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3的人间》——一双看透世间的眼睛

Life in 4:3 ,可以翻译成4比3的人间。忘记是8月中还是8月下旬,那是我第一次在朋友圈看见这一本以灰色基调色封面图和文字,开始觉得这一本书的名字很有韵味,书里的序也便深深的吸引了我。

在朋友圈看见分享这一本书的推荐,并不是朋友圈里的其他朋友,而是《4比3的人间》的作者令孤兄。我和书的作者认识,是因为2015年我们曾经参加过【千字文】写作训练群,开始群里有45个人,后面陆陆续续的就成了24个人,大部分的群友是因为坚持不了日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陆陆续续退群,在写作群里的习以为常。


《4比3的人间》——一双看透世间的眼睛


令孤兄,在群里给我的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文字的穿透力非常的强,在我的眼里他好像是阅人无好数,他思考的话题总是可以涉及社会问题,总是可以这么的有深度,总是可以轻松且一语中的去评论我们这些小白的文章,那个时候我只是简单的知道他的职业是编剧,他喜欢凌晨写作业,喜欢凌晨喝酒抽烟,其他的信息我一概不知了。

在后来了解和关注他的公众号以后,我知道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喜欢他了。而现在他也出了自己大学时期的随笔《4比3的人间》,作为朋友支持一下也是应该的,最近把这一本书阅读完了,就顺便把读书笔记和自己碎碎念码出来分享。

阅读书里的关于他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才华横溢啊,他毕业于人大和复旦大学,就是一枚典型的学霸。


《4比3的人间》——一双看透世间的眼睛


他的足迹辗转过陕西、北京、上海、辽宁和甘肃,他的身份也历经学生、军人、记者、编剧、影评人和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等等….当我看见介绍里的这一段文字时,我才发现原来深藏不露的人可以这样的活着,原来我所不了解文字背后为啥有这么强大穿透力的同时,都是因为他选择这些职业背后所经历的各种事。

而现在他选择留在了北京,回到他度过本科四年时光的城市,继续开启自己的写作之路。

《4比3的人间》,阅读这一本书的好处是令孤兄给你安利的电影真的是一堆。

虽说是随笔,但他做到了最高境界,形散而神不散,书里的全部内容都是电影情节和生活细节结合起来讲的文学随笔,所以我个人是真的很喜欢这一本书。

如序里所说我们吃饭、上厕所、洗澡、抽烟、吵架、养狗、谈情、做爱......一句话,我们在生活。同时,我们也看电影,既在看别人的故事,也在思考自己的人生。


《4比3的人间》——一双看透世间的眼睛


是的啊,我们总是喜欢在无聊时看电影,是为了发泄情绪和理解吧人的故事,但类似令孤兄这种职业电影人时间,电影在他们的眼里就显得不一样了,电影他们解读得到电影所表现这些生活细节的时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事实,又带给人何种体悟他们可以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读给予了最深刻的感受。

令孤兄的书,,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真正生活在社会里,我觉得它越是发达和复杂,交往的本质就越偏向于利益交换,能为对方提供互相需要的价值,才是交往的基础。

很多的电影故事和我们人交往一样,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后期,或许,又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可能诞生出友情和情感,但互惠互利永远都是长久交往的基石。


《4比3的人间》——一双看透世间的眼睛


书里的给我传达一种很深的思考,或许,当我关闭了书的最后一页时,我才发现原来一个比你厉害的人,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说过,你是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或许,很多时候的我又在觉得,我所要认识到这件事对我来说是特别有价值的,你看看吧,就如同我们平时说的“下棋找高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友不如己者”都是同样的道理。

因为书写作者的厉害之处,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阅读书里的人和电影,更多的应该真正的去感受到与我交往的人层次越高,一个人的能力提升就越快、机会就越多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