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鋰電池快速發展 鈷行業需求增長勢頭迅猛

鈷,英文名稱Cobalt,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Co,原子量為58.93,鈷的熔點為1,495℃,沸點為2,870℃。鈷在常溫的空氣中比較穩定,高於300℃時,鈷在空氣中開始氧化。鈷為一種銀白色金屬,在元素週期表上位於第VIII副族,處於鐵和鎳、銅之間,因此在自然界中多與上述金屬密切伴生存在。鈷具有鐵磁性和延展性,電化學性能良好,故鈷可應用於電池材料、磁性材料、化學制品等領域。鈷與其他金屬的合金具有高溫強度高、耐熱性好、硬度大、耐腐蝕性高等特點,故鈷是製造高溫合金、硬質合金、金剛石工具等的重要原料。鈷因其具有的獨特性能而被廣泛應用於航空、電子、機械製造、汽車、化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公佈的《2018-2023年中國鈷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受益於鋰電池等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2000年以來,鈷礦的產量迅速攀升,2016年世界鈷礦產量(金屬量)12.3萬噸,與2000年3.33萬噸相比增長了2.69倍,年均增速9.10%。其中,由於剛果(金)鈷礦存量高、品位高,加之剛果(金) 局勢自現任總統2001年執政以來顯著改善,成為目前鈷礦產量最高、增速最快的國家,帶動了全球鈷產量的快速增長。2016年剛果(金)鈷礦產量6.6萬噸, 佔全球的53.66%,是其2000年產量的9.4倍,年均增速16.13%。

由於鈷的主要產地剛果(金)工業及基礎設施相對落後,澳大利亞等其他鈷礦主產國也較少有專業的鈷冶煉和深加工企業,鈷礦主產國通常把礦料直接以 鈷精礦或鈷中間品的形式出口到中國、芬蘭等國進行冶煉及深加工,因此全球精煉鈷的生產分佈與鈷礦的分佈存在較大差異。由於勞動力和運輸成本優勢, 近年來,鈷資源豐富的國家也吸引了鈷冶煉企業在當地建設規模較大的鈷初級冶煉工廠。

上世紀90年代末,芬蘭為全球最大的精煉鈷生產國,2001年芬蘭精煉鈷產量佔到全球總產量的21.27%5,其次為俄羅斯的12.08%和挪威的8.71%;近年來,受益於中國鋰電池產業的發展以及鈷溼法冶煉技術的廣泛應用,中國成為鈷的主要生產 國,已經連續10餘年成為第一大精煉鈷供應國,

根據CDI(鈷發展協會)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精煉鈷產量4.5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47.98%。但由於中國鈷礦資源相對貧乏,鈷原材料主要依賴從剛果(金)進口。

新思界產業研究員認為,我國的鈷產量從2001年佔全球的3.86%增長至2016年佔全球的47.98%,增長勢頭迅猛。在這個快速增長的過程中,全國湧現了大批投資建設鈷生產線的企業。未來鈷生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將是資源、技術、成本、資金、質量、品牌等綜合實力的競爭,國內一些鈷生產企業將會因不適應行業競爭而被其他具備較 強實力的企業收購兼併,或者被市場淘汰出局。同時,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環保標準顯著提高,環保執法將將愈發嚴格,國內部分企業可能會因為生產過程環保不達標而被責令停產,或因環保成本過高而虧損。因此,我國鈷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