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之文化振興|未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展方向

鄉村振興之文化振興|未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展方向

儘管我國已經開展了一系列關於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並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但相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而言,公眾對農業文化遺產仍然顯得很陌生。因此,我國還應當繼續大力發展、弘揚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未來的發展方向,應重視傳統農業文化遺產的創新、發展及利用,使之符合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在循環農業、低碳農業等方面,從而實現"歷史服務於當代"的目的,使農業文化遺產地應當成為開展科學研究的平臺,展示傳統農業文明的窗口,生態-文化型農產品的生產基地,農業文化旅遊的目的地。

在保護與實踐方面,應當重視農業生物多樣性與農業文化多樣性保護兩個方面。逐步建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多方參與機制,包括政府的主導作用,社區的積極參與,科技的有力支撐,企業的有效介入,媒體的跟蹤宣傳。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是在做好農業生物、文化多樣性保護的前提下,促進地區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併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支持。

中國農業對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也給我們留下異常豐厚的農業文化遺產。這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保護和利用好豐富的遺產資源,不僅對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弘揚民族文化、改善生態環境、激發愛國熱情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維護和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方面,是我國"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查看更多鄉村振興之文化振興內容請聯繫作者。

作者: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部分文字,如侵即刪。聯繫電話:010-82838985

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院"專注三農,服務城鄉",提供規劃設計、產品定製、園區運營、數據信息、科研合作等一攬子、接地氣實現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綜合解決方案、科技產品和專業服務。業務聯繫電話:15321369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