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開發出旅遊區的雲南最大天坑的前身,爲何當地人都談坑色變?

鎮雄天坑:位於五德鎮新寨村的大鍋圈天坑群海拔1440米,距離鎮雄縣城51公里,佔地面積約600畝,包括6個大小不等的天坑,其中最大的3個天坑分別是大鍋圈、小鍋圈和三鍋圈。

將要開發出旅遊區的雲南最大天坑的前身,為何當地人都談坑色變?

坑口直徑近600米,平均深度120米,最深處達150米,四周絕壁陡峭險峻,是一個較為規則的圓周體,形如一口凹陷的鐵鍋,坑底向四周逐步抬升,坑內有規模而成熟的農耕情景。

將要開發出旅遊區的雲南最大天坑的前身,為何當地人都談坑色變?

其中,最大的天坑被當地人稱為"大鍋圈",裡面住著8戶32人,過著半隱居的世外桃源生活。

別看這個地方被媒體稱為世外桃源,我生活在距離五德30公里的另一個鎮上,從小就聽說了五德有個“大鍋圈”,那時的大鍋圈就是人人害怕接近的地方。

將要開發出旅遊區的雲南最大天坑的前身,為何當地人都談坑色變?

1953年之前,大鍋圈裡住著4戶人家,當時靠三層軟梯出入,牛羊等牲畜只能用繩索吊上吊下。那時,鎮雄縣將4戶原住戶遷出坑外,將62名來自全縣各地的麻風病人隔離於此集中治療,成立麻風村。

將要開發出旅遊區的雲南最大天坑的前身,為何當地人都談坑色變?

只要走進三鍋圈天坑,總會聽到一陣陣怪叫聲,怪聲音難以名狀,還不斷變化,時高時低、時斷時續、或長或短,有人說這些怪聲大多像娃娃啼哭,有人說像狼嚎……除了此起彼伏的怪聲,三鍋圈天坑洞口時常雲霧繚繞。

由於長時間人們對麻風病的恐懼,即使三鍋圈風景很美,當地人也不會去,隨著人們文化知識的普及,作為家鄉人,我很堅信未來的大鍋圈一定會開發成讓人流連的風景區。

將要開發出旅遊區的雲南最大天坑的前身,為何當地人都談坑色變?

到時大家記得一定來我家玩,其實我們鎮上也有幾個風景美的地方,只是還未被髮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