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人在酒桌上都應了解的一門「手藝」!

▲視頻:(酒令丨划拳)

酒令,中國民間風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餘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於隋唐。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主要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今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台州人在酒桌上都應瞭解的一門“手藝”!

▲(泉州古人三大娛樂,拳頭、燒酒、曲。拳頭是南少林武術裡的五祖拳,早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泉州南音更牛,堂堂世界非遺。燒酒作為泉州民俗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在文化界始終默默無聞,2012年,作為閩南酒文化最具象徵性的泉州划拳,入選鯉城區第五批區級非遺產名單。)

划拳:唐代人稱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字,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划拳中拆字、聯詩較少,說吉慶語言較多。

如“一心一意(1),哥倆好(2),三星高照(3),四季發財(4)、五金魁(5),六六大順(6),七七巧(7),八仙過海(8),快升(9),十全十美(10)”、“快得利”、“滿堂紅”(或“金來到”)等等。

這些酒令詞都有討吉利的涵義。由於猜拳之戲形式簡單,通俗易學,又帶有很強的刺激性,因此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中國古代一些較為普通的民間家宴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這種酒令方式。(以上文字來自“百度百科-酒令”)

台州人在酒桌上都應瞭解的一門“手藝”!

附《酒文化·酒令》十句:

一定中,

兩相好,

三元及第,

四喜紅,

五握金魁,

六六順,

七巧渡,

八仙壽,

九快得利(或九子燈),

十大全(福綠好)。

(以上資料來自:《長豐村志》)

後記:

如今的台州,城市文明日益提升,而酒令-划拳由於過於喧鬧,逐漸的被骰子等相對安靜的方式代替了;再加上“禁酒令”和“酒後不駕車”等觀念深入人心,酒場上喝的爛醉,喝到天亮的情形越來越少。

划拳這門“手藝”,筆者只能看懂雙方誰輸誰贏,但自己若上陣就不行了,達不到“拳嘴天合一”之境。

至於本文只是記錄筆者對故鄉的人物、風情的回憶,僅此而已,無他意!

由於錄製匆忙,在臺州划拳的開頭都會加上“好嘛,來嘛,兄弟好,好兄弟!”忘錄進去了,敬請各位達人見諒! 千錯萬錯,都是阿儂(里長)的錯!

最後非常感謝“老藥師”先生純正的椒江話,標準的划拳技巧,感謝!

【“道臺裡20000+”爆文

一、萬濟池的真正來歷

二、東山頭有家神奇醫院,五行代醫,有留學博士,也有赤腳醫生

三、日本飛機墮葭沚,大將命喪椒江

四、送大暑船出海全過程(視頻)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戚繼光文化研究小組(籌)”招成員】

---END---

【感謝:椒江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感謝:椒江政協文史】

【感謝:椒江民間文藝家協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