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我國大學畢業後的工資情況是怎樣的呢?有權威機構進行了深入調查,得出了我國大學工資的排行榜,其中我們驚奇的發現,在2017年校友會排行榜上排名全國第3的武漢大學在工資排行上僅排第90名,而排在第六位的高校連211都不是,僅僅是個“雙非”高校。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排行榜,排在前兩位的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其2017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分別達到了9065元和9042元,平均月薪超過9000元的還有北外和上交。

而在我們分析排在前10位的高校時會發現,這10所高校除了排在第8位的浙江大學,都在北京和上海,這也說明了地域對於學生薪酬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在前十所高校中,排在第6位的外交學院十分突出,因為它不是985也不是211,僅是一所“雙非”高校。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外交學院是一所“小而精”的高校,在人大外交系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在包分配的年代,外交學院的畢業生很多畢業後都被分配到外交部,這也是學校擁有眾多外交領域校友的原因。學校僅僅有9個本科專業,每年招生人數也少,而且還是但在提前批次招生,所以很多學生都對這所學校不太瞭解。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武漢大學的畢業生工資排在第90名,著實讓人有些意外,其實在小編看來,這並不讓人意外,因為武漢大學其實是一所以文理為主的學校,文理相關專業的畢業生工資並沒有什麼優勢,武漢大學也有工科,但是比較少,突出的也少,對整體畢業生薪酬水平影響比較小。

而且,武漢大學位於武漢,畢業生中有一部分是要留在武漢或者中部地區工作,這些地區的工資水平本來就很一般,和北京、上海這種地方沒法比。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看看工資水平排前15的高校,可以發現現在工資水平比較高的主要是工科類高校、財經類高校和外語類高校,其比如工科類高校中的同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財經類高校中的央財和中財經,外語類高校中的北外和上外。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經過上面的分析可知,如果畢業生畢業後想要高工資,那麼在選大學時可以優先選擇發達地區的外語、財經、工科高校。

那麼哪個專業的平均薪酬最高呢?哪些專業未來會很吃香呢?又有哪些專業不受待見呢?

2018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最高的20個專業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2018年中國大學專業薪酬最低的20個專業

我國大學工資排行榜“爆冷”,武大僅排90名,第6名連211都不是!

從統計數據來看,農學、法學和管理學薪酬水平較低,而理工學類專業薪酬水平相對較高,包括軟件工程、材料物理、汽車類綜合、應用化學、生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建築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石油工程等。

語言類綜合、臨床醫學、應用生物科學等非理工類專業的出現讓人驚喜。

哪些專業未來可能成為風口行業

第三產業類

其中包括法學、新聞傳播學以及編導、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

我們在做城市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看這個城市的第三產業比重。在未來,我國加大第三產業比重是肯定的,相關的專業發展也是十分可觀的。

以新聞傳播學以及編導專業為例。

我們傳統的思維覺得,孩子將來當個記者、主持人什麼的也不錯。這其實說的就是新聞傳播學類專業。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整個新聞傳播學的實踐應用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這一類專業主要分成四個部分: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編導學和文化產業管理。其中新聞學在本科招生階段是一個獨立的專業,傳播學並不是一個獨立專業,它的招生主要體現在廣告學專業和公共關係學專業。專業和專業之間培養方向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如今新媒體的發展如火如荼,許多人依靠自媒體平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就了自己的事業。學新聞專業的同學,在寫作方面就有天然優勢,完全可以寫出朋友圈的爆款文章,而傳播學的同學還能讓文章傳播得更廣。

在新聞傳播專業的院校選擇上,個人建議大家最好報考北京、上海、廣東、湖南、江蘇、浙江六個省。原因非常簡單,你現在還看哪幾個電視臺的節目?是不是就這六個省的電視臺看得最多?

人工智能類

其中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機械工程、自動化。

2017年,一個叫作Alpha Go的機器人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Alpha Go是一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戴密斯?哈薩比斯團隊開發,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學習”。2016年3月,Alpha Go與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展開一場人機大戰,並以4比1的總比分獲得勝利。2017年5月,在中國烏鎮的圍棋峰會上,Alpha Go與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棋手柯潔進行較量,並以3比0取勝。

其實,人工智能的應用早已無處不在,工業機器人已經大量地在工廠、企業中使用,此外還有無人汽車等等。

怎樣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呢?答案就是成為人工智能的開發者。人工智能相關專業大多數都是工科專業,所以在報考的時候,一般只招收理科生。

基礎設施建設類

其中包括:力學、土木工程、建築學、風景園林和城市規劃、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等。

2014年,武漢市城建總投資超過1500億元。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根據當年英國財政部的消息,英國將在未來7年完成公共投資1000億英鎊,平均每年大約140多億英鎊,約合1250億人民幣。也就是說,武漢一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相當於英國全國一年的。

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機場、港口、橋樑、通信、水利及城市給排水系統、供電設施和提供無形產品或服務於科教文衛等部門所需的固定資產,是所有企業、單位和居民生產經營工作生活的共同物質基礎,是城市主體設施正常運行的保證。

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投資在逐年加大。

2016年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206466億元。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僅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就增加了1.5萬億元。其中貴州省公路水路投資1650億元,山東省計劃投資944億元。

城市方面,2018年,山東省濟南市共安排240個重點建設項目和80個預備項目,投資額達到了驚人的13682億元,其中240個重點項目投資10280億元,年計劃投資2788億元。此外,城市軌道交通M2線,全長43.1公里、31個車站全部為地下站的軌道交通M3線工程項目均在今年開工。

理性選擇專業

現在很多人就業選擇的工作根本與自己就讀的專業之間毫無關係。除非你是做科學研究,也很少公司招聘的時候對專業有硬性要求,除了個別崗位對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馬雲學的是師範專業,但他最後並沒有選擇在學校教書,而是創立了舉世聞名的阿里巴巴集團。

很多人一生中會從事好多個工作,並不是每一個工作都跟自己所學的專業有關。經常是發現一個工作不合適,就換一個工作,最後才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就業找工作不光看學歷,看專業,更重要的是看個人的潛力。什麼是個人潛力呢?就是不斷適應工作崗位變化的能力。你在學校學的東西,有90%以上是在工作崗位用不上的。而工作崗位需要的技能,多半是要你邊工作邊學習得來的。而且工作節奏快,變化多,需要你隨時能夠調取腦中的存儲知識來應對。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應變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

現在就業行情好的工作,等你畢業了更能沒那麼好了。據有關數據統計,工作技能每隔五年都會進行革新。也就是說你現在掌握的技能,如果不繼續學習,五年後就淘汰了。你現在覺得就業好的專業,畢業後,也就是4年後,可能變成了昨日黃花。曾經的熱門專業師範、英語、計算機……現在已經變成了人人都要掌握的必備技能,你還有什麼競爭優勢可言。

最後,給大家總結一下:不管你選擇什麼專業,你不僅要學好專業知識,還要不斷鍛鍊自己的學習能力,創造力。懂得與人合作分享,懂得堅持不懈,這才是走上崗位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