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之窗」這七種錯誤心理,領導幹部要高度警惕!

點擊上方藍字

“南華警方”

「党建之窗」这七种错误心理,领导干部要高度警惕!

關注我們

「党建之窗」这七种错误心理,领导干部要高度警惕!
「党建之窗」这七种错误心理,领导干部要高度警惕!

當前,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但也要看到,腐敗因子還在滋生,並未絕跡,甚至有個別領導幹部“甘於被圍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思想意識這個內在因素出了問題

如果領導幹部的初心和公僕意識趨於淡薄,個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傾向逐漸佔領了他們的思想高地,意志不斷受到蠶食、心理防線不斷放鬆直至完全失守

,就會形成以下7種極易導致腐敗的錯誤心理,值得警惕!

01

享樂心理

在當下商業環境活躍開放的時代,“收入—消費”成為被商業環境塑造出來的個體生活方式。有充分的能力投身於消費活動,被標榜為“自我成就”“自我實現”乃至“個人地位與身份”的象徵。

某些領導幹部為了填補一己私慾,用公款開豪車、住別墅,生活奢靡。近年來在對貪腐案件的查處中,一些落馬官員腐敗行為的次數極少是隻有一次的,往往是屢犯多次,這表明貪圖享樂的慾望像是無底洞,慾壑難填的心理傾向會誘發一次比一次更為嚴重的腐敗行為。

02

異化心理

經濟學上用“尋租”來解釋對稀缺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導致非生產性利益的產生。

領導幹部手中握有的公權力也是“稀缺資源”,它會吸引各方資本熱切追逐,以謀求公權力為自身資本的增殖提供便利。在這一過程中,有些領導幹部產生了自我膨脹心理,這種心理與權力的異化有關。

一些領導幹部身居高位、掌握權力的時間久了,就把資本對公權力的追逐當成了對個人的追捧,違背了公權力的本質,使權力發生異化。在這種異化心理的作用下,他們把“權由民所賦”拋在腦後,罔顧公僕意識,不以謹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心態對待和使用權力,這實際上是一種對待權力的錯位心理。

03

失衡心理

有些領導幹部在位時本來兢兢業業、克己奉公,但在與他人的對比中可能會產生失衡心理,認為自己身居高位,得到的物質財富卻比身處機關之外的人少,由此滋生出一種被“剝奪”的感受,這在社會心理學上被稱為“相對剝奪感”。出現相對剝奪感的官員沒有把為人民謀福利、為社會作貢獻看作人民公僕的榮譽和職責,反而因此產生埋怨、不滿的心理。

04

投機心理

在反腐敗高壓態勢下,一些官員明知貪腐的嚴重後果卻仍然頂風作案,很大程度都歸因於其潛意識中的投機僥倖心理。投機僥倖心理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對腐敗成本的算計。腐敗的成本涉及到兩方面因素,一是腐敗的檢舉揭發風險,二是腐敗的道德損失風險。當腐敗分子自認為能將這兩方面成本降到最低時,腐敗就極有可能發生。某些領導幹部的投機僥倖心理佔了上風,認為腐敗的檢舉難度大,揭發力度小,就一再縱容自己的腐敗行為。

05

服從心理

在體系嚴密的科層制中,擁有權威的上級往往可以對下級官員形成較大的心理壓力,上級的作風和作為對下級官員具有很強的示範作用。

某些地方出現的情節惡劣的“塌方式腐敗”,就是服從心理的良好詮釋。甚至,在一些政治生態相對較差的地方或單位,下級官員易於產生一種群體趨同心態,他們將腐敗行為的產生視為行政系統的常態,或是融入群體的必要手段,從而忘卻了法律的威嚴和黨紀黨規的嚴肅,形成一種“上行下效”的趨同腐敗態勢。

06

責任擴散心理

“責任擴散”是指當發生某些大規模群體事件時,其他人的在場會分擔每個個體的責任,使個體產生“罪不在己”的責任不明確心理。簡而言之就是“法不責眾”。

某些領導幹部在周圍有腐敗行為發生時,更易發生腐敗,他們認為不只是自己一人腐敗,當東窗事發之時,法律無法將每一個幹部都量刑定罪,這些領導幹部就通過這種心理暗示來為自己的腐敗行為開脫。

07

放鬆心理

出現這種心理的根源在於對黨紀法規缺乏明確的認知,不清楚自己的行為邊界。有些領導幹部在一開始還能做到規規矩矩、謹言慎行,但遇到偶然機會收受小恩小惠卻未被揭發時,便認為這些小節不屬於貪汙腐敗的範圍,或者認為這些“零碎錢”是自己應得的辛苦費,從而放鬆警惕。時間越長,“零碎錢”越斂越多,這些領導幹部的心理接受能力就越大,心理防線反之越來越往後潰退,久而久之便不知不覺深陷於腐敗的泥淖之中。

總之,“理想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

幹部群體廉潔從政要恪守“一念之誠”,即保持當初入黨的初心,不以追求個人名利作為從政的內在驅動力。同時要保持“一念之純”,即在成長為黨政幹部後,時刻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對黨和人民事業的認真負責態度與純正感情。惟其如此,才能從心理上築起反腐敗的第一道高牆,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的滋生。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