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白茶,屬微發酵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曬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主要品種分為:首日芽、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尤其是白毫銀針,全是披滿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狀挺直如針,在眾多的茶葉中,它是外形最優美者之一,令人喜愛。湯色淺黃,鮮醇爽口,飲後令人回味無窮。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白茶一般地區不多見。白茶生產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最早是由福鼎縣首創的,因此又稱為福鼎白茶。該縣有一種優良品種的茶樹——福鼎大白茶,茶芽葉上披滿白茸毛,人們採摘了細嫩、葉背多白茸毛的芽葉,加工時不炒不揉,曬乾或用文火烘乾,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來,這就是它呈白色的緣故。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

,系白茶原產地。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白茶是茶葉裡的瑰寶,白茶最主要的特點是白色銀毫,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且 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沖泡後品嚐,滋昧鮮醇可口,還能起藥理作用。白茶具有解酒醒酒、清熱潤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壓減脂、消除疲勞等功效。

走進茶文化——感受白茶(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