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有方|這12句話,一定不要對老闆說

職場雖然不像戰場,但說實話,很多地方都暗藏著致命危機。

有時候,你可能實力與努力兼備,卻可能因為無意講錯的一句話,斷送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晉升機會與前途

下面,我把這12句話整理出來,希望對你們有所啟發。

1

“這不是我的工作”

如果有人說“這不是我的工作”,說明他沒有上進心,我一般不會花力氣去培養他,也不太可能給他太多的晉升機會。

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做,然後再找時機和時間討論,將其歸類和劃分到合理的工作崗位和合適的工作歸屬裡去。

2

“這事兒我辦不到”

在老闆眼中,他寧可接受挑戰失敗的人,也難以接受放棄挑戰的人

說“這事辦不到的人”,就是老闆眼中典型的缺乏擔當,怕事逃避的人。

如果任務真的因為不可抗力因素難以辦成,最好的方法應該是事先發現,預防性提出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句話拒絕。

在任何時候,老闆需要的,都是一個能預見到問題,並解決掉問題的員工,而不是隻會消極說“做不到”的人。

3

“這不是我的錯”

沒有人喜歡與愛推卸責任的人一起工作。

老闆永遠欣賞勇於認錯並承擔責任的人。

一味把錯怪在別人身上,意味著這個人缺乏擔當,且不懂得從錯誤中學習。這樣的人,很難幫助公司成長。

口才有方|這12句話,一定不要對老闆說

4

“馬上就好!”

除非你手上的事真的幾分鐘就能搞定,不然不要輕易說這句話,更不要拿這句話在別人面前賣弄,以便讓人覺得你很能幹。

5

“我不需要幫忙”

公司裡不需要孤膽英雄,公司也不是漫威世界,不需要一個人去拯救世界。

恰恰相反,在公司裡,不需要幫忙的人,可能代表著他不會與他人合作,一個不懂得與他人合作的人,往往是個難以擔當大任的人。

或許你真覺得自己能獨立完成所有工作,但實際上,在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互相協作才能進步與發展。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是成為主管的必要條件。

如果只想出風頭,是很難獲得老闆的賞識和認同的。

6

“這不公平”

這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絕對公平的地方。正是因為不公平,才讓我們有了努力的機會。

如果公平,怎麼可能還會有你的機會?

你前面的人,早就該搶光了。

與其抱怨,還不如行動,努力把握住其他機會,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老闆看到你的價值。

7

“以前都是這樣做的”

以前確實是這樣做的,但這卻不是你出錯時應該解釋的理由。你的價值,就是把以前好的改得更好,以前的不足及時糾正和彌補。

你沒有做這些事情,已經是一種失誤了,居然還拿以前來解釋?

8

“我來這裡上班就是為了賺錢”

拜託,誰不知道你工作是為了錢?

但是,工作顯然不僅僅只是為了錢,不只是付出勞動後,對金錢的等價代換。

其實,它還是你體現人生價值的一種外在表現,也是你職業生涯的一部分——注意,是職業生涯的一部分,不只是工作經歷的一部分。

所以,你不可以只是強調錢,也不能因為沒有加薪,就覺得同事賺得比較多,就覺得老闆對你不公平。

老闆願意給多發工資,給高薪水的那些人,不僅僅是因為他覺得他們多做事了,有些,也是發給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

口才有方|這12句話,一定不要對老闆說

9

“公司這些地方做錯了”

老闆會說:我知道有些地方做錯了,但是,我需要花錢讓你指出來嗎?

記住,做為部屬,光指出錯誤是不夠的,你還應該提出連帶的解決方法

否則,就變成了老闆花錢向你買抱怨了,你想想看,他會傻到幹這麼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嗎?

在工作中,解決問題比發現問題更重要。你應該說:老闆,我有A、B、C三個方案,我推薦A方案,這個方案實施起來成本低,見效快,回報高……

10

“我想做簡單點的工作”

有兩份工作擺在你的面前,一個是難做的,一個是簡單的,你說:老闆,我挑簡單的。

對老闆而言,你不是在挑選工作,你其實是在向老闆挑明:我不想增加我的技能,我不想替你分擔責任,我不想你對我寄予厚望,我不想變成你的左膀右臂……

那麼,請問,你到底想要什麼呢?

11

“這太耗費精力了”

通常,企業在業務重組或組織調整時,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做資料整理和分析,這不僅是幫助公司向好發展的機會,也是自己成長和突破的最佳時機。

這個時候,你居然抱怨?!

12

“我沒意見”

在工作討論中,或者針對一項決策的討論時,你應該提供意見,而不是沒有意見。

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方能體現你是團隊中有價值的成員。

其實,有時候,沒有意見,本身就是一種意見,那可能代表著你沒有深入思考問題,沒有為此問題做好擔當的準備。那也就意味著,你沒法得到更多的機會。

自己和結果負責,這樣才能在“做完”的基礎上“做好”,逐漸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