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派出」風雲氣象衛星協助菲律賓越南應對「山竹」

中國“派出”風雲氣象衛星協助菲律賓越南應對“山竹”

據中央氣象臺最新消息,9月15日凌晨2點10分前後,超強颱風“山竹”(超強颱風級)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以上(6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10百帕。受颱風登陸的影響,菲律賓卡加延省和北伊羅科斯省的沿海地區將遭遇6米以上的風暴潮。

據菲律賓國家減災委的消息,此次呂宋島北部地區將有400萬人受到颱風影響。目前,菲律賓政府已經進入最高戒備狀態,將強制疏散居住在危險區域的80餘萬人,以確保居民生命安全。

為了提高臺風、暴雨等氣象災害的監測水平,減輕災害風險,菲律賓國家氣象局已向中國氣象局申請加入《風雲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FYESM),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獲取更高頻次衛星數據產品。

為了幫助菲律賓應對此次超強颱風,14日下午,在“山竹”即將登陸菲律賓前的關鍵時刻,中國氣象局啟動FYESM,調用風雲二號F星從下午2點開始針對“山竹”開展掃描觀測,每6分鐘更新一張菲律賓周圍區域的衛星雲圖。

此後,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通過FYESM通道和中國氣象局衛星廣播系統,將風雲二號F星、風雲三號、風雲四號衛星相關監測數據實時推送給菲律賓氣象部門;同時,在衛星天氣應用平臺(SWAP)英文版中增加菲律賓周圍區域衛星雲圖,對流識別、雲導風、雲高等監測產品,菲律賓氣象部門可實時在線查看。

根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山竹”登陸菲律賓後,將於16日下午到夜間在我國廣東臺山到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之後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在越南第三次登陸。

為應對“山竹”,越南災害管理中心也通過聯合國外空司災害管理與應急反應天基信息平臺向中國申請協助,希望獲得高頻次氣象衛星觀測產品。中國氣象局即刻向越南開通FYESM通道,為其提供風雲二號F星區域掃描圖像,以及風雲三號、風雲四號相關產品和圖像,併為其提供SWAP英文版訪問方法。

氣象衛星在臺風登陸前後啟動加密觀測,是增強颱風監測預報效果的有效方法。此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啟動FYESM,希望能夠給當地颱風監測、預報提供更高時間分辨率的颱風監測產品,以幫助當地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臺風防禦。

相關閱讀 >>

《風雲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是什麼?

本週,在廣西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中國氣象局向印度尼西亞、越南、老撾、緬甸、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盟國家氣象水文部門發佈了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

根據該機制,東盟國家和地區一旦遭受颱風、暴雨、強對流、森林草原火災、沙塵暴等災害,可通過世界氣象組織常任代表或其指定聯繫人申請啟動該機制。

機制生效後,中國氣象局將調動值班的風雲氣象衛星,對受災區域進行5分鐘至6分鐘一次的高頻次區域觀測,處理生成圖像和定量產品,並通過中國氣象局數據廣播系統、國際互聯網及衛星廣播直接接收等方式提供給申請方。

此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已多次調用風雲衛星為國外災害監測提供數據支持。

墨西哥地震:2017年9月,科技部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發佈了關於應對2017年墨西哥地震的數據援助請求。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立即啟動了災害響應模式,將風雲三號B星和風雲三號C星過境墨西哥及周邊地區監測到的相關數據,第一時間傳輸至這個共享平臺。

颶風“厄瑪”:2017年9月10日,風雲三號衛星數據第一時間提供給多米尼加共和國,用於對颶風“厄瑪”造成的當地洪災進行監測。

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對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極大威脅,而氣象衛星已成為防災減災不可或缺的工具。以颱風監測為例,從1998年靜止氣象衛星“風雲二號”投入運行以來,對在西太平洋生成、登陸或影響中國的颱風實現了監測全覆蓋。

截至目前,我國有8顆“風雲”氣象衛星在軌運行,實現了“多星在軌、統籌運行、在軌備份、適時加密”的業務佈局。“風雲”氣象衛星已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成為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的重要成員,同時也是國際減災憲章機制的值班衛星,正在為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來源:中國天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