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壓力有誰知?教師預防職業病指南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教師被稱為“辛勤的園丁”,她們的工作有四大特點:說話時間多、站立時間多、伏案時間多、精神壓力大,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師職業病:咽喉炎、下肢靜脈曲張、頸、腰椎疾病以及胃腸道疾病等。

脆弱部位一:咽喉

粉筆煙塵這東西多年來讓老師們吃夠了苦頭,紛紛中了慢性咽喉炎的招。雖然無塵粉筆的粉塵要少一些,減少了教師患咽喉炎的幾率,但長期以往地接觸仍使得教師咽喉炎的發病率比其他行業高得多。

除了咽喉,聲帶也是老師“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常見的聲帶結節是由於聲帶長期連續使用,或發音方式不正確,造成左、右聲帶不當的撞擊,增生結節。表現為喉嚨痛、說話聲音沙啞。

教師壓力有誰知?教師預防職業病指南

脆弱部位二:雙腿

一般來說,老師總是站著講課的時間比較多。從中醫“久立傷骨”的醫學理論解釋說,教師站立時間過長,腿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會使下肢血液迴流受到影響,造成下肢腫脹、疼痛,嚴重的還會引起靜脈曲張。尤其是老教師們,常會出現小腿血管暴露,彎曲如蚯蚓,淺表色素斑塊等症狀。

提醒教師朋友:儘可能避免長時間一個姿勢,要經常有意識地活動一下,來回走走,做做踝關節的屈伸活動,使腿腳腫脹等情況得到適當緩解。同時,下了課或回家沒事的時候,多用熱水泡腳,促進血液循環。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若出現腿部腫脹的情況,可以在睡前將腿抬高,促使血液迴流,也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

教師壓力有誰知?教師預防職業病指南

脆弱部位三:脊椎

教師備課和批改作業需要長時間伏案工作,會使腰肌和頸椎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時間久了會造成慢性腰肌勞損和頸椎疾病。

因為寫黑板需要抬高手臂而造成頸背部筋膜炎及肩部旋轉肌肌腱炎,如果不處理,除痠痛加劇外,更會演變為頸椎退化性關節炎或肩周炎,頸椎不時痠痛,嚴重時肩膀、背部出現無力感,甚至頭痛,手臂無法抬高。

教師壓力有誰知?教師預防職業病指南

脆弱部位三:消化系統

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往往與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飲食沒規律有關,是教師尤其是畢業班教師的通病,由於持續的身心高度緊張, 使胃液分泌增加, 胃酸和胃蛋白酶升高,損傷胃和十二指腸粘膜而發生潰瘍。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胃腸道疾病的調養是最重要的。所以,建議老師一日三餐吃飯要定時定量,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太冷、太熱、太甜、太鹹的食品以及地瓜等容易產酸或生蔥、白蘿蔔等產氣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