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茶精灵

本图文转自网络,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民间故事:茶精灵

陇西城的李青蝉,是个颇为儒雅的茶商。

他的茶铺不像一般茶商的茶铺,他的茶铺中除了茶叶茶具之外,还摆设有百家典籍、名人字画,茶铺后专门设有雅室,供文人墨客品茶小聚。

陇西城里喝了点墨水的人,都愿意到李青蝉那儿买茶品茶。

其一,李青蝉的茶那是真的好。

别的茶商不舍得下血本弄顶尖的茶叶,因为这玩意能买得起的人不多,容易折本,但是李青蝉舍得,且一旦遇见好茶,他往往不计较成本。

其二,李青蝉那是真的雅。

李青蝉虽然是个商人,但读的书不比一般的秀才少,他的茶铺里常常名士云集,是城里读书人最佳的交游场所。

去那些闹哄哄的大茶馆和脚夫小贩一起喝茶,那有什么意思!

有一次,李青蝉去进货,他停车歇脚的时候,在路边遇见了一个老头子。这个老头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好像是个乞丐,又好像是个行脚的道士。

李青蝉可怜他,就让伙计拿了一点干粮和钱财给他送了过去。

李青蝉本是好心,可是谁知这老头子见有人施舍于他,勃然大怒,冲着伙计破口大骂说:问问你们老板,是不是瞎了狗眼,老头子怀中有万金,需要你们可怜?

伙计见这老头子这么不讲理,也很生气,就和老头子争吵了起来。

李青蝉坐在拉茶叶的车旁,隔得并不远,他看见伙计和老头子吵了起来,就走过去劝解。

伙计是个年轻小伙子,口才却比不上这个邋邋遢遢的老头子,他脸涨得通红,委屈地对李青蝉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

李青蝉修养极好,他心里虽然也觉得这老头子不讲道理,但还是客客气气地对老头子行了个礼,说自己有眼不识泰山,贸然施舍于人确实有失礼节。

那老头子见李青蝉这么谦恭,也就不好再胡搅蛮差,不过他还是振振有词地对李青蝉说:你要是确实想对老头子表达敬意,可以把你茶叶车上最好的茶叶弄一点来品品,送几个馒头是什么意思呢?我又不是乞丐。

李青蝉识人无数,他见这老头子虽然衣衫不整,神态倨傲,但是看那气质言谈,绝对不是普通人。

这时候日头正中,李青蝉也有点口渴,一听老头子要品茶,丝毫没有觉得反感,反而很高兴。

于是他邀请老头子说:老人家您说得对,我车上确实有好茶,麻烦你移步到马车旁去,我让伙计烧火煮茶,我们一起品茶。

这老头子说:那些伙计粗鄙不堪,怎么可能会煮茶呢,只是白白浪费茶叶罢了,你取一点茶叶过来,我来煮。

李青蝉见老头子什么茶具都没有,心里不免怀疑。

老头子并不理睬,催促他说:快去取茶叶,其他的东西不需要你操心。

民间故事:茶精灵

李青蝉只好走到马车旁,和几个伙计解开了捆茶的绳子,打开了茶箱,从里面取了一点最好的茶叶出来,给老头子送了过去。

李青蝉走到老头子身边的时候,只见老头子已经用三颗大石头搭了一个简易的炉灶,炉灶中间塞了一些树枝,火苗伴着青烟窜起,看来他已经做好煮茶的准备了。

李青蝉哭笑不得,他心想:这样也能煮好茶?罢罢罢,这老头子煮茶的方式虽然有点古怪,但是倒也自然,我且看他能煮出什么样的茶。

老头子接过李青蝉的茶叶放在鼻子下嗅了嗅,摇头晃脑说:还算不错吧,勉强能配上的我的茶具。

老头子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陶罐一样的东西来,这罐子通身紫红,大肚细嘴,十分古朴。

李青蝉是什么人,一眼就看出这东西是个宝贝。

这罐子虽然外形平淡无奇,但是看那颜色光泽,绝对是个用最上等的紫砂泥制作、至少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物。

老头子拿着这个罐子去小树林里的清溪中舀了一点水,放在炉灶上煮了起来。

等水煮沸后,老头子立刻投入了李青蝉的茶叶,水面刚泛起茶沫,老头子立马把罐子中的茶水倒入了两个白色的瓷杯中。

陇西人虽然都喜欢喝煮的罐罐茶,但是用紫砂泥罐煮茶,李青蝉还是第一次遇见,他仔细看了一眼瓷杯中的茶汤,只见汤色碧翠,十分晶莹。

老头子示意李青蝉举杯品茶,李青蝉端起杯子还未品,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已经冲入鼻孔,蔓延到五脏六腑。

他轻轻啜饮了一口,只觉得唇齿间清香四溢,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茶汤咽下去很久了,喉间茶香不散。

这茶虽然是好茶,但是李青蝉却从没有煮出过这种效果,他一时间对这老头子敬意陡增,放下茶杯后就站起来再次给老头子施礼。

他恭恭敬敬地说:学生真是有眼无珠,这茶叶虽好,学生也粗知一点茶道,但是从未煮出过此等味道,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

那老头子哈哈大笑说:我不是什么高人,煮出此等好茶也不是我的功劳,只是我这个茶罐不是凡品。

李青蝉说:是啊,您一拿出这个罐子,我就觉得是个宝贝,我倒腾了半辈子茶叶,家中也收藏了不少茶具,但是一看您这件,我觉得我的都可以丢了。

民间故事:茶精灵

那老头子说:我年轻的时候和你一样爱茶如命,入山修行后,尘世间的东西唯一舍不下的就是这个罐子了,好了,今天你我有缘,你又宅心仁厚、深知茶道,我这宝贝总算是找到可以托付的人了,我也总算能切断尘丝了。

老头子说完,就把这个罐子送给了李青蝉。

李青蝉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他接过陶罐怔怔看着老头子,虽然心里非常想要这个罐子,但是又觉得无功受禄,有点不妥。

老头子对李青蝉说:这罐子伴我多年,我最了解它了,你千万不要把它仅仅当成一个茶罐看待,它是茶与紫砂泥的精灵,不仅能煮出好茶,也能煮出毒药,爱憎分明。

老头见李青蝉似懂未懂,接着说:这个宝贝遇见什么人,就会煮出什么茶,所以你以后用它煮茶待客,要慎重一点,不要轻易用它给不熟悉的人煮茶。

李青蝉觉得奇怪,想要问个清楚,但是这老头子却不愿意再多说,他站起身拍了拍李青蝉的肩膀,就沿着小路慢慢上山去了。

李青蝉捧着那个宝贝罐子,半天没回过神来,等他回过神的时候,老头子的身影早就消失在山路上了。

李青蝉得了那个茶罐,回茶铺后就用这个茶罐煮茶,请常来茶铺聚会的文人墨客们喝了一次茶,大家都赞不绝口。

就这样,李青蝉有个煮茶宝贝的消息就传出去了。

有一天,李青蝉茶铺里来了四个人,请求见识一下李青蝉的宝贝。李青蝉认得这四个人,都是城里的文痞。

这四个人诗文水平不高,却擅长于勾结官府,欺男霸女,常写酸涩的文字攻击和抹黑城里一些正直的文人,所以,李青蝉并不乐意让这四个人见识他的宝贝。

但是李青蝉心里清楚,如果拒绝了这四个人,自己会惹祸上身,所以他只好强颜欢笑,请这四个人到雅室品茶。

李青蝉取出宝贝茶具的时候,那四个人眼睛发光,茶还没煮呢,这些人先围上来评论了一番,李青蝉听到他们狗屁不通的言语,只能讪笑。

李青蝉让伙计用这个茶罐煮好茶之后,给四个人都斟上了茶,他自己则坐在一边陪品。

五杯茶,杯中竟然是不一样的颜色。

李青蝉的茶,茶汤清亮,芳香四溢,而这四个人的茶汤,有的是淡黑色,有的是深黄色,还有两个就像白水一样的颜色。

五个人互相看了茶碗啧啧称奇,那为首的文痞茶汤是淡黑色,他端起茶杯来饮了一口,面色瞬间变得非常难看,好像喝下了毒药一样。

其他三个人见这人表情夸张,心中好奇,各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表情也都变得非常奇怪。

那为首的文痞重重地放下茶杯,非常气愤地对李青蝉说:李老板要是不愿意请我们品茶,直接拒绝就是,为什么装神弄鬼侮辱我们?这是什么茶,简直就像喝了屎尿一样难受!

李青蝉性情温和,见这些人发怒,很慌张,赶紧解释说自己的茶也是从这罐子里倒出来的,自己并没有捉弄他们的意思。

那些文痞端起李青蝉的茶碗查看了一番,品尝了一下,又把李青蝉的宝贝罐子仔细研究了一番,没发现什么蹊跷,这下四个人好奇心更盛。

于是,李青蝉请他们自行烧水,自行挑选茶叶,自行挑选茶碗,结果斟茶的时候,依旧只有李青蝉的那碗茶茶色、香气均佳,而四个文痞茶碗里的茶汤还是以前的颜色。

这些文痞找不到症结所在,就对李青蝉说:你这茶罐算什么宝贝,我看还是早点丢到茅坑之中为好,免得玷污了我等雅士的闲情逸致!

李青蝉生怕这些人一怒之下把茶罐糟蹋了,于是就把自己如何得来茶罐,奇怪的老头子如何叮嘱给这些人讲了一遍。

他慌张之下口不择言,对四个人解释说,老头子说了,这个宝贝遇见什么人,就会煮出什么茶,这怪不得他啊。

这四个人听了这番话,脸上忽青忽红,难堪不已,最后怒气冲冲摔门就走了。

李青蝉保住了茶罐,也顾不得想这些人以后如何报复自己了,他长吁了一口气。

后来李青蝉才知道,城里的文人早就给这四个文痞取了外号。为首那个歹毒心黑,坏点子常常是他出,所以大家私下叫他阿黑。

第二个文痞最喜欢寻花问柳,诱骗良家妇女,所以人们都称他阿黄。

第三和第四个文痞都是不学无术之徒,所以人们统称二人为阿白。

李青蝉的茶罐就像神了一样,给四个人煮出了与他们绰号相似的茶色和味道,这四个自然要心虚发怒了。

李青蝉想清楚这件事之后,心里暗暗称奇。他把茶罐收了起来,不再轻易给外人煮茶。

而那些上门品茶小聚的文人骚客们,除非是自认为秉性纯良,心中坦荡,否则不敢要求李青蝉用他的宝贝茶罐煮茶。

用这样的茶罐喝茶,坏人容易暴露心中龌龊啊!

李青蝉弄明白了这宝贝茶罐的神奇之处,更加理解了赠他茶罐的老头子临别之前所说的话。

他经商也更加诚信,为人更加谦和,他自己用这神奇的罐子煮茶,从未煮出过异样的茶汤。

小编有感:这紫砂精灵真是奇妙,竟然能以茶汤辨别奸恶,要是现实当中有这种宝贝,又有几个人敢坦坦荡荡地用它煮茶喝呢?

喜欢本文章内容,添加关注,欢迎转发收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