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三國,真的叫魏國,蜀國,吳國嗎?原來真正的叫法是這樣

提起風雲激盪的三國,我們都知道那段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崢嶸歷史。

也都耳熟能詳是魏、蜀、吳三方相掐。

因此三國就是魏蜀吳三國,貌似沒有什麼異議。

歷史上的三國,真的叫魏國,蜀國,吳國嗎?原來真正的叫法是這樣

然而真實的歷史還真不是這樣。

公元220年,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一件他老爹做夢都想做的事情,給大漢王朝正式畫上了句號,踢開了漢帝劉協,新立國號“魏”。人們為了和之後的北魏做區分,稱之為“曹魏”。

所以三國中的魏是沒有問題的。

公元229年,南國的孫權耐不住寂寞,也稱了帝,國號“吳”,史稱東吳。

因此三國中的吳也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就出在立國最為坎坷的劉備集團。

歷史上的三國,真的叫魏國,蜀國,吳國嗎?原來真正的叫法是這樣

劉備畫像

就在曹丕稱帝的次年,公元221年,一心恢復漢室的劉備集團,看到漢朝滅亡,趕快在蜀地高舉漢朝的大旗,因此毫無疑問的以“漢”為號,顯示其政權的正統性,直到公元263年蜀漢亡於阿斗之手。劉備集團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口號,也在221年之後一直以“漢”為號。

從來沒有以“蜀”為號的情況。

“蜀漢”之稱是因為要區別之前的東漢、西漢。和東吳與曹魏的稱法相似,表示一種區別。

因此三國應該是魏、漢、吳才對,眾多的三國題材影視劇中,大大的蜀字大旗,不僅要把歷史學家氣出內傷,更要把劉皇叔氣的拍棺材板。

歷史上的三國,真的叫魏國,蜀國,吳國嗎?原來真正的叫法是這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將錯就錯的情況呢?

這要追溯到三國這段歷史的正史記載者——陳壽,他在《三國志》中,以《蜀書》的名稱記載蜀漢之史事。而三國其他兩國的史事,則分別歸於《魏書》與《吳書》。

就從這裡開始,魏、蜀、吳的稱呼開始出現並流傳開來。

歷史上的三國,真的叫魏國,蜀國,吳國嗎?原來真正的叫法是這樣

《三國志》之蜀書示例

這個錯誤並非陳壽之疏忽。

陳壽雖然是劉禪的臣子,但是蜀漢亡後,陳壽就成了繼承曹魏的司馬氏晉朝的臣下,按照修史之才傳統,陳壽在纂修《三國志》之時就須以三國中的曹魏為正統,否則就等於間接否定了司馬家政權的合法性。如果陳壽堅持記蜀為漢,不但《三國志》這部正史要遭譭棄,陳壽的人頭也會不保。

“蜀” 這一錯誤稱號藉助正史的權威,傳之四海,再加上一些三國類小說和影視作品,甚至非專業歷史地圖的影響,更是將這一錯誤深入人心。

綜上所述:真正的三國應該是魏、漢、吳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