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最怪的古村,一千多個房間戶戶磚瓦相連,被譽爲「民間故宮」


在日益走向城市化、現代化的當代中國,依舊保持舊日生活軌跡、原汁原味的古老村莊是少之又少了。而位於湖南省的張谷英村就是這少數中的一員。

張谷英村,位於岳陽市以東的渭洞筆架山和龍形山之下,地處岳陽、平江、汨羅三縣市交匯處,為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築群落。

這個村莊以其始遷祖張谷英命名,至今已存在了500多年,保留1700多座明清建築。2003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有"天下第一村"、“民間故宮”等美譽。

張谷英村幾經滄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狀。比較完整的門庭有“上新層”、“當大門”、“潘家衝”三棟。

規格不等而又相連的每棟門庭都由過廳、會面堂層、祖宗堂屋、後廳等“四進”及其與廂房、耳房等形成的三個天井組成。順著屋脊望去,張谷英村整個建築就變成了無數個“井”字。

傍溪而鋪的是一條長廊,廊裡鋪有一條青石板路,沿途通達各門各戶,連接每一條巷口。居民們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曬,雨雪不溼鞋”。

大屋場裡像這樣的巷道一共有60條,它們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最長的巷道有153米,所有的巷道加在一起,總長度達1459米。

張谷英村現住有600多戶,2000餘人,全部是張谷英的第26、27代子孫。族居在這座迷宮似的古屋裡,謹守著先祖“識時務、順天然、重教育、興禮義”的遺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