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樹」卻不好乘涼,點衆科技靠一款App恐難趟出IPO坦途

繼中文在線深交所掛牌上市、掌閱上海敲鐘、閱文在港上市後,網文市場又一企業也加入了IPO上市進程中——點眾科技。

據盎司財經調查發現,與前三個上市的公司不同,點眾科技不僅業績與A股上市公司標準相差甚遠,而且既無資本“大樹”可靠、又無內容、渠道等協同加持。

在網文市場公認地被閱文、掌閱等巨頭壟斷的現狀下,點眾科技本就屬於夾縫中求生存,現又從新三板摘牌轉向A股IPO,對此,有資深投行人士告訴盎司財經:“就是為了打著IPO的名義融資,離上市的路還很遙遠,預期IPO只不過是做給投資人看的”。

是奔著IPO去,還是為了再圈一輪錢?

據公開資料顯示,點眾科技於2016 年 3 月14日掛牌新三板,3月15日就在股轉系統發佈了股票發行方案,宣佈募資1500萬元人民幣,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快公司業務發展。

但很快,過了短短一年時間,點眾科技在2017年4月份就從新三板摘牌,公告中是“以配合公司戰略調整”的模糊解釋。

在財務狀況並不樂觀的背景下,點眾科技突然從新三板摘牌意欲何為?

據盎司財經調查瞭解,摘牌後的點眾科技隨即開啟了A股IPO進程。並於2017年12月份宣佈進入IPO輔導。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按照最初設想,點眾科技計劃2018年3月底完成主板申報工作。

但截至目前,證監會的IPO公司預披露進展中,並未發現點眾科技的身影。

而據盎司財經掌握的其上市IPO輔導機構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公佈的兩期輔導報告來看,點眾科技目前存在的問題有兩點:

一是公司已初步落實募投項目的投資方向,但是具體投資計劃等仍需進一步論證,募投項目的前期申報及備案工作也尚未完成;

二是需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問題。

簡單說就是還無法滿足上市條件。但儘管如此,點眾科技融資”輸血“的步伐並未停歇。

據點眾科技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目前公司估值12億人民幣,並完成了Pre-IPO融資3000萬人民幣。

這3000萬新一輪融資到底是什麼來頭?據盎司財經進一步調查瞭解,點眾科技在2017年9月份進行過一輪戰略融資,但並未公佈具體數額,融資機構顯示是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伯樂縱橫。

北京伯樂縱橫投資是一傢俬募股權投資機構,於2014年10月13日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備案,是中山證券旗下投資機構,同時也是點眾科技2016年3月份股票發行認購者之一北京伯樂銳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股東之一。而股票認購者的另一方北京萬匯金榮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也是北京伯樂銳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中心股東。幾次融資在公司註冊資本上也有所體現。

點眾科技自2016年7月份至2017年11月份有過幾次註冊資本增加的情形,總註冊資本由500萬增加為3157.002萬元。

背靠中國移動”大樹“卻無法”好乘涼“

縱觀整個網文市場,大多企業都是有來頭的,像閱文有騰訊、百度文學有百度和紅杉資本、阿里文學有阿里巴巴集團等,頭部企業都有互聯網巨頭在資本、資源及流量上的多重加持,但點眾科技卻無法利用中國移動的平臺優勢,為自身發展帶來協同效應。

背靠騰訊的閱文,除了有流量強大的qq閱讀外,還享有盛大文學和起點中文網的內容優勢,此外還擁有9個文學流量網站平臺,月度活躍用戶總數達1.75億名。

其次,百度文學依託百度大數據,在精準原創方面走在了前列,也獲得了紅杉資本的加持。

阿里文學作為阿里的直系,可直接享受到阿里大文娛旗下阿里影業、阿里遊戲、UC、優酷、阿里音樂、大麥網等整個阿里大文娛生態,無論是在資金方面還是渠道、引流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而反觀點眾科技,公司一直號稱是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的主要運營合作伙伴,作為管理中國移動閱讀基地的咪咕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咪咕傳媒”)的分銷渠道深度合作伙伴。不少人也都以為點眾科技背靠中國移動這棵大樹,但其實不然。

材料顯示,點眾科技對中國移動這一大客戶的業務依賴度極高,2013年-2016年,來自中國移動的收入佔總營收佔比均超過40%。

背靠“大樹”卻不好乘涼,點眾科技靠一款App恐難趟出IPO坦途

自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點眾科技與咪咕傳媒(中國移動)每年的交易額最多時達到2015年的1609萬元,這一數字在點眾科技當年的全部應收中佔比超過51%。

但在渠道、引流方面,咪咕與與掌閱、qq閱讀等相比,相差甚遠,對點眾科技流量方面幫助並不突出。

背靠“大樹”卻不好乘涼,點眾科技靠一款App恐難趟出IPO坦途

數據截止2015年11月

另外,作為傳統通信國企 ,中國移動在互聯網發展領域並無優勢。與國內科技巨頭BAT等相比,在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中,明顯缺乏科技創新優勢。

業內資深行業分析師告訴盎司財經: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一無科技龍頭輔助,二無資本加持的點眾科技,根本玩不轉這“下半場”。

壟斷格局下,核心競爭力缺失致生存困難

據《2017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閱讀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52億,增長26.7%;用戶規模近4億,增長13.37%。在數字閱讀用戶年齡分佈中,80、90後正成為數字閱讀主力軍且知識付費意願最強烈。多個數據顯示,數字閱讀的全民參與度正在穩步提升,目前國內網文產業還遠未現紅海態勢。

儘管如此,但從掌閱和閱文加起來幾乎佔據了網文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來看,網文市場壟斷局勢已現。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馬太效應的加劇,在雙雄夾擊中,渠道和內容基本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其餘企業生存嚴峻。

據網絡彙總數據顯示,按原創內容數量,TOP5網絡文學平臺的市場佔有率排名中,閱文還是不爭的龍頭,其次是中文在線、掌閱科技、百度文學和阿里文學。

背靠“大樹”卻不好乘涼,點眾科技靠一款App恐難趟出IPO坦途

作為在夾縫中生存的點眾科技,在面對愈加嚴峻的行業競爭,因核心競爭力不足,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首先,原創能力方面。對於當下熱炒IP的時代,原創能力是網文公司的核心能力,各大行業巨頭也都在不斷增強自身的原創能力。如寡頭閱文,目前的簽約作者數量高達640 萬,作品近千萬部、掌閱文學的7大網文品牌共簽約超10000位名家作者、中文在線簽約知名作家、暢銷書作者2000餘位,駐站網絡作者超過370萬名,擁有數字內容資源過4百萬種。而目前點眾科技官網顯示公司精品簽約作家超過1500名,圖書版權僅25萬冊,相比之下,簡直是杯水車薪。

點眾科技公開資料顯示,其原創內容管理業務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中企瑞銘進行。中企瑞銘通過分成或買斷的方式從版權持有機構及原創作者處受讓取得作品的版權,並分銷到各個具備網絡出版資質的閱讀平臺。據其財報數據顯示,其主營業務收入中,無論是其原創內容收入還是版權收入,與同行相比,均無優勢。

背靠“大樹”卻不好乘涼,點眾科技靠一款App恐難趟出IPO坦途

另外,除了原創能力,在線閱讀的分發平臺、渠道等運營能力也非常重要。

許多網文公司的渠道平臺都不止一個,如掌閱,除了有掌閱APP和掌閱小說網以外,還有紅薯中文網、魔情小說、神起中文網、趣閱小說網等;百度文學除了有百度書城以外,還有縱橫中文網、熊貓書城等;而背靠中國移動的點眾科技,除了自身的快看小說APP、快看書城和H5書城外,我們根據公開資料看到的有中文在線、咪咕、縱橫中文網,單從數量上看也並不算少,但其主營業務收入卻不盡人意,不知道是否是原創版權少的原因,說到這裡,就又回到原創能力的問題身上。

除了核心競爭力不足以外,在泛娛樂化的IP改編時代,單靠內容變現早已不能滿足網文企業的需求了,影視劇改編、遊戲開發等創新業務都已經成為主要收入來源。而做這些都是燒錢的,點眾科技是否能承擔得起這些創新業務的鉅額費用,還確實是個問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點眾科技官網上顯示,目前註冊用戶量超1.5億,這個數字並不算少,但其活躍用戶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盎司君在艾媒集團上面中國移動APP活躍指數上面看到,在電子書領域,目前掌閱以7016.35萬的活躍用戶數高居榜首,其次是qq閱讀、咪咕閱讀、書旗小說等,前40名內並未見點眾科技快看小說的身影。

背靠“大樹”卻不好乘涼,點眾科技靠一款App恐難趟出IPO坦途

在十九大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戰略指引下,網絡文學勢必會迎來一輪大增長,點眾科技除了要在巨頭壟斷夾縫中求生存,還要迎接不斷興起的文化新秀企業的挑戰。根據它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生存形式會更加嚴峻,它的IPO之路,現實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