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增速放緩 但提升空間大

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增速放緩 但提升空間大

金融租賃,指由出租人根據承租人的請求,按雙方的事先合同約定,向承租人指定的出賣人,購買承租人指定的固定資產,在出租人擁有該固定資產所有權的前提下,以承租人支付所有租金為條件,將一個時期的該固定資產的佔有、使用和收益權讓渡給承租人。

金融租賃接受銀監會審批、監管,屬於金融機構。普通融資租賃公司則由商務部批准設立,屬於商務服務業公司。金融租賃融資渠道更多、享有更低的融資成本。同時,金融租賃公司可享有12.5倍槓桿,而普通融資租賃公司槓桿不能超過10倍。金融租賃具有槓桿和融資的優勢。

金融租賃起源於美國,最初的金融租賃只是為了滿足國內工業需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本、設備輸出交流速度加快,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提速較快,需要大量引進外資及先進設備,促使金融租賃業務國際化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工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趨勢,融資租賃市場隨之快速發展。

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放開,我國金融租賃機構數量不斷增大,截止到2017年末,我國累計共開設69家金融租賃公司,註冊資本達到1974億元。金融租賃成為我國金融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金融租賃公司一般都是資產規模大,資金實力強的公司,業務主要涉及的領域為航空、軌道交通、大型設備、車輛等重資產行業,我國成立的69家金融租賃公司以銀行係為主,銀行獨資、控股的公司有42家,參股的有5家。資金實力雄厚的金融租賃公司在重資產租賃領域具有較大的優勢。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2年金融租賃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金融租賃市場合同餘額達到29227億元,全行業以50%、個別公司甚至以100%以上的增長幅度快速擴張。2017年,我國金融租賃市場擴張步伐放慢,總資產規模同比增長30%的公司僅為10家,部分公司甚至出現負增長。金融租賃高速增長的態勢或將終結,未來需由快增長轉為高質量方向發展。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金融租賃增速開始減緩,但就我國市場來看,現階段我國城鎮化率為58.52%,還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城鎮化程度的推進,必然伴隨著大量基礎設施的投資;我國醫療行業快速發展,對大型、高端醫療器械需求不斷增長;還有工程機械、飛機船舶、電力、新能源等領域都有金融租賃的需求。展望未來,我國金融租賃行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