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案例|總投資50億打造國家級牡丹特色小鎮

說起牡丹,自古就是我國各族人民尊崇的名貴花卉,素有“國色天香

”、“花中之王”的讚譽。而漢牡丹的風姿,更在於她與洛陽牡丹、荷澤牡丹不同的天性,同株異花,異地不活。在河北邢臺柏鄉縣,牡丹的價值不僅僅侷限於觀賞,而是更加深入挖掘到牡丹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並依託獨有的漢牡丹文化,進一步打造牡丹特色產業,將牡丹的文化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打造“牡丹經濟”產業鏈,讓“中國牡丹文化之鄉”迸發出更加強勁的生命力。

讀道案例|總投資50億打造國家級牡丹特色小鎮

近年來,柏鄉縣以漢牡丹文化為依託,積極圍繞著“牡丹”做文章,大力發展牡丹產業,觀賞牡丹及油用牡丹種植面積已達到6000餘畝,2016年春節漢牡丹花卉已成功走進香港市場。如今,預計總投資50億元的中國牡丹小鎮項目已具備一定的基礎和規模。在讀道文旅團隊的策劃規劃下,牡丹小鎮建設將牡丹文化與新農村、鄉村產業、特色小鎮、國民休閒等相結合,充分做好“千年神花——漢牡丹”文章,將建成以牡丹為主題、以農業為特色的第六產業園區,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目前,在讀道文旅集團的策劃與申報下,中國牡丹小鎮建設項目已列入河北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和培育類名單以及《河北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併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特色小鎮。

一、五大發展模式創新

(一)空間發展模式產鎮貫通、村鎮融合、產居融合

以“三心四化”全方位打造龍華鎮,構建“產鎮貫通、村鎮融合、產居融合”的空間發展模式,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牡丹特色小鎮。通過牡丹產業在空間上將產業園區、牡丹小城鎮貫通,實現鎮域的整體協調發展,並將村鎮與其周邊的生態環境“打包”規劃,將產業園區與居住區“社區化”打造,實現村鎮與生態環境、產業與民生的協調發展。

讀道案例|總投資50億打造國家級牡丹特色小鎮

(二)產業發展模式:打造三產融合的牡丹產業IP

依託柏鄉漢牡丹產業資源,延伸牡丹工藝產業、牡丹精深加工產業、牡丹健康保健產業、牡丹特色餐飲產業等功能產業鏈,植入漢牡丹文化,變被動消費為主動消費,以精品牡丹園、大漢牡丹園、牡丹康養莊園、牡丹示範種植園、牡丹加工研發園等一批核心產業項目為支撐,重點發展漢牡丹文化旅遊、鄉村休閒旅遊、養生度假旅遊,打造漢牡丹產業IP,實現牡丹產業轉型、產業升級和多產融合發展。

(三)文化發展模式:漢牡丹文化驅動特色產品開發和風貌建設

漢牡丹文化是柏鄉牡丹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魂”。漢牡丹文化可以帶動特色產業鏈延伸,從單一的牡丹觀光升級到標準化種植基地、延伸出完整的產品生產鏈與銷售鏈,並創建牡丹文化體驗項目,打造柏鄉縣“牡丹度假”品牌。以漢牡丹文化帶動城鎮風貌底蘊建設工程,將民俗風物、歷史文化融入城鎮風貌建設提升中,營建多形式的城鎮文化展示與體驗空間。還可以以漢牡丹文化帶動特色體驗產品開發建設,營建傳統牡丹文化,並提供認知與體驗空間,以牡丹風情構建休閒度假場地,創辦現代農業,帶動產業發展。

讀道案例|總投資50億打造國家級牡丹特色小鎮


(四)小鎮風貌發展模式:融合化、主題化、區別化、地塊化

牡丹小鎮的城鎮風貌建設充分考慮居遊共享、居業共建的理念,進行融合化建設,並注重主題化打造。以柏鄉牡丹文化鑄魂,將民俗文化融入整體規劃及場地設計中,打造主題化風貌模式,增強城鎮特色。在整體風貌協調的前提下,針對村落、鎮域、生態風景區進行區別化升級,凸顯地塊特色,增強區域風貌的層次性。確定重點建設地塊,針對資源良好的牡丹種植基地、資源良好的村落及牡丹產業園進行風貌規劃設計的重點突破,從而形成整體鎮域的風貌控制模式,為將來拓展建設打下基礎。

(五)生態景觀風貌發展模式:融入漢牡丹文化,實現景鎮融合

鎮域內以鄉村生態為基,以漢牡丹文化融入為核,以生態保護為先,以景鎮融合為果,活化鄉村文化內涵,實現城鎮及休閒鄉村景觀同步發展,景觀營造應與城鎮建設平行進行,以城鎮風貌控制景觀形式,以景觀美化城鎮,使牡丹生態特色景觀成為牡丹小鎮特色之一。

牡丹小鎮定位:大漢牡丹王,國色柏鄉韻。

對柏鄉牡丹特色小鎮的規劃,不是單一的城鎮規劃或產業園區規劃,而是要以“空間貫通、產業融合、文化融合、功能融合”為發展戰略,以漢牡丹文化、牡丹產業鏈為主線,以油用牡丹種植和休閒農業為基礎,以牡丹綜合開發平臺為支撐,規劃建設集商貿、旅遊、文化、節慶、金融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省內唯一、全國知名的牡丹旅遊特色小城鎮。將牡丹小鎮定位於“中國最古老的牡丹觀賞地、中國漢牡丹文化體驗第一高地”。

讀道案例|總投資50億打造國家級牡丹特色小鎮

圍繞漢牡丹文化和牡丹產業鏈,規劃設計綜合入口服務區、牡丹博覽園區、創意農業區、油用牡丹種植區、生產加工區、文化藝術體驗區、民俗體驗區、居民新區八大功能區,構成整個柏鄉牡丹特色小鎮。

二、牡丹小鎮創意亮點:三個“111” 工程

(一)漢牡丹產業+小鎮

圍繞柏鄉漢牡丹產業,在小鎮北部打造創意農業區,主要包括採摘果園和幻海花田兩大項目,並建設油用牡丹科技示範園區,積極吸引油用牡丹深加工企業在主產地建廠,引進鮮花製品加工企業,進行牡丹籽油加工、牡丹精油、牡丹保健品、牡丹花蕊茶以及其他鮮花工藝品、花卉美容保健用品等產品的加工生產,開發工業旅遊,所生產的商品可作為區內的主要旅遊商品,進一步拉長鮮花產業鏈條,增加效益。

(二)漢牡丹文化+小鎮

圍繞漢牡丹文化,創意打造牡丹文化博物館、眾創空間、牡丹劇院等亮點項目。將現有糧庫與崇光寺中間街道打造成漢式仿古小吃一條街,使用集裝箱、木屋等臨建,融入牡丹元素進行景觀文化設計,建設包含休閒美食、特色購物、文化展示等功能特色街區,打造中國以牡丹為主題的第一休閒小吃街。

讀道案例|總投資50億打造國家級牡丹特色小鎮

(三)漢牡丹景區+小鎮

提升現有漢牡丹園、大漢牡丹博覽園的建設檔次,將牡丹博覽園區建設成漢式風格的休閒園林、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打造成為柏鄉的漢牡丹文化名片。創意打造由牡丹文化苑、錦鯉湖、花仙子愛情園、溫室牡丹園、芍藥園等項目構成的精品特色牡丹文化園以及由牡丹瑰寶園、花海露營、牡丹遊樂園等構成的大漢牡丹園,結合牡丹園景區資源打造特色小鎮。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