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東起宏農澗西岸的函古關東門,橫穿關城向西,由王垛村的果溝、黃河峪、狼皮溝至古桑田(今稠桑),全長15公里,是這一帶唯一的東西通道。

谷深50一70米,谷底寬10米左右,窄處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一80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嶇狹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巖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然。古書上說函谷關道"車不分軌,馬不不鞍","一泥丸而東封函谷"。近年村內一農民在田間勞動時,曾挖掘出一具古代人骨,發現其身上中箭十多處,經文物部門鑑定,死者身上的箭簇為戰國時期製品,可見當時戰爭之激烈。

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新安縣城東500米處東關村,有漢函谷關遺址,函谷古道貫穿南北。函谷關有秦、漢兩處遺址。秦關建於春秋戰國之際,在今靈寶市。漢武帝為擴大長安京畿領域,於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將關防東移300裡,在新安築建關隘。史家為示區別,稱靈寶函谷關為秦函谷關,也叫秦關;稱新安函谷關為漢函谷關,也叫漢關。而貫穿關卡的通道,靈寶以西稱長安古道,新安段則直稱函谷古道。

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這裡是古代屯兵駐防的要塞,是操戈鏖戰、硝煙瀰漫、屍橫遍野的戰場,也是古絲綢之路起點的第一道門戶和中原鎖鑰,西來東往的商賈都以此為聚集與歇腳地。據史書記載和近代考古證實,當年以漢函谷關為中心,北到黃河,南至宜陽,關塞相連,形成一座小長城。關樓氣勢巍峨,地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威。由於戰亂和長期風霜雨露侵蝕,至三國末年,關城已成為廢墟。在以後一千多年內,修了又毀,毀了再修,留給世人的記憶,函谷古關總是破損多於完整,衰敗多於興盛。

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現在能看到的古關遺蹟,是1932年修復後又遭破壞遺留下來的。那一次修復的函谷關,樓高38米,為上中下三層,頂部為四角亭閣,飛簷畫棟;中部為方形閣樓,十字通道東西南北各門均有楹聯;底部為城垛錯落、氣勢恢弘的城樓,關門頂部為圓拱形,寬約4米。

現在呈現給遊客的,只有關樓底部和二層方形閣樓。雖經近年維修,卻未失古關原貌。關名“漢函谷關”四字,據傳系康有為所寫。二層閣樓四門洞楹聯,東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西為“佑彼周室,宏我漢京”;南為“紫氣猶守賢令尹,青牛重度古函關”;北為“巍乎直同百二險,煥然重築一丸泥”。楹聯或寫景,或敘史,立意精深,對仗工整,用典得當,筆如神來,具有相當的思想高度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如今的漢函谷關遺蹟,登關樓眺望,北面隴海鐵路替代了函谷古道,南面青龍山蒼蔥翠綠,西面縣城高樓櫛比,東面澗水汩汩。東西幽谷,隱隱展現著當年古道過客匆匆的情景。萬千景緻,盡收眼底。撫今思古,不禁浮想翩翩。

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關樓遺址正東,依山傍水有一段鑿山而成的岩石古道,路面斑駁凹凸,相距約1米有餘,平行展現著兩道深陷的車轍,卻光滑猶存。漫步在這條千年古道上,瀏覽著身邊高聳雲天青苔滿布的石壁,感嘆古人開路的艱辛,細品腳下兩排平行而深陷的車轍,想象古人西來東往的匆忙和困擾,遐思油然而生。

這條古道兩千多年來,西來東往,過客無從估數,而真正像老子騎青牛過關,接受盛情挽留,寫出《道德經》傳世,“雁過留聲”的佳話寥寥無幾。茫茫人海何嘗不是這樣,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匆匆過客,來也無蹤去也無影。

關隘多置於交通險要或邊境出入之地,是佔據地利的防禦駐所,曾為平息戰亂、穩定邊疆等立下了汗馬功勞。函谷關自然也不例外。關樓遺址在新建的關樓東約20米處,南北長71.2米,呈凹型,坐西向東。古關樓為雙門雙樓懸山頂式三層建築,樓頂各飾丹鳳一隻,又叫“丹鳳樓”。楚漢之爭中,原關樓被項羽所焚,永遠淹沒於戰禍之中,今人難睹古關舊貌,看到的顯赫氣派的關樓是靈寶市於1992年依據四川成都青羊山出土的漢像磚古函谷關樓重新修建的。

古函谷關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據《考古通論》記載:函谷關始建於周初。與它相比,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要“晚生”好幾個世紀。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東西數百里“馬不併轡,車不方軌”,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當地曾流傳“鐵函關、土潼關,一馬平川取長安”的說法。函谷關扼守兩京咽喉,歷來是逐鹿中原或進取關中的兵家必爭之地。

函谷古道——八十一條古道之第四

公元前658年,晉獻公賄賂居住在驪山一帶的犬戎從西邊攻擊虢國,犬戎兵至桑田(今函谷關鎮稠桑村),虢公率領伏兵從函谷古道兩側殺出,居高臨下,犬戎大敗而逃。

公元前318年,楚、趙、魏、韓、燕五國推舉楚懷王為縱約長,第一次聯合伐秦,聯軍攻到函谷關,被秦軍擊退,“五國之師皆敗走”。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部西進滅秦。劉邦深知函谷天險難於突破,在洛陽東作戰不利的情況下,避開函谷,出軒轅關,繞道商洛,由武關攻入關中,滅秦。派兵守函谷關以拒項羽,兩軍大戰,項羽終破關入駐鴻門。

公元756年,安祿山起兵叛唐後,多次從函谷關進攻潼關,被唐軍統帥哥舒翰擊退。唐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迫使哥舒翰放棄守關拒敵計劃,率兵出戰。哥舒翰與安祿山軍崔乾佑會戰於函谷關西原,安軍伏兵縱火焚燒唐軍,並以精騎自南山迂迴出擊,唐軍大敗,20萬人只有8000人脫逃,主帥哥舒翰被迫投降,潼關、長安相繼失守。杜甫在《潼關吏》中對這段歷史悲劇發出慨嘆:“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1944年4月,日本侵略軍發動了“河南會戰”。短短20余天時間,日軍由洛陽攻到靈寶老縣城。中國軍隊據守函谷關及衡嶺原重創日軍,斃傷日軍包括聯隊長、團長在內2000餘名,少數日軍竄至閿鄉後隨即撤出,終未能西進一步。在60多年前的日軍地圖上,準確地標著“函谷關”的位置,足見這千古雄關對外敵的震懾。

1947年9月,我陳謝大軍強渡黃河,西進崤函。當時守城敵軍以一個加強營據守函谷關高地,企圖負隅頑抗。我軍採取偷襲和強攻相結合的戰術,於11日午夜渡過弘農河,由函谷關迂迴到敵軍陣地西南,以神速動作全部消滅敵軍,佔領函谷關高地,從而使靈寶守敵防線瓦解,敵軍4000餘人全部被我軍殲滅,取得了解放靈寶戰役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