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艺术家简介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樊怡:原名樊医,号兰馨斋主、兰堂主人。曾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任荣宝斋画院院长助理兼综办主任 、《荣宝斋画院》执行副主编。中国画研究创作中心研究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品鉴赏

再忆"琴"怀

桌上的古琴,许久未抚了。有时看到琴面上浅浅的尘灰,会有一种愧疚感,早些年痴迷的境地还会回来吗?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场景效果图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流霞寂遥天 62cmx46cm

时间过得真快,晃眼间与琴结缘已近十余载了。记得二0一一年初夏,气爽天欣,我和乙庄共同发起,与老圃、许好成、隋牟、秋人、徐永、赵少俨、蔡金存、贾妮诸师友一行十余人,以琴会友、琴画雅集于梨园荣宝斋画院。众师友皆雅好绘画,亦好操琴。雅集佳日,抚琴展绘,其乐融融。此景如昨,实乃琴心未泯也。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场景效果图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岭云橫北廓 62cmx46cm

虽未常抚琴,但琴声不绝于耳。闲时泡杯清茶,坐下来静静听听琴曲,有如山静秋鸣,松风拂面。琴曲中最爱的还是“平沙落雁”。琴人大都衷爱"平沙",各家各派都有不同版本,操起琴来也是各有千秋。平沙的泛音如若滴泉落盘,清丽干净;细腻的滑音如潺源小溪,轻虚婉转……整个人都沉静在舒缓的曲调中,忘却了时间。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场景效果图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空谷幽且静 62cmx46cm

平沙在琴曲中应算是大曲,琴者素有“一曲平沙走天下”之说。虽有些夸张,但足见一曲平沙于琴音、于曲调、于意境有不可言说之高深。这支琴曲之所以能打动我,其琴声之外那虚灵空静,烟波无限;沙洲群雁归落,上下翻飞,在夕阳的照映下,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如展一幅美丽画卷,让人遐想无边。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白云入深黛 62cmx46cm

"平沙"不只是一只琴曲。在古代绘画中,“平沙落雁”是“潇湘八景”之一,为湖南潇湘二水之间的景色。历代画家多有此题材的作品,八景之中还有山市晴岚、渔村照落、远浦归帆、烟寺晚钟、洞庭秋月、潇湘夜雨、江天暮雪。记得在2013年深秋,我驱车前往湖南永州,寻迹潇湘八景之旧地。遗憾的是,画中的美景已荡然无存,城市的快速扩张、自然环境肆意的破坏,满目皆为人力的滥造,使我的心境多了些许黯然和忧伤……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白云最可人 62cmx46cm

“潇湘八景”绘画,据现有研究,最早出现于五代黄荃。北宋宋迪、赵佶,南宋的夏圭、马远与其子马驎,僧人法常、牧溪及明代董其昌等都有画作传世。最为突出的是宋迪被贬时所作“潇湘八景”,其绘画立意与杜甫流落楚地时写的忧愤之诗相关,所以这些山水画作也被人们称为“无声诗”。南宋米芾看到这些山水美景,拍案叫绝,为每一幅作诗题跋称为“潇湘八景”,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也是这种诗境的融入,揭开了中国山水画“重意轻形”“以景喻意”“借意传情”的审美境界。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叠岭复重重 62cmx46cm

琴境亦如此,“求之弦中如不足,得知弦外则有余”。“求之弦中”,强调方法和技巧,是琴境中的“实”;而“得之弦外”是追求修为和学养,是琴境中的"虚"。虚实相生,情景相融,“弦外之音”更重要。画境也如此。中国绘画讲求见景生情,借景抒情,将自然之景致化为心绪与自然和谐的共鸣。一味追求技法的高能而忽视诗情画意之表达,这种技巧美缺失了境界的创造,缺少了温情的感动。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且寻山中荒古境 62cmx46cm

当然,琴还是要抚的。美好的景象充盈在思绪里,整理好心情,端坐于琴旁,音符在指尖滑落,是悦心的。

丁酉初夏写于有兰堂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孤寺隐崖阴 62cmx46cm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高黎貢山下黑鱼潭 62cmx46cm


艺术公社

艺术公社,有形于陕西成名于京都,其内卧虎藏龙,荟萃人文,臻艺术界振聋发聩之地。社中艺术大家群星灿灿,云蒸霞蔚,地杰人灵,兹树旗立杆者王茂也,此人天性率真、犷达憨厚、朴素纯正、人情练达,天高境远,心怡胸宽。

他主宰媒体报导及策划,心灵智圆,每每使从艺者福祉于此。他徒走大道,尽心竭力为画家穷尽己责,集其所有,不求闻达褒贬之名。

他遇因缘、观自然,体悟业务真言,妙湛圆镜。(他深知学艺者乾坤宇宙如芥子,卓然而立者凤毛麟角,所以须独具慧眼方可。)

他参悟立身之秘籍需“以功德之心,渡善人之事”而为。曰:吾时与公社神思常聚,灵感不绝,对人对事各有其法,各尽其责,全力以赴,终达其心意为止。

故做事行云流水,随缘起用,道契此身,其长思:“没有厚积,难能妙得;没有长年,哪有瞬间;欲得方,必得厚,方能积雄。天覆地载,万殊一象,辄复其理。”

王茂为艺术界啧啧称赞,这是他文化智慧的体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中国艺术公社 推荐——樊怡山水画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