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研究|高中生網絡欺凌預防和干預的實踐研究——以《上海市上南中學網絡欺凌預防指南》爲例

來源:上海市法學會未成年人法研究會 上海未檢

【內容摘要】在互聯網時代,網絡欺凌由於其匿名性、隨意性、廣泛傳播性等特點,加劇了欺凌預防的難度,給當事人造成更加嚴重的危害後果。為此,上海市上南中學通過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制定了《上海市上南中學網絡欺凌預防指南》。對網絡欺凌的概念、危害、形式、成因、處置對策走出了地方探索,希望為網絡欺凌的治理有所裨益。

【關鍵詞】網絡欺凌 網絡欺凌預防指南 攻擊行為

近年來,網絡欺凌嚴重的危害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並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中央綜治辦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委聯合發佈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其中明確了通過網絡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他人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傷害的屬於欺凌行為。面對來勢洶洶的網絡欺凌,為了提高老師、學生和家長的防範意識,上海市上南中學開展了積極的實踐和探索。

一、網絡欺凌的含義、危害及其特點

1、網絡欺凌的含義。網絡欺凌(Cyber-bully),是指一種在網上生活中發生的欺凌事件,是網絡時代的新事物。百度百科把網絡欺解釋為人們利用互聯網做出針對個人或群體的,惡意、重複、敵意的傷害行為,以使其他人受到傷害。美國《梅根·梅爾網絡欺凌預防法》將“網絡欺凌”界定為“任何人在跨州或跨國交往中,出於強迫、恐嚇、騷擾他人或對他人造成實質情緒困擾的目的而使用電子手段傳播的嚴重、重複的惡意行為”。這裡要強調的是網絡欺凌是惡意的、敵意的言行,跟普通的同學之間來一個玩笑,搞一個惡作劇是有區別的。

2、網絡欺凌的危害。如果說傳統的校園暴力、校園欺凌是硬暴力,給人造成的是硬傷。那麼,網絡暴力、網絡欺凌則是傳統的校園暴力的升級版,是一種校園軟暴力、軟刀子傷人更深。它會對被欺凌者造成一系列的傷害,具體包括:(1)心理上,造成被欺凌者喪失自信、情緒低落、脾氣暴躁、厭學、抑鬱等心理問題,甚至造成自殺輕生等嚴重後果;(2)生理上,由於受到負面心理情緒的影響,可能會導致被欺凌者失眠、頭痛、腸胃疾病等的發生;(3)學習上,造成被欺凌者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按時完成,學習成績下降等學習問題;(4)行為上,持續受到網絡欺凌的傷害,也會導致被欺凌者脾氣暴躁,攻擊性和極端行為發生的幾率升高。

其實,受到網絡欺凌傷害的不僅僅是被欺凌者,欺凌者本身也深受其害。容易導致其人格扭曲,缺乏同情心,形成反社會的、侵略性的人格,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穗港澳青少年網絡欺凌調查報告》(2016年12月)的調查數據也表明:青少年施暴與情緒狀態緊密相連,其中曾經歷網絡欺凌事件的青少年,無論其角色是受害人或欺凌者,他們的抑鬱、焦慮及壓力指數均顯著高於其他沒有親身經歷網絡欺凌的青少年。其中,欺凌者的抑鬱及壓力指數還高於受害人。

3、網絡欺凌的現狀。傳統的校園暴力一般包括校園惡少拉幫結派欺負同學,打罵同學,或者在校園內、校門口恃強凌弱向低年級學生索要財物等行為。但是,隨著經濟的發達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發達地區出現了新的欺凌方式,即藉著移動互聯、社交網絡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校園欺凌改頭換面,變成了對青少年傷害更深的網絡欺凌。

《穗港澳青少年網絡欺凌調查報告》顯示,廣州、香港、澳門三地青少年整體網絡欺凌行為比率為68%,網絡欺凌受害人比率為72.9%。其中廣州61.7%的青少年過去一年曾對人實施網絡欺凌,71.2%的青少年過去一年裡曾遭網絡欺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還發現,網絡欺凌者及受害人會出現角色重疊,即其中61.4%受訪青少年既是欺凌者也是受害人。此外,調研團隊還發現,網絡欺凌還跟青少年的上網時間和學歷分佈有關,其中,廣州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間越多,網絡欺凌他人和被他人欺凌的機會也就越大;學歷分佈上,高中組別的凌欺者及受害人比率最高。

在國外,情況也不容客觀。日本大阪府2011年調查結果顯示,擁有網絡欺凌被害體驗的小學六年級學生佔17.4%;初一學生佔31.8%。學校發生網絡欺凌被害事件的比例分別為:小學佔17.3%;初中佔71.3%;高中佔45.5%。2014年11月,在英國,一項針對11-17歲的青少年進行的調查表明,有35%的人遭受過網絡欺凌,這個數字一年內翻了一番。更有極端案例[1]的發生,讓人觸目驚醒。

4、網絡欺凌的特點。網絡欺凌之所以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併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除了因為移動互聯和社交網絡的迅猛發展,也因其獨特的特點。

(1)隱蔽性。這應該是網絡暴力、網絡欺凌,不同於傳統校園暴力的最顯著的特徵。無論是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一般都不會主動把情況去告訴家長和老師。當家長和老師知道情況的時候,可能事情已經很嚴重了!

(2)匿名性、虛擬性。這與互聯網本身的特點密切相關,許多參與網絡欺凌的學生,發表語言文字的時候,用的不是真名實姓,而使用網名,這就給學生們造成一種假象,那就是既然是匿名發表的,那就不必對自己的網上言論負責。所以他們就在網絡這個相對自由的空間裡隨意的發洩負面情緒、做出不良行為,而這也是當下網絡欺凌越來越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隨意性。參與網絡欺凌的學生可能與被欺凌者素不相識,在不明真相,不清楚事實的情況下,就以訛傳訛,煽風點火,語言傷害他人,無緣無故的加入到欺凌者的人群中來。即“鍵盤俠”、“噴子”為了滿足自己發洩、吐槽的的慾望,但忽視被欺凌的一方,卻有意無意的成為了欺凌的幫兇,傷害了同學。

(4)快速傳播性。由於移動互聯技術和互聯網信息快速傳播的特點,讓網絡欺凌得以迅速的傳播和蔓延,使得個人之間或者少數人之間的矛盾以及個人的隱私被無端地、迅速地曝光在無數人面前,給受害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引發更大的矛盾和危機。

二、“指南”的設計意圖、主要內容和實踐成效

網絡欺凌來勢洶洶,凸顯了防範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必要性。為了有效防範校園欺凌,提高學生、老師和家長的防範意識,2017年年4月,《上海市上南中學網絡欺凌預防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正式發佈,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1、“指南”的設計意圖。現在的高中生都是“00後”、“網一代”,他們觸網年齡越來越低,觸網時間越來越長,觸網途徑也越來越多。他們當中網絡欺凌的發生率較高,國內外也發生了一些影響很大的網絡欺凌極端個案。而本校學生當中也發生過網絡欺凌事件,同學之間在校園生活中鬧了矛盾,起了衝突,或者自己的個人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在空間、QQ 群和貼吧等社交網絡裡發表一些不負責任,違背事實,甚至傷害,汙衊,侮辱他人的話。從而進一步激化、擴大了同學間的矛盾,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給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和煩惱。所有這些因素都在客觀上“督促”我們設計出應對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指南”的出臺。通過設計一套應對舉措,幫助學生認識網絡欺凌的危害,培養學生們良好的網絡道德規範和網上行為規範,儘量避免他們成為網絡欺凌的參與者或受害者。同時,通過出臺應對舉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提高家長和老師的網絡欺凌防範意識。

2、“指南”的主要內容。對於網絡欺凌,國內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做了相關研究,並已經進行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美國《梅根·梅爾網絡欺凌預防法》和《網絡反霸凌法案》等。

而本著解決問題的思路,“指南”圍繞著“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個方面進行了設計和編寫。為此,“指南”著重編寫了“面對網絡欺凌,怎麼辦?”這部分內容。同時,考慮到青少年網絡欺凌主要涉及學生、家長和老師三部分人群,所以,“指南”專門設計了針對這三部分人群的預防措施。“指南”以“問題”和“回答”,“Q”和“A”的形式講解“網絡欺凌”,一問一答,共九問九答。簡潔明瞭,一目瞭然,具體如下:

(1)網絡欺凌的界定。網絡欺凌,是指一種在網上生活中發生的欺凌事件,是網絡時代的新事物。即指人們利用互聯網做出針對個人或群體的,惡意、重複、敵意的傷害行為,以使其他人受到傷害。這一現象在青少年中多有發生,且危害性較成年人更甚。隨著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的盛行,網絡欺凌開始演變成全球的浪潮,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與傳統的校園暴力相比,網絡欺凌會對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2)網絡欺凌的危害。該部分主要通過理論和案例來解析網絡欺凌的危害。如心理學分析研究發現,與傳統的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相比,網絡欺凌對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傷害可能更大:會導致青少年長期的心理傷害,包括喪失自信、沮喪、脾氣暴躁、學業成績下降、逃學,有時還會引發校園暴力或導致自殺。案例主要援引了英國少女漢娜·史密斯的案例[2],通過理論加案例的方式,更加生動地反映了網絡欺凌的危害。

(3)網絡欺凌的形式。在該部分,“指南”列舉了網絡欺凌常發生的五種形式:第一,通過短信、微信,或在論壇、聊天室、微博、貼吧、QQ群、微信群等公開威脅、侮辱、誹謗受害人;第二,利用互聯網傳播與受害人相關的文字、圖像、視頻和音頻片段等,使受害人受到威脅、傷害、侮辱或尷尬等;第三,未經受害者同意,把受害人的個人資料(如真實姓名,容貌等)上傳到互聯網,予以公開,俗稱“起底”;第四,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這些相片旁加上侮辱性、誹謗性的文字,俗稱“改圖”;第五,製造與傳播虛假信息誹謗受害人,或者冒充受害者身份,發佈不實信息。

(4)網絡欺凌的成因。由於網絡世界的高度自由,使道德、倫理、法規、紀律等社會約束機制在網絡空間失效,同時,青少年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期,心智還不健全,但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卻很強,在網絡這個相對自由的空間裡,容易言行過激。同時,由於網絡世界個人身份的匿名性、虛擬性和隱蔽性,所以不少人認為不必對自己的網上言論負責,從而令網絡欺凌現象更加嚴重。從心理層面分析,網絡欺凌的原因來自於人性中“惡”的一面。每個人人性中都有比較陰暗的一面,希望擁有權力,希望以一個強者的姿態對弱者發出攻擊,因此,容易聚集起來,恃強凌弱,欺凌弱者,由此獲得滿足感和發洩感。

(5)家長應對網絡欺凌的對策。由於網絡欺凌行為多數發生在校園外,因此,家長應該加強對子女的關懷,多瞭解他們校園生活及交友情況,在家庭中創造溫馨的氛圍,加強和孩子的交流和溝通。家長還應監督青少年在家的上網動態,比如經常瀏覽的網站、上網時間、上網聊天的對象,留意子女情緒、行為或身體方面有否出現異常情況。

(6)判斷和識別孩子是否遭到網絡欺凌的方法。由於網絡欺凌具有隨意性、隱蔽性,且被欺凌者往往不會向家長、老師報告求助,所以給網絡欺凌的早發現,早干預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家長和老師除了鼓勵青少年主動報告或求助之外,還應通過他們的一些行為和語言所反映出來的情況,來辨別其是否遭受網絡欺凌。[3]

(7)未成年人處置和發現欺凌的對策。在該部分,主要包括未成年人是欺凌受害方和加害方的不同角色時的處理辦法。前者包括讓孩子不要輕舉妄動或採取報復行為,切斷來自對方的一切通信;聯繫欺凌者要求其停止對孩子的攻擊;網絡欺凌大部分是騷擾、威脅、侮辱等信息,它們都有悖網站或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的“服務條款”,可要求其及時對相關內容進行屏蔽、刪除;如果欺凌者與孩子在同一所學校,應聯繫學校和老師,共同解決問題;聯繫警方或訴諸法律;聯繫心理老師或專家,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後者包括告訴孩子,通過網絡發表不實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攻擊等是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譴責;要求孩子立即停止網絡欺凌行為,並主動向對方賠禮道歉;禁止孩子一段時間內使用手機、電腦、網絡,藉此達到教育和懲戒作用;聯繫老師、聯繫對方家長,進行溝通,妥善處理孩子間的矛盾、衝突;聯繫心理老師或專家,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

3、“指南”的實踐成效。作為全市乃至全國首份“網絡欺凌預防指南”,“指南”的發佈得到了老師、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經過一個階段的宣傳和教育,全校師生對網絡欺凌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並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科學應對網絡欺凌的方法,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間網絡欺凌行為的發生。在學習了“指南”之後,不少學生表示今後不會參與到網絡欺凌當中,同時,如果遭遇網絡欺凌也不會做“沉默的羔羊”,會向老師或家長尋求幫助。

同時,“指南”的發佈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包括《新民晚報》《解放日報》《新聞晨報》《法制日報》《澎湃新聞》《東方網》和《上海觀察》等在內的各大媒體都做了宣傳和報道。一時激起千層浪,青少年網絡欺凌的預防一時間成為了網絡搜索的熱詞和百姓熱議的話題。

2017年6月14日下午,上海市教委聯合市青少年權益保護辦公室、市高級人民法院少年廳、市檢察院未檢處和團市委等部門,在我校召開了“上海市中小學網絡欺凌預防和處置座談會”。10月10日,上海市教委發佈的《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欺凌指南30條》也吸收了“指南”的部分內容。

網絡欺凌是移動互聯時代、社交網絡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必然面對的新問題、新挑戰。從“網絡欺凌預防指南”到上海市教委的“網絡欺凌預防指南30條”,再到教育部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和預防干預措施的出臺,校園欺凌一定會得到有效控制。


[1]2016年,美國德州的18歲高中女生布蘭迪,因為多年來,網絡上一直有一群匿名人士拿她的體重開玩笑,在網絡上惡意發佈信息捉弄她。儘管家人為此多次報警,但都無濟於事。結果布蘭迪也選擇了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2013年8月初,多年受溼疹和抑鬱困擾的英國少女漢娜·史密斯在ask.fm網站註冊的主頁上貼出照片,發佈求助信息。可是,隨後幾個月的回帖中卻充斥著“醜女”、“肥婆”、“喝漂白水吧”、“幫幫忙去死吧,你這個可憐的傢伙”等惡毒的評論。持續的謾罵、詛咒和人身攻擊最終令這名14歲女孩不堪其辱,精神崩潰。

[3]例如,針對網絡欺凌受害者而言,青少年的表現主要有:在電腦前停留的時間過長;當家長走進房間時關閉電腦顯示屏;對自己的上網行為保密;上課思想不集中,作業拖沓,學業成績下降等;情緒低落了,沒有胃口,胃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