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如何造出雙「喜」字?王安石變法爲什麼會失敗?

漢字的創造和發展,標誌著人類文化活動的進步。它是經歷悠長的年代,由許多人集體創造出來的。但在古代,人們卻不瞭解這些,認為文字是太古時代黃帝的史官倉頡造的,還流傳著這樣的神話:說倉頡是有四隻眼睛的人物,他看到鳥獸走過的足跡受到啟發而造起字來,造字的時候,嚇得群鬼夜哭,老天也降下粟粒來。


王安石如何造出雙“喜”字?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


相傳,某些漢字的來由與我國一些名人有關。雙“喜”字即其中之一。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造的字。據說王安石23歲那年,赴京趕考,路經馬家鎮馬員外家,見門上掛一盞走馬燈。門楹上貼著一幅上聯:“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一時無法續對下聯,就匆匆離去。到了京城,主考官面試時現場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馬員外家門前的上聯來對,主考官讚歎不已。返鄉路上,王安石又用主考官出的對聯作為下聯對上了馬員外家門楹上的上聯。馬員外立即喚出女兒與王安石相見,原來對聯是馬員外為擇婿而出的。數天後,王安石與馬家小姐喜結連理,正在拜天地之時,有差人來報,王安石金榜題名,中了進士。一日之內雙喜臨門,王安石喜不自禁,趁酒興連寫兩個“喜”字,貼在門上。從此,雙“喜”字不脛而走,流傳至今。

“茶”是茶聖陸羽造的字。據《花經淺釋》記載:在我國曆史文獻中,唐以前代表“茶”的字有“荼”“檟”“茗”等字。陸羽著《茶經》時,認為有統一的必要,獨出心裁地將“荼”字減去一橫成為“茶”字專指茶。足見“茶”、“荼”兩字,音義迥然,只是形似罷了。魯迅先生也曾造過字,一個是“猹”,魯迅先生在《故鄉》中寫到少年閏土非常敏捷地用鋼叉去刺那偷瓜的小動物的情節,魯迅把這種小動物寫作“猹(cha)”。而後,魯迅先生在給舒新城的信中對這個字進行了解釋:“‘猹’字是我據鄉下人所說的聲音,生造出來的……現在想起來,也許是獾罷。”(1929年5月4日)“猹”字已收入《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辭書。譬如《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本)第132頁收錄“猹”:野獸,像獾,喜歡吃瓜。

“烤”是齊白石造的字。據鄧拓《燕山夜話》記載,上世紀30年代初,北京宣武門原有一家聞名遐邇的“清真烤肉宛”,此店招牌為國畫大師齊白石所題。齊大師在題寫時不知寫哪個“烤”為好,查了幾部辭書,未有確切的字。後來白石老人想烤肉要用火,那就是火字旁,加上“考”字,取其音義,可確切達意。於是齊白石大師揮毫題寫“清真烤肉宛”五個字,並在這五個字和署名之間夾註了一行小字雲:“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因“烤”字造得有理,被廣泛使用,爾後各種字典都收錄這個“烤”字。

然而,當同時期的為政者們左顧右盼、患得患失時,曹操的腳步卻走得鏗鏘有力,也正是這種狠勁兒,讓曹操自己不斷堅持。最終,三國鼎立,唯以曹魏勢力最大、實力最強,並且奠定了吞併蜀吳進而統一天下的基礎。那麼,曹操是怎樣運用發狠的技巧,對自己也狠勁十足的呢?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親自率軍,打算南征宛城張繡。張繡的謀士賈詡聽說曹操來攻,便勸諫張繡前去投降。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隨即派他去聯絡曹操。曹操同意了張繡的投降請求,便引兵進入宛城屯紮。但曹操也有犯錯的時候,他做了兩件愚蠢的事情,一是納張繡的嬸嬸鄒氏入房,二是賞賜張繡的貼身愛將胡車兒,這讓張繡是又惱又怕,於是舉兵謀反,曹操不知其會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逃跑途中被亂箭重傷,自己的長子曹昂被殺,大將典韋也因護主而死。對此,曹操痛心不已。照此來說,曹操便與張繡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他定是要將張繡置於死地才能後快,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戰前夕,張繡準備擇曹袁二人之一降之而不能決定,謀士賈詡對張繡再次諫言說:“袁紹此人,連兄弟都不能相容,又怎麼會容得下天下的國士呢?與其投降袁紹,還不如再次投降曹操,這是最為合適的了。因為其一,當今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諸侯,我們投降他是歸附大漢,名正言順;其二,袁紹如今強盛,我們這麼點人馬,袁紹怎麼可能看中我們而重用我們呢?而曹操則實力稍弱,如果能夠得到我們的支持,必定是歡喜異常;其三,但凡是有稱王逐霸的野心的人,一定會將私人恩怨放在一邊,並以接納我們的舉動來向天下人彰顯他的愛才及寬容之心。希望將軍不要再疑慮了,速速做決定吧。”於是,張繡聽從了賈詡的話,再次向曹操歸降。這回曹操便要考慮了,在中箭喪子損將之仇和聯繡抗袁的大形勢之間的抉擇來看,曹操確實對自己夠狠,因為在大勢之下權衡了箇中利弊之後,他最終還是將仇恨擱置在一邊,接受了張繡的投降,並宴請張繡,拜其為揚武將軍。在懷有深仇大恨的情況下,曹操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勝利,他不惜向自己的敵人伸出了友誼的橄欖枝,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確切地說,我想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這不得不說明曹操對其技巧的貫徹是多麼徹底--要想實現心中的大目標,就要對自己狠一點。

新法雖得到趙頊的鼎力支持,但實行起來舉步為艱,由於新法在多方面觸犯了享有特權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此,這次改革從一開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對。這股反對力量得到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神宗皇后的支持。同時由於新法本身也存在許多缺點,所以也遭到了一些正直的大臣的反對,蘇轍、韓琦、司馬光都在反對之列。神宗的思想也開始猶疑起來。保守大臣們反對新法,王安石早有思想準備,但是改革派內部分裂,給王安石的打擊是格外沉重的。而這時的神宗也不像前幾年那樣對王安石言聽計從,有時甚至不重視他的意見。王安石對神宗慨嘆道:“天下事像煮湯,下一把火,接著又潑一勺水,哪還有燒開的時候呢?”

沒有了下一篇

《同學一首別子固》原文翻譯及賞析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江南有一位賢人,字子固,他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我敬慕他,並和他交朋友。淮南有一位賢人,字正之,他也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說的那種賢人,我敬慕他,也和他交朋友。這兩位賢人,不曾互相往來,不曾互相交談,也沒有互相贈送過禮品。他們的老師和朋友,難道都是相同的嗎?我注意考察他們的言行,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竟是多麼少呀!應該說,這是他們學習聖人的結果。學習聖人,那麼他們的老師和朋友,也必定是學習聖人的人。聖人的言行難道會有兩樣的嗎?他們的相似就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南,向正之提起子固,正之不懷疑我的話。回到江南,向子固提起正之,子固也很相信我的話。於是我知道被人們認為是賢人的人,他們的言行既相似,又互相信任而不猜疑。

子固寫了一篇《懷友》贈給我,其大意是希望互相幫助,以便達到中庸的標準才肯罷休。正之也經常這樣說過。駕著車子穩步前進,輾過中庸的門庭而進入內室,除了這兩位賢人還能有誰呢?我過去不敢肯定自己有可能達到中庸的境地,但也願意跟在他們左右奔走。在他們的幫助下前進,大概能夠達到目的。

唉!做官的各有自己的職守,由於個人私事的牽掛,我們之間不能經常相聚,作《同學一首別子固》,用來互相告誡,並且互相慰勉。

譯文二

長江之南有一位賢人,字子固(曾鞏字子固),他不是當今世俗所稱道的賢人,我敬慕他,和他交為朋友。淮河之南有一位賢人,字正之(孫侔字正之),他不是當今世俗所稱道的賢人,我敬慕他,和他交為朋友。二位賢人,從未互相交往過,從未互相交談過,從未互相贈過錢物,他們的老師和朋友難道都是相同的嗎?我考察他們的言語行為,不相似的地方是何等少啊!我說,這恐怕是他們都向聖人學習的結果吧!他們學習聖人,那麼他們的老師、朋友也一定是向聖人學習的了。聖人的言語行為難道會有兩種樣子嗎?所以,他們二人的相似也是必然的了。

我在淮河之南,向正之談及子固,正之不懷疑我說的話;回到長江之南,向子固談及正之,子固也認為我說的話確實。因此,我又知道了所謂的聖賢之人,既很相似又相互信任,從不猜疑。

子固做了一首《懷友》詩送給我。意思大概是希望我們能相互勉勵,一直到達中庸的境界才罷休。正之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駕著車子安穩行進,通過中庸的門庭而到達內室,除這二位賢人還會有誰呢?我過去不敢肯定自己一定會達到這種境界,不過也願意跟在他們的左右努力去做,通過他們的幫助使我進入這種境界應該是可能的。

唉!官有自己的職守,私下又有別的事牽累,我們的聚會不可能是經常的,因此,我作了一篇《同學一首別子固》,以相互警策,並相互勸勉。

譯文三

長江的南面有一位賢人,表字子固,不是現在所說的一般賢人,我敬仰他,和他交友。淮河的南面有一位賢人,表字正之,也不是現在所說的一般賢人,我也敬仰他,和他交友。

這兩位賢人,腳不曾相互來住,嘴也不曾相互講話,書信和禮物也不曾接受過。他們的老師或朋友,難道完全相同嗎?我考察他們的言論和行為,那些不相似的地方多麼少啊!說:學習聖人罷了。學習聖人,那麼他們的老師或朋友,必定是學習聖人的。聖人的言論和行為,難道會有兩樣嗎?他們的相似也是恰好的。

我在淮南,向正之稱道子固,正之對我不懷疑。我回到江南,向子固稱道正之,子固也以為對的。我又知道所說的賢人,既是相似的又是互相信任和深信不疑的。子固作《懷友》一首詩贈送我,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希望互相幫助,拉著我以至於到達中庸的境界罷了。正之大概也曾經這樣講過。

安穩地前進,慢慢地行走,車輪碾過中庸之道的庭上,就進入他的家,捨棄這兩位賢人還有誰呢?我過去不敢自信必定能達到的,今天也願意在你們左右幹,幫助我進家恐怕就可以了。

唉!官員有職守,私家有牽扯,我們會合不能夠經常啊!因此寫作《同學》一首向子固告別,來互相警誡,並且互相安慰。


王安石如何造出雙“喜”字?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


註釋

⑴同學:共同學習聖人之道。一首:一篇。子固: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著有《元豐類稿》

⑵慕而友:慕:仰慕。友:與之交朋友,動詞。

⑶正之::孫侔,字正之,一字少述。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早年喪父,事母至孝。多次被人推薦,曾授校書郎揚州州學教授。

⑷相過:拜訪,交往。過:訪問。

⑸相語:交談。

⑹辭:這裡指書信往來。幣:帛,絲織品,這裡指禮品。

⑺若:和,與。

⑻考:考察、觀察。

⑼適然:理所當然的事情。

⑽《懷友》:原文見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四。其文雲:“因介卿(即介甫)官於揚,予窮居極南······為作《懷友》書兩通,一自藏,一納介卿家。”遺:贈送。

⑾大略:大體上。扳:同“攀”,援引。至乎中庸:語本曾鞏《懷友》“望中庸之域,其可以策而及也。”中庸:儒家奉行的道德標準,認為不偏為中,不變為庸,即不偏不倚,循常守舊。

⑿安驅:穩穩當當地駕車。

⒀轥:車輪碾過。

⒁造於:到達。《論語·先進》:“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⒂昔:昔日。

⒃守:職守,工作崗位。

⒄私:私人。系:牽繫,繫念。

⒅警:警策,勉勵。李商隱《蟬》:“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作品鑑賞】

《同學一首別子固》是作者在青年時期所寫的贈別之作,文章筆法緊湊,開合有度

《同學一首別子固》是王安石在青年時期所寫的一篇贈別之作,雖然是贈別的,但是卻沒有世俗常見的惜別留念之情。文章明著寫的只有兩個人,但實際上卻有三個人:曾鞏、孫侔兩人雖然平時沒有來往,卻有很多相似之處,而且都相互信任。文中指出這正是“學聖人”的共同之處,同時還表達了作者想和兩人建立共同進步、相互勉勵、相互鞭策的君子之誼,早點達到聖賢倡導的最高境界。


王安石如何造出雙“喜”字?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


《同學一首別子固》感情真摯,言簡意賅,層次分明,採用了陪襯手法

《同學一首別子固》開篇簡約地介紹了二賢人曾鞏和孫侔;中間敘述曾鞏和孫侔雖然素不相互交往,但是都學聖人,所以能相似,又相信不疑,彼此勉勵,“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後已”;最後說明回贈“同學一首別子固”的意圖,是為了互相告誡和互相慰勉。此文感情真摯,言簡意賅,層次分明,採用陪襯手法,以孫侔陪襯曾鞏,則更加突出了曾鞏,同時又把自己的看法融入其中,使之互相映襯,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一首別子固》筆法緊湊,開合有度,清人金聖非常欣賞此文,評曰:“此為瘦筆,而中甚腴。”

王安石

王安石如何造出雙“喜”字?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 ,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王安石如何造出雙“喜”字?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


  • 本 名
  • 王安石
  • 別 稱
  • 王荊公、王文公、臨川先生
  • 字 號
  • 字介甫
  • 號半山
  • 所處時代
  • 北宋
  • 民族族群
  • 漢族
  • 出生地
  • 臨川
  • 出生時間
  • 1021年12月18日
  • 去世時間
  • 1086年5月21日
  • 主要作品
  • 《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
  • 主要成就
  • 熙寧變法,收復五州
  • 爵 位
  • 舒國公、荊國公、舒王(後追奪)
  • 官 職
  • 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司空等
  • 諡 號
  • 追 贈
  • 太傅
  • 地 位
  • “唐宋八大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