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中暗藏了一個巨大營銷技巧!難怪成了銷售教材

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工作,為什麼別人總是銷冠,每月的獎金提成是你的好幾倍;同在街角的兩個小麵館,別人的生意總能風風火火,而你總是門可羅雀。到底何故?現在社會如果你不懂營銷,終會淪落為最底層的人。

《我不是藥神》中暗藏了一個巨大營銷技巧!難怪成了銷售教材

前段時間的《我不是藥神》大家都應該看過了,被網友稱為這幾年電影界難得的經典,甚至被當做醫藥和保險行業的視頻教材。

《我不是藥神》中暗藏了一個巨大營銷技巧!難怪成了銷售教材

電影中程勇和呂受益為了賣藥,去醫院掛號處挨個詢問病人,但都被拒絕。隨後又跑遍了醫院的各個角落,依舊一無所獲,直到最後被保安趕了出去。

他們又去了白血病人集中的地方,掃街式的推銷,儘管絞盡腦汁、費盡口舌,卻還是沒能賣出一瓶。

《我不是藥神》中暗藏了一個巨大營銷技巧!難怪成了銷售教材

是他們的方法不對嗎?還真不是,他們的做法中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他們找到了目標群體,挖掘到了用戶的痛點:這部分人負擔不起高昂的藥費。可當既便宜又有效的藥出現在這群病人面前時,為什麼會遭到拒絕?

《我不是藥神》中暗藏了一個巨大營銷技巧!難怪成了銷售教材

原因很簡單,缺乏信任。商業的核心交易還是信任。假如去小賣部買一個打火機,你知道這是打火機,只會點燃不會爆炸,可如果你讓一個原始人用打火機,他會嚇得趕緊扔掉,更別說讓他買了。

所以為了解決用戶信任問題,程勇他們找到了當時上海病友群的群主劉思慧,關鍵問題得到了解決,銷路瞬間打開,短時間內拉攏了大批用戶。

《我不是藥神》中暗藏了一個巨大營銷技巧!難怪成了銷售教材

電影的最後,程勇以銷售“假藥”名義被逮捕,整個故事被推倒了高潮,在押送程勇時,這些“用戶”佔據了道路兩側,全來為程勇送行。

《我不是藥神》中暗藏了一個巨大營銷技巧!難怪成了銷售教材

在感動之餘,希望您也能夠學到營銷裡的精髓,還能意識到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在這個社會,沒錢可能連藥都吃不起,更別說普度眾生。

關於更多營銷問題,歡迎留言私信,我們會一一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