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激情的生活才是人生常态

没有激情的生活才是人生常态

富兰克林说:“有的人在25岁的时候就死了,只是在75岁才被埋葬罢了。”

这是大实话。很多人,每天都在重复着一模一样的生活,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就如鸡肋一般,做吧,没什么激情了,不做吧,生活就会受到影响。

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生活一旦稳定了,又要让你回到那种奔波离流居无定所的状态,很多人都不能适应。那种感觉,可能比死都难受。

所以,许多人虽然知道自己在每天日复一日地重复,但依然不敢去打破常规的稳定。成家之后,拖家带口,想到要负担孩子的学习费用、老人的赡养费用,养到车贷、房贷还有也许会不期而来的医疗费用,你会陡然觉得,没有稳定的收入,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前不久,网上有一个段子很流行:不要骂年轻人,因为他们可能马上辞职;可以骂中年人,特别是那些有房有车者,怎么骂也没关系。

人到中年,不是没有激情,而是不敢有激情。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抛下一切,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并不难。但是,你的家庭呢?你的子女你的父母呢?他们能够承受你的这种不顾一切吗?

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责任。

有一篇鸡汤文说,只需7年你就可以从一个无知者变成一个专家。也许是这样的,但哪一个行业不是竞争激烈,你真的能够荒废自己的专业去重起炉灶吗?或者你认为,自己还有精力在折腾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去折腾其他的专业?

时代变化迅速,很多人的心中都缺乏安全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充满激情地去迎接挑战也许是一种选择,但是随波逐流有时候也是一种状态,特别是人到中年时,生活架不起更多折腾。有人曾信心满满地想自我创业,但看一看,创业者成功的机率是多少,百分之一有吗?多少人有新鲜创意,但谁能给予物质的支持?

蛊惑别人去冒险很容易,写文章教训别人要有激情也不难。但是,真实的生活却没有那么容易。一个人,到了中年,他的一举一动,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家庭,而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就像磨盘一样,让你失去所有棱角,让你每一步都需要掂量。

能够永褒年轻的心,永远充满激情去做事当然好。但是,当你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时,你哪还会有激情满满呢?对很多人来说,工作都只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事业。

事业,对很多人来说,都只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所以,格言警句都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却是不可深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