建成占据了政治上甚至在长安军事力量上的优势。李渊是站在自己立场上的,太子府军事力量当时要比李世民强,李世民虽然能征惯战,但是手中没有兵权,而野战部队并不受其管辖。

其次,李世民也在冒险,也是孤注一掷,也有失败的风险。他最终是利用阴谋诡计发动政变得逞的,甚至在武装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由高士廉组织释放囚犯帮助其进行战斗,所以,也非常凶险。李世民的最终成功还是有运气成分。

第三,尉迟敬德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控制李渊之后,取得一定政治优势,而太子府看到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死了,都纷纷逃离。


人文纪年


李元吉不支持他,李元吉是想太子跟李世民都,最后李渊一怒,废太子,杀李世民,他好捡漏。

李渊支持他,但也防着他,怕他坐大威胁皇权,所以才支持李世民抗衡李建成的,李世民就是李渊扶持起来的,

李渊对他的态度很敏感,想他能顺利接班,但怕他提前接班,很提防他,怕他跟大臣太亲近,更怕他跟武将亲近。

你再看李建成府上的臣僚,是门阀士族多点呢,还是寒门子弟多呢?

明面上,大臣、皇帝、李元吉都支持李建成,但真正称为他党人的有多少?武将里支持他的有多少?

李建成基本没参加什么统一战争,都是在皇帝身边做政治工作,储君嘛!不能离开都城,但李世民不同,四处征战,武将里很多都是他的门生故吏,都是他提拔的人,

另一方面,李渊对他的器重,很多人会认为李世民也有机会做皇帝,而来投资他,李世民在征战过程中,拉拢了很多门阀士族,取得他们的支持。

这几方面看,支持李世民的,并不比支持李建成的少。

至于为什么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很简单,李建成不存在政变的可能,只要他不犯错,不让李渊感到威胁,他做皇帝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如果篡位,不过是为别人做嫁衣裳罢了,太子政变上位,其他皇子马上可以打着正义的旗号灭了他。看看杀了刘宋文帝的刘劭,弑父篡位,最后被刘骏灭了,

而李世民不同,他没有选择,有么等死,要么造反。

李世民能做大,本就是一枚弃子,李渊用它来制衡太子的,只要太子上位,他必死,或者为了太子能顺利接班,李渊也会杀了他,他没有选择了。

这种背景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兵力哪里来的?太子有太子府,太子府有亲兵,一般2000人左右,李世民可以开府,也就是建立王府,有幕僚,有王府亲兵,还有自己圈养的死士。

唐朝四次玄武门之变。都是控制玄武门的赢了,没控制玄武门的都输了,可怜玄武门的重要性。

玄武门看名字就知道位于北方,居高零下,控制了玄武门就赢了,所以,拉拢玄武门守将常何很重要。

控制玄武门,杀了太子和李元吉,太子就垮了,然后控制皇宫,李渊就成了傀儡,


南朝四百八十寺


这就是历史很有意思的地方。看起来是老大了,结果都被干掉了。个人觉得 李世民 文武双全。虽然 ,李渊是不待见 李世民 也是枕边小人作祟。李世民看的很清楚,择机而动,主要还是手上有枪杆子!


读上西楼


李世民代表的军方势力,即使没有兵权,威望在那里呢军心向着他,李靖李绩都知道李世民要下手了,不参与这个不参与不是不支持是默认他进行政变活动。没有中立之说,中立无论对李世民还是对皇帝李渊来说就是不忠。那些所谓大臣也看不出多支持李建成,军人坐镇几个文人又能如何?天子兵强马壮为之尔。


江山壹统


主要原因还是李渊让秦王府坐大!好多猛将都出至秦王府,而太子主要负责治国和后勤工作,太子府唯一出名大将就是燕山罗艺,最后在太子府落败后秦王登基惶惶不可终日,造反被李世民给灭了,秦琼因为在玄武门之变时没有支持李世民,(终于唐室不忠于秦王个人,没站好队)虽然入驻凌烟阁二十四臣,爵位却无法世袭,不像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支持李世民发的玄武门之变,这两人的爵位可以世袭


zzj920


李建成根本没有想到李世民会迫不及待的在玄武门动手杀自己,作为太子,他不需要现在动手置李世民于死地,即便要除掉,也是在登基以后,所以时间在李建成这边,他不急。但他太小看李世民了,当时皇上李渊对军队的控制力不是很强,而李世民本人极具野心,历次的征战中在军中建立极高威望,亲信众多,有此坚实的基础,怎能甘居人下?他不会等李渊驾崩,让李建民从容的收拾他,所以他要铤而走险,很幸运他赌赢了。

真实的历史比史书上记载的应该更加血腥冷血,此段历史史书必定有篡改淡化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