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爲「巨頭」的?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成立不到3年就上市,搞了3億用戶,估值高達二三百億美金。這3個和3有關的令你大吃一驚的數字說的就是近來處在風口浪尖的拼多多。

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阿里和京東是中國電商的天穹,已經沒有留給電商創業的機會了,但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卻證明在電商的生命禁區依然會有奇蹟。

▎拼多多還是坑多多?

雖然拼多多的成績很漂亮,我們也無法忽視其存在的很多問題。拼多多一直面對著很多負面黑料。

1)拼多多會讓你無緣無故被友誼綁架,受到騷擾。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而且騷擾你的人最終可能也沒得到好處。網友@我還有9個電

在微博上說,他邀請了超過一百名好友來幫忙砍價,砍價商品是標註原價為180元的奔騰電吹風,無奈邀請了這麼多人幫忙砍價卻難以砍價成功,人均砍價僅為幾分錢。放棄砍價後發現,在其他電商平臺發現同一款吹風機僅需32元。

2)虛假宣傳。

有網友收到禮品領取成功的通知,打開鏈接卻是邀請用戶參與活動,並不是中獎通知。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諮詢客服卻被告知:“這是推文活動,邀請用戶參與活動,並不是中獎通知。”這讓該網友十分憤怒,質疑其虛假宣傳,有欺騙消費者的嫌疑。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3)山寨、假貨橫行。

有人在拼多多上買了一臺電視,收到之後竟然是醬紫的。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這將近

3000 元的東西還真真是“小米新品”電視。

再比如,有人在拼多多拼到了14.5元15卷的捲紙,想著一卷不到一塊錢也太划算了!

結果拿到手,這叫一個迷你......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這是一趟廁所一卷紙的節奏吧!屁股大點一卷紙還不夠了!

又比如,買了個九陽豆漿機,結果客服以商標不是九陽商標為由,拒絕承認是假貨。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左為其他渠道購買,右為拼多多購買

然而不要忘了,業內有人說過:一個程序員一天就可以解決假貨,至少,你永遠不可能花 50 元買到 LV 。

50 元確實買不到,但在拼多多,你可以花 175 買到。LV表示想哭。

拼多多是怎麼在你的不屑中,從坑多多成為“巨頭”的?

低質、山寨、體驗差…是拼多多繞不過的問題。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拼多多是在努力打假的。因為除了消費者在吐槽,商家對於拼多多的吐槽投訴也屢被曝光。

譬如一店家在拼多多註冊了三家店鋪賣鹹鴨蛋。一份也就二三十塊錢,結果就在5月初因為一份鹹鴨蛋,被罰了9萬塊錢。

罰款原因是“由於收到客戶投訴,吃了小張家買來的鴨蛋出現拉肚子的情況,經過鑑定,是產品質量問題”所以對店鋪進行了限制。

店家不解的是,一份鴨蛋20個,只賣21塊8,卻莫名就被罰了9萬塊,這讓該店家無法接受。

今年6月大量商家穿著印有“非法凍結商家資金”的統一服裝堵在拼多多總部,指責拼多多惡意凍結商家貨款,要求拼多多退回被凍結的貨款,雙方一度發生肢體衝突。

商家質疑“苛政”,認為拼多多“靠罰款商家牟利”,拼多多不得不召開媒體溝通會向公眾解釋,對違規商家的罰款是直接賠付給用戶,而拼多多通過廣告盈利。

有假貨消費者不滿意,打假太狠商家不滿意,消費者和商家都不滿意,但這都沒法阻擋拼多多快速發展的步伐,連廣告語都從去年的“2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變成了現在的“3億人”,這是為什麼呢?

▎拼多多重視了被“忽視”的大多數

憑藉“團購+低價”策略以及對微信平臺社交屬性的運用,拼多多從三線以下城市快速崛起。我們通常認為拼多多的成功在於抓住了小城市或農村價格敏感型的人群。但看看數據我們會發下,當前拼多多已經擁有2.95億活躍用戶,其中有超過40%的用戶來自一、二線城市,這和我們認知中好像不太一樣。

其實也不難理解,消費降級不僅僅存在於三四五線城市,更普遍存在於一二線城市中。

一方面,在大多數人眼裡,車與房是躋身中產的標配,然而相當一部分人雖然有房有車,但卻迫於按揭還貸的壓力,身處“有資產但不寬裕”的尷尬境地。這一群人被稱為“高負債中產”,其中,又以80後人群與90後人群為主。這些“高負債中產”的存在,讓一線城市的消費市場出現了“兩極化”特點,進而帶來了不同的消費組合。

其次,對很多用戶來說,消費升級是和消費降級是同步發生,即在同一個人身上可能既有消費升級又有消費降級。

舉個例子,一線城市有大量的“趨優消費”比如攢錢買LV包包、給孩子喝進口奶粉、出國“海淘”,這就是消費升級。但同一個用戶既可能揹著價值2萬甚至3萬的大牌包上班,又可能趁“雙十一”在天貓、京東等各種電商平臺上大量採購打折衛生紙、洗髮水等日用消費品,也可能午飯在外賣平臺上挑一份賣相不錯又有優惠的便當。你沒看錯,這是同一個人,也許還就是你。

真正意義上的消費升級恐怕只會發生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前20%人群身上,全國總人口的20%意味著這一群體的人口規模可以與美國總人口量級相當,從這個角度看,當我國擁有一個人口堪比美國的強購買力群體時,各種消費升級劇情的上演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80%的人群來說,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砍價,有足夠的時間刷朋友圈,也有足夠的時間玩抖音。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啊:能自己打掃房間絕不請鐘點工,能騎自行車儘量不打車,拖鞋不穿壞就不買新的,為了十塊錢優惠券去下載各種App……

消費降級未必有多少貶義,消費升級也並不能抹殺消費降級的存在,只是在更多情況下人們不願意公開承認而已。

那看似得到80%人心的拼多多會威脅到誰呢?

▎拼多多動了誰的奶酪

正如我們一開始說的,電商領域一度被認為是最不可能出現新的獨角獸的行業,而拼多多卻出人意料的殺出了一條大道。

拼多多模式有三個主要特點:

1)對於大量消費者而言:時間不重要、拼單不重要、打擾親朋不重要,讓我買到3塊9的塑料拖鞋、39的小孩運動鞋、89的大人皮鞋最重要。但客單價很低,往上走很難。

2)對於小賣家而言,與其和個性化算法鬥智鬥勇,付出巨量的營銷成本,不如直接價格戰,把真真假假的小商品傾銷出去。對於一些中型零售工廠而言,沒趕上淘寶、京東的浪潮,只懂生產,沒有品牌、營銷基因,急缺渠道。

3)以“朋友推薦”這一社交入口切入電商,以“拼團”的形式在社交平臺上迅速擴散。但這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流量不掌握在自己手裡,而是騰訊手裡。

總結一下,拼多多最大特點是社交電商,配合低價衝擊,是流量和營銷的重新構架。

有一種論調認為,拼多多的崛起,給京東帶來了巨大威脅。現在拼多多的活躍用戶已經超過3億,而去年京東的活躍用戶是2.9億,而且前者的日訂單量已經超過後者。看看最近各類媒體的報道,頗有禍水東引的意思。

京東倒是很淡定,沒做出什麼大動作。前幾天劉強東出席美國財富雜誌的頭腦風暴科技會議,被問拼多多是否是京東對手,劉強東的回答是:購物三次就有答案~

而阿里巴巴今年的一些舉措可被視為對挑戰者的回應:

2 月,阿里巴巴發佈了針對老年用戶的新版淘寶應用。

3 月,發佈了淘寶特價版,與拼多多爭奪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消費者。

到了 6 月,阿里巴巴宣佈將擴大其農村淘寶項目,幫助村民在淘寶上進行買賣。

過去幾年,阿里用天貓左打京東,右防唯品會,幾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這些大傢伙身上,沒想到自己的後院進來個拼多多。一時間,成了JAVP(京東阿里唯品會拼多多)間的市場爭奪戰。看似JAVP的混戰,但在騰訊入股京東、唯品會以及拼多多後,逐漸演變成AT之間的帝國之爭。

對於阿里來說,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就是,敵人越來越多;對於騰訊來說,現在則是看上去盟友越來越多……之所以走到這一步,與AT各自的邏輯有很大關係:一個尋求中心化,一個倡導去中心化,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好戲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