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小型企業如何搭上新零售快車?新零售到底有什麼不同?

2016年,馬雲說,阿里將不再提電子商務,同時提出了五個“新”,這其中第一個就是“新零售”。

很多人覺得,電子商務這個詞既然已經被淘汰,是否意味著傳統店鋪零售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答案是但是又不全是!

傳統中小型企業如何搭上新零售快車?新零售到底有什麼不同?

本來,零售是無所謂新舊的,零售就是零售,無論怎麼說都是要賣東西,只要能賣出東西對於商家來說就是好的。那麼為什麼要轉向地面?又為什麼要加個“新”字呢?

電子商務的出現到現在的淘汰應該說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如果把淘寶看成中國電子商務的普及發展,那麼經過十幾年,網絡的獲客成本日益上漲,從最開始的免費到後面的獲客成本上百可以看出,網絡已經不再是便宜之地,既然成本不再有差距,網絡相對地面沒有那麼大的套利空間,因此互聯網大佬們紛紛轉向地面,畢竟地面還有很巨大的流量可以挖掘。

傳統中小型企業如何搭上新零售快車?新零售到底有什麼不同?

原有套利模式已然不存在,創造新的套利模式是互聯網大佬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新零售”也就產生了。對於阿里來說,盒馬就是新零售的代表。盒馬從生鮮開始,到現在已經是一個照顧範圍3公里的大型超市。去過盒馬地面店的都知道,內部除了生鮮,還有日常百貨,同時還有現場加工,現場嗨吃。而如果你抬頭看的話,你會發現一條自動化的包裹運輸線路,那是盒馬的外送訂單運輸。

空間的最大利用加上多元化的場景,讓盒馬相對其他傳統超市坪效提高了幾倍。

那麼這就是新了嗎?當然不止。盒馬的新更大的是結合互聯網的使用。盒馬APP如果你下載使用過,你就能發現,App從最開始的簡單菜場式售賣,到後面的加入菜譜,再到現在的從菜譜變成現菜搭配,盒馬一直在進行線上產品的迭代,提高用戶的購物體驗。

傳統中小型企業如何搭上新零售快車?新零售到底有什麼不同?

因此,電子商務不再提及並不是說拋棄網絡了,相反,傳統中小企業要想擁抱新零售,首先還是要抱緊互聯網,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5G等的技術推進,互聯網也會有更多的工具出現,如何結合這些新技術新工具才是傳統中小企業要著重考慮的,新的技術帶來了效率的極大提升,盒馬在提供地面體驗之後,更多的依然是App的下單,並且復購率極高,這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如果依然保持以往的零售方式,那麼,被更高效率的模式淘汰也是理所當然了。

除了盒馬,永輝,家樂福,京東等都在進行類似動作。

新零售---用戶體驗新,技術新,模式新,可以想象,新的套利模式已經產生,跟隨的腳步也要加緊了。

下一篇:互聯網獲客成本高漲,我們的用戶池該怎麼建立?

歡迎大家評論,我們一起尋找中小企業更好的發展之路。

傳統中小型企業如何搭上新零售快車?新零售到底有什麼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