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的最穷的人家,穷到什么样?

ThornHeart139483765


看过一个纪录片,叫做《最后的棒棒》,里面导演何苦亲自去当了一名棒棒,对重庆不少棒棒做了近距离的观察,还拜一个老棒棒老黄为师,而故事发生在14年。纪录片里有几个棒棒很穷,让我印象深刻,真像鲁迅先生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部纪录片非常非常好,非常非常真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看过纪录片的很多人说,当自己不努力,偷懒,迷茫的时候,就去看看这部纪录片。

首先就是一个叫河南的棒棒,因为他来自河南,所以大家都叫他河南,他小时候家境就特别不好,后来来到重庆做棒棒,一做就是十七年,他的腿脚不好,因为一条腿被小混混挑断了脚筋。

他跟很多棒棒住在一个叫自力巷的地方,是一片危楼,本来二十年前就该拆迁了,不知道为什么支撑到14年。看看这住宿条件。还好房租比较便宜,一个月六十,就算这样,河南照样欠了九个月房租没交,还好二房东大石也是个棒棒,是个大好人,不忍心逼他。

这条自力巷一路之隔就是繁华的解放碑步行街。导演何苦说,跨过一条街,就像跨过了七十年。

这个河南,以前做棒棒,后来他觉得做棒棒不好,太低端,就去街头的大排档打零工。每天老板管一顿饭,工钱也少得可怜,只有55元。大排档的老板嫌他吃得多,跟他产生了争执。不过河南饭量确实挺大,都是端着锅吃。

因为河南太能吃,老板单方面把工钱降到了40元。这让河南一直耿耿于怀,后来矛盾终于爆发。有一天河南没吃老板的饭,就想吃两个鸡蛋,老板就出言讥讽,说他还想点菜吃呢。这句话把河南激怒了,于是把老板炒了鱿鱼,自己也回到了这个自力巷的小窝棚里天天躺着看报纸。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天天饿肚子了。以前打工还有吃有喝,现在一天只能吃一顿饭。而这顿饭还不是自己花钱买的。是住在这栋危楼里的另一个棒棒老甘帮他带回来的,因为老甘在夜市打工,把夜市剩下的稀饭经常都带回来半桶,这就是河南辞职以后的食物来源。

就算已经到这种程度了,河南还没有心思去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因为他有自己新的计划,那就是赌钱,斗地主。即使自己身上只剩下七块钱了。

河南为了打牌,还先后跟导演借了600块钱,他还嫌少,借的时候张口就是2000。当然,河南的靠打牌谋生的计划很快就失败了。作为一名赌徒,这是必然的事。

每当这时候,河南就只好又乖乖的回到他在自力巷的窝棚,看看报纸,关注一下国际国内的大事,仍旧是每天只有一顿饭,老甘带回来。

过年以后,老甘嫌夜市老板给的40元工资太低,干的活又太多,也把老板炒了鱿鱼。因此,河南连这每天一顿的稀饭也没有了。

导演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催促他找工作。他说他离不开他的朋友圈,也就是他的牌友们。于是导演就现场让他验证,一个一个给牌友们打电话,说要借钱,说自己穷的没饭吃了。结果被牌友们一个个拒绝了。

河南为什么没出去找事情做呢?至少先养活自己啊,但是他自有一套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斗地主来钱快。

后来,可能是在导演的帮助下,他终于在一家小工厂找到了一份勤杂工,在工厂老板的要求下,他也不再打牌,但是后来因为没有身份证,他又一次失业了。这次失业他消失了很久,二房东大石找他要房租,也找不到人。

再后来,他终于又出现在自力巷,还是在那个他嘴中抠门的大排档老板那里打工。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摄像机的缘故,老板说,能吃就能干,因为能吃,还成了街边一景,吸引顾客。


纪录片里的棒棒有好几个是单身,孤零零一个人,在哪里打工,哪里就是家,虽然自力巷他们住的那座危楼,破烂的不像一个家,只能遮风挡雨而已。

老甘也是其中的一员。而他的老家,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座土房子,常年没人住,堂屋的地都被耗子钻出大坑来了。

他在重庆市区做棒棒,老家没有翻修过,还是一座像几十年前一样的老土房。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影碟,一部白娘子看了几百遍了,这是他唯一的精神食粮。

他年轻时发过愿,到重庆出人头地,回来要娶村里大队长的女儿为妻。然而,现,他没有出人头地,却嫌大队长的女儿太老了。


这只是穷苦的棒棒大军里的两个,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最后的棒棒,但是,他们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

图片侵删。


西堤君


但是,他(她)们的精神却不穷,他们与穷山恶水奋斗,栽楠竹、栽茶树、栽桑木,采茶、养蚕,令人感动。

俺现在多年没去此县了。应该比过去富裕多了。

英山有许多温泉,温泉水很热、流量也大,水质特别好,可直饮。做豆腐特别白又香。

记得有座叫乌云山的山上,有个倒挂岩,把水泼本悬崖上,悬岸上就会显现一个倒挂的人影。山上蛇也多,有些人怕怕,不敢登此山,我胆子大,多次登此山。

还有一座高山立三省。此山尖是河南、湖北、安徽的分界点。当时,三省的山民都很穷。现在,都应该比以前富庶多了。

说实话,这些年,俺身边没有赤贫的人了。


烟台蝎子


一个70多岁的老汉,打了一辈子光棍,却在5年前捡了一个媳妇,一个20多岁的智障女人。

老汉最初发现智障女人的时候,出于好心给了女人一口饭吃,一口水喝,然后就将女人送出村子,也不知是天意,还是命中注定,过了一天智障女人竟然回到了老汉家门口。



老汉收留了女人,一年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老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家徒四壁,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再加上这母子俩,哪怕树根子,树叶子,山上,地里能吃的东西都拿来吃,也只能勉强活着,吃饱都是奢求,更别说吃好了。



这就是老汉和女人的家。



为了不让女人,孩子饿死,老汉只能把母子俩栓在家门口的树桩子上,自己出去想办法弄点钱换吃的,可是老人已经70多岁了,没有任何地方敢让老人工作。没办法老人只能靠拾荒,捡破烂换吃的,有时也能捡到一些还没嗖掉的食物,自己舍不得吃,老人都会带回家给母子吃。

老汉已经70多岁了,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不敢想自己死了以后这对母子该怎么办。


神精过闽



看到这只手,我就觉得啥也不用说了。以前看过一句话,看一个人是不是养尊处优,看他/她的手就知道了。这句话说得真对!


博年宝宝妈


很多人觉得现在这个社会都已经是富人了,没有穷人了,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在二十年前农村还是非穷的。

就说我自己家的吧,小时候家里是真的很穷,虽然自己是一个90后,但是自己在农村基本上所欲的农活都是干过的,那时候父亲就在外面做工,农民工就在工地上干,那时候一天的工钱就是二十块,那时候猪肉十块钱三斤。母亲就在家种地,家里还有我,还有三个姐姐。农村嘛本来就是重男轻女,所以一直想要我这个儿子,那时候计划生育也是非常严的,听我母亲说,那时候为了生我,家里真的是被那些计划生育的洗劫一空了,除了房子没有搬走,家里的板凳都被人拿走了。

那时候吃的真的是很差,那时候一年干到头还吃不饱,那时候正值长身体,所以吃的也多,记得我吃的最多的一次,就是农村用来成汤的那种大碗,吃了三碗,那时候有水少,吃的也多,有时候大米不够了,母亲就在米饭里加红薯,玉米这些,所以到现在长大了,我现在从来不吃玉米,红薯这些了,自己虽然是一个90后,但是和60后,70后过着一样的生活。

那时候就知道什么叫人穷被人看不起了,我还有两个姨,也就是我母亲的姐妹,每次去给我外婆外公拜年的时候,外公外婆就只给他们两人孩子打发钱,在我们这边给长辈拜年,走的时候长辈都是要给打发钱的,我们几个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得到外公外婆一分钱。听我母亲说,那时候我母亲出嫁的前一天晚上,被我外婆赶出来了,我们这边河流多,还是冬天我母亲就在河滩上过了一晚上,能做这些还是人吗?还算是做父母的吗?

记得有一次最深刻的一次,一辈子也忘不了,所以直到我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我都没有回去看他们,对他们我是一点感情没有。小时候我还小,我只读小学,那时候大姐就不读书了,然后出去打工,但是没有路费出去,然后就跑去问我小姨借两百块钱当做路费,当时我外婆就在她家给他带孩子,当我大姐还有母亲到他家的时候,我外婆听见我母亲是去借钱的,还没等我小姨开口,我外婆就先说了一堆看不起人的话,说什么这个社会两百块钱都拿不出来吗?还要跑来问别人借,当时我小姨是在城里,在政府上班,两百块对他们来说就是一顿饭钱,但是我小姨也是说没有钱,自己还有两个儿子,每天还要那么多生活费什么的,然后我姐和我母亲就回来了,在半路上遇到我们这边的一个人,我也叫叔叔吧,听说了之后,自己也是很穷,拿不出来,然后就跑到当时我们这边在修路的工人手里借了两百块给我母亲,所以到现在我们家还是记得这个人的恩情。两百块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算什么,一顿饭还不够,但是当时来说真的就是我们一家人的救命钱。

后来自己读书了出去了,十几年了从来不去小姨家,也不去外公外婆家,去年我外公去世的时候,自己去看了一下马上就走了,也算是做到了后辈该做的吧。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穷的时候被人欺负,自己的亲人都会看不起你,富裕的时候陌生人都会找你来搭讪。一切向钱看。


张家界小伍



这是我的家,山西运城河津的,打工么人要,腿有滑膜炎,双腿都是啊!


雪花飘逸45007319


最穷的是我,18岁了,孩子一岁,家里一贫如洗,家都没有,男朋友欠着一屁股债,好后悔啊,我现在才18,长得还可以


我便不弃i126


一家五口人,三个小孩,爸爸是个驼背,母亲是南方人,神智有些不清,就十几的小电视,一间小屋,两个破沙发,屋里一张床都没有,睡在别人捐赠的衣服上面。


图片就是他们家,



赫大壮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2分钱一盒火柴买不起。安徽风阳县有个前王生队,这个10户人家68口人的生产队,4户没有门,3户没有水缸,5户没有桌子。队长史成德是个复员军人,一家10口人只有一床被子,7个饭碗,筷子全是树条或秸秆做的。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但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这就是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这就是当时全国天天喊,月月喊,年年喊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大好形象和人们的幸福生活。


彭大一发


我见过最穷的人家坐落在这个寨子里,因为要进入这个寨子需要穿过一个山洞,故名曰“川洞”。这里共有13户人家,混居这贵州省长顺县、惠水县的村民,目前这里没有通公路,以后也不会通公路了——因为这里的村民将会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

这一户户主叫李老水,现年19岁,父母均已离世,自己没文化。2016年的时候,我来到这里,结对帮扶该户。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李老水并没有什么机会正道大钱,生活靠300元左右的农村低保金以及临时务工。好在现在已经出去外省务工了,据他说,收入能解决生活需求。

还有一户是梁猫妹,80余岁、失明,大儿子、大儿媳、孙子不幸离世,留下孙女。她还有一个小儿子,因为小儿子没文化、没技术、土地少,生活实在没法过下去,小儿媳带着两个孙子跑了。现在,孙女已经嫁出去了,小儿子也养不起她,只能投靠女儿。女儿条件也不好,靠着低保金勉强糊口。

大家想了解更多情况的可以关注并私信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