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价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逐步拉平

气价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逐步拉平

近日,北京、河北、湖南等多地相继调整了天然气价格,居民用气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小幅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价格正在逐步拉平。

专家预计,随着冬季供暖季的到来,天然气供求关系更加趋紧,价格仍会走高,但涨幅或许不会超过2017年。

回想2017年供暖季,华北、华东等地区出现的“气荒”仍历历在目。去年LNG零售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地区一度从3~4元/公斤上涨到超过10元/公斤。按照专家说法,今年价格不会超过10元/公斤。

气价涨不涨看供需

气价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逐步拉平

今年我国新增的天然气供应量,超过了新增的需求增加量。

价格波动受供需关系影响,所以气价涨不涨要从供需两端进行分析。

首先是需求方面,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部门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8》,2018年中国天然气预计表观消费量在2710亿立方米左右(不含向港、澳供气),对比2017年的2386亿立方米,需求增加了324亿立方米。

其次是供应方面,2018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将增加155亿立方米;新投用的5个LNG接收站的接收能力约为150亿立方米;2018年进口管道气将增加74亿立方米。以上三项合计新增供给能力为379亿立方米。

从供需来看,今年供给增长高于需求增长。

多项措施缓解“气荒”

从供需的数据来看,供大于求,但这只是理想情况。当采暖季到来,或者突发寒潮等因素都会导致天然气需求快速上升。南北用气的差异,也会导致部分地区天然气供应不足。

气价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逐步拉平

为缓解“气荒”,2018年煤改气的力度和速度已经出现调整。

为了缓解“气荒”,业内也多管齐下。如煤改气的力度和速度已经出现调整,已从煤改气转向多能互补,地热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部分地方的未来发展方向。

储气库方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自今年夏天,就开始向储气库注气,在冬季来临前,储气库里的气是满的,冬季就可以释放出来,以此来解决冬季天然气需求突增的情况。

日前,来自中国海油最新消息,其已与联合各家企业推动南气北运,打通水运、船运及公路运输的多式联运。这样,到了冬季,可以把海南、广东接收站富余的能力到河北和山东。

气荒不会严重

气价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逐步拉平

今年上半年,LNG的成交价就已经上涨了近4成。

虽然有这么多措施保障冬季的天然气供应,但是业内依旧认为今年天然气的供需会紧张。其实从2004年至今,国内天然气市场基本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

中信建投预计,2018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2790亿立方米,全年供需缺口约150亿立方米。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研中心等近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18》预计,2018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在2710亿立方米左右(不含向港、澳供气),当前的天然气产业不论是供应量还是基础设施,均难以支撑短期需求的爆发式増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今年或许不会出现短缺现象,但供需仍会十分紧张。

供给不足,会引起价格的变动。数据显示,2017年9月,更为市场化的LNG(液化天然气)价格出现快速上涨。随着供暖季的结束,LNG的价格也大幅回调。

对于LNG价格,国信证券预计,冬季的LNG价格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地上涨,但涨幅可能不会超过2017年,不必过于担心。

管道天然气方面,林伯强表示,由于其价格受到政府管制,涨幅或在规定的20%幅度内。

气价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逐步拉平

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北京处西沙屯分输站,工人正在检查管道。

发改委上述文件明确规定,供需双方可以基准门站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门站价格,实现与非居民用气价格机制衔接。

他还称,工商类非居民用户天然气价格涨幅将更为明显,“门站价涨多少,它就会涨多少,这是联动的”;居民用气价格上,地方政府则会适当控制,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

文章素材来自网络

气价上涨,居民与非居民的用气逐步拉平

联系方式:010-6452340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校对:王琳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