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細讀的歷史,中國古代史上難以置信的食人事件

歷史,越細讀越殘忍,比如中國歷史上的大規模“食人事件”。

一筆帶過的歷史太多,所以我們忽略了人們為了活命什麼都可以吃,尤其是吃人,細讀史書,心驚肉跳。

不忍細讀的歷史,中國古代史上難以置信的食人事件

漢代,史書記載:

漢高祖二年,人相食,死者過半。

漢武帝建元三年,河水溢於平原,大飢,人相食。

漢元帝初元元年,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飢,或人相食。

漢元帝初元二年,琅邢郡人相食。

漢成帝永始二年,梁國平原郡人相食。

……



唐代,安史之亂,叛軍包圍睢陽城。唐將張巡守城,因為城內沒有糧食了,所有能吃的東西也吃完了。所以,張巡就把自己小妾殺了,給將士們吃。但是,一個小妾怎麼能夠呢?城中開始四處吃人,吃戰死將士的屍體,吃孩子,吃女人,吃男人……小小一座城,一共吃了三萬多人!

不忍細讀的歷史,中國古代史上難以置信的食人事件

再說黃巢,唐僖宗廣明二年,黃巢攻佔長安,當時老百姓根本就沒有糧食了,黃巢軍抓了數十萬人當軍糧。到了唐僖宗中和三年,黃巢圍陳郡,看到路邊都是飢餓的老百姓,於是開始抓人吃,一天就要吃掉數千人。

不忍細讀的歷史,中國古代史上難以置信的食人事件

黃巢軍為了吃人,還製造了一個巨大的石臼,把人活活扔進去,碾碎了吃肉。

到了宋高宗紹興三年,也開始瘋狂的吃人。當時江淮之間糧食非常貴,吃人開始普遍,而且人肉比豬肉和狗肉都便宜,公開售賣。《雞肋編》中記載,人肉“肥壯者不過十五千(錢)”“賤於犬豕”。

而且,人們還吃人吃出了心得,把老瘦男子稱為“饒把火”,意思是需要多煮一會兒才能煮爛;把年輕女子稱為“不羨羊”,意思是年輕女子的肉比羊肉還鮮嫩;至於小孩子,則被稱為“和骨爛”,意思是太嫩,連骨頭都能煮爛了吃。而所有被吃的人都被統稱為“兩腳羊”,可見,他們覺得人肉和羊肉差不多。

到了元朝末年,“淮右軍”也開始吃人,他們也是認為小孩最好吃,其次是女人,口感最差的是男人。而且,他們吃人的方法很多,有些是放在大缸裡煮熟,有些是在鐵架上烤了吃,講究一點的時候還先用熱水澆在身上,用竹掃帚刷去外層的“苦皮”再吃。



到了明朝,吃人的事情也非常普遍。

不忍細讀的歷史,中國古代史上難以置信的食人事件

正德三年,大旱、蝗災,民大飢,疫病流行,人相食。

正德十四年,淮揚飢,人相食。

嘉靖元年,歲飢,人相食。

嘉靖三年,湖廣、河南、大名、臨清飢。南畿諸郡大飢,父子相食,道殣相望,臭彌千里。

嘉靖三十二年,京師大飢,人相食,米石二兩二錢。

嘉靖三十六年,遼東大飢,人相食。

嘉靖三十八年,遼東連年饑饉,至有父食死子者……

這還僅僅是嘉靖年間的一部分情況,要是把明末的都拿出來,能把人嚇死。



清朝呢,順治年間有,康熙年間也有,嘉慶年間、道光年間、同治年間,都有大規模吃人肉的記載。

如果從漢代開始,一個一個朝代的細看下來,大規模的食人事件比比皆是,觸目驚心。災難面前,人性蕩然無存;飢餓面前,不管妻妾子女。

明末清初的詩人屈大均寫了一首《菜人哀》,最後給大家看一看:

夫婦年飢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得錢三千資夫歸,一臠可以行一裡。 兩肢先斷掛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湯。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飢人腹。


所以說歷史不忍細讀,有些一筆帶過的東西,可能是無數條人命;有些幾句話的戰爭,可能是瘋狂的大屠殺;有些幾個字描述的饑荒,可能是人吃人的恐怖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