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新城千亿配套能否成为下一个千灯湖?

“新城市中心、新产业服务中心、新生态宜居中心”,这是2011年三水新城管委会成立时的创城目标,同时立下“一年完成规划、三年完善基础、五年呈现雏形”的“军令状”。五年创城,三水新城一路高歌猛进,全力发挥标杆性引领作用,如今的三水新城,“城市新核”潜力逐渐凸显,产业提升,“生态云东海”品牌逐渐被擦亮,当初的城市发展蓝图逐渐变成现实。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说,三水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以及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最集中地体现在三水新城身上。三水新城被赋予厚望。当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一环创新圈等机遇下,三水新城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三水新城千亿配套能否成为下一个千灯湖?

▲三水区云东海湖。

城市提质 “新核”潜力凸显

三水提出打造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而三水新城作为发展的主阵地被赋予众望。回顾来路,三水新城在2011年立下的“五年呈现雏形”的“军令状”基本实现,三水新城作为“城市新核”潜力凸显。

城市发展,交通为先。最初搭起新城市政道路框架的“三纵五横”已初具雏形,新城范围内南湖路、河西路等道路实现通车,新旧城区加快融合发展。去年3月,广佛肇城轨正式开通,作为重要节点的三水北站和云东海站都在三水新城范围内;不久前,佛山西站正式运行,助力三水新城进一步融入广佛肇半小时生活圈,区位优势凸显、区位价值进一步上升。同时,三水新汽车客运站即将完成建设,将承担区、市内和跨省、市的旅客运输。

三水新城千亿配套能否成为下一个千灯湖?

▲三水区云东海大道。

五年创城,三水新城一路高歌猛进,城市雏形初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逐渐完善。除了交通路网的密集化,三水新城在生活服务、文化、教育和医疗等方面也有值得一说的成绩。

如今的三水新城,有三水万达广场提供综合商业服务;区文化中心即将完工,将为新城带来全面的文化享受;在教育方面,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云东海学校预计在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将提供2000多个学位。近期,又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华中师范大学佛山附属学校等优质公共配套项目落户三水新城,将为这座城市的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宜居价值提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生态环境是城市建设绕不开的话题。三水新城在最初的规划中便把生态置于重要位置,把“一轴一带”(水轴和西南涌生态景观带)项目作为重点建设工程,如今水轴观光带800米示范段工程完工,西南涌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有市民表示,曾经西南涌一度是周边居民害怕的臭水涌,水面上唯一的“一点绿”,却是水浮莲;如今已是垂柳扶岸万绿飘香,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目前三水新城建设已经是2.0升级版,未来两年将进入公建配套的兑现高峰期。未来的三水新城,将成为三水最为重要的核心城市功能区。”三水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升级 拥抱大湾区

城市要聚人,必先以产业引人;城市要发展,并以产业激发活力。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林均恒表示,只有产业在这里生根,才能聚人气,促进城产人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三水新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2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工业总产值161.11亿元,同比增长8.5%; 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额30.26亿元,同比增长25.3%。

这样的经济成绩是建立在产业提升发展的基础上。如今,三水仅有的两家IPO上市企业盛路通信和金银河都在新城辖区内,近五年来,三水新城与保利、万达、承兴国际、香港卓越环球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新城打造“广东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注入新动力,并形成了以旅游、科技、文化创意等优势和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服务业占比28%以上。

三水新城千亿配套能否成为下一个千灯湖?

▲三水区万达广场。

当下,总投资分别为119亿元和20亿元的尼克佛山文化生态海岸项目和荷花奇境项目实现动工,新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夯实。今年5月,三水新城在深圳举办营商环境推介会,吸引了当地近150家企业参会,多个产业项目签订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成功对接澳信物联网创新园、合正电子智能制造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佛山附属学校等一批优质服务产业项目,实现25个优质项目储备,新城招商引资辐射效应正在显现。在科技创新方面,北湖东岸科技产业园、邓岗电子通信产业园项目前期工作已启动,集科技总部、孵化、研发于一体,科技创新的载体和平台日益丰富,三水新城逐渐成为产业集聚的热土。

今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一环创新圈等机遇下,三水新城迎来新的一轮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在这一发展大舞台上,今年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精心规划建设珠西粤港合作示范区,全力借助“香港+佛山”合作机遇;以三水新城为主体,围绕云东海湖周边优质载体,大力对接香港资源,共同打造以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为主题的粤港合作示范区。

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中,三水新城要如何借助自身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大舞台”中实现错位发展?林均恒表示,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取得竞争优势,要统筹资源,激活自身优势;要借助香港打开市场。对于三水新城而言,要适度错位发展,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交通区位、土地、生态等方面,在竞赛中跑出成绩。

抢抓机遇 促进融合发展

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说,三水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以及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最集中地体现在三水新城身上。三水新城被赋予厚望。

三水新城千亿配套能否成为下一个千灯湖?

▲三水区云东海湖旁的住宅区绿树环绕。

三水新城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布《三水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综合开展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生态提升“三大行动计划”,到2019年,努力将新城建设成服务中心、产业集聚、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核心,为建成“珠三角‘城产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助力三水打造“广佛创智之城,岭南水韵胜地”,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在城市建设方面,三水新城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影响力,打造服务百万人口、城市功能完善、彰显水韵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核心。在产业升级方面,将围绕“广佛创智之城”战略目标,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以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为依托,全力推进新城现代产业发展壮大。在生态提升方面,将围绕“岭南水韵胜地”战略目标,牢固树立“生态是第一资源和最大资本”的理念,把生态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值得一说的是,广佛肇城轨贯穿三水新城,对于三水新城而言是新的发展机遇。三水多次提出,要将广佛肇城轨“交通线”打造成集聚发展资源的“经济线”和吸引创新人才的“引智线”。若能把握这一区位优势,三水新城在“城产人”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打造上将有强大的推动力。

拥抱大湾区,三水新城优势在哪里?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郎、一环创新圈等背景下,三水迎来跨越发展的新契机。区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精心规划建设珠西粤港合作示范区,全力借助“香港+佛山”合作机遇;以三水新城为主体,围绕云东海湖周边优质载体,大力对接香港资源,共同打造以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为主题的粤港合作示范区。可以说,三水新城已成为三水区拥抱大湾区的重要载体之一。

“香港+佛山”合作机遇在前,各区皆摩拳擦掌对接香港优质资源,三水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三水新城的优势在哪里?

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林均恒表示,南海、顺德等“老大哥”在经济、产业基础等方面胜过三水,但是三水拥有区位、生态、土地等优势。

在区位优势方面,借助四通八达的路网和立体交通网络,三水与穗、佛、港、澳均能实现无缝对接,处于接受粤港澳台地区和珠三角核心区辐射的最前沿。而三水新城位于三水六镇三片区的中心地带,承载着“中心带动两翼”的领航职能。借助广佛肇城轨这条“经济线”和“引智线”,三水新城战略意义与区位价值进一步提升。

三水新城千亿配套能否成为下一个千灯湖?

▲三水区云东海街道水庭树木错落有致。

在生态方面,三水新城坐拥7000亩云东海北湖,2个国家4A 级旅游风景区,整体森林覆盖率超86%,生态资源丰富;在土地资源方面,三水新城土地开发强度相对较低。林均恒认为,两者相结合,在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招商中具有一定吸引力,有助于三水新城对接香港高端产业和接受高校研究成果转化。

林均恒表示,三水新城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取得竞争优势,就要统筹资源,激活自身优势,借助香港打开市场。

变化

三水新城新变化

经济:2017年上半年,三水新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2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工业总产值161.11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额30.26亿元,同比增长25.3%。

交通:广茂铁路、广珠铁路、贵广(南广)高铁、广佛肇城轨网络四通八达;G321国道,广三高速、广肇高速,G324国道,二广高速、珠二环高速、佛山一环、肇花高速、佛清从高速组成的“三纵五横”城市路网搭建成型,一批城市主干道及一级道路已实现通车,累计已建成市政建设道路总长度超过50公里;新汽车客运站即将建成。

文旅:尼克佛山文化生态海岸项目总投资119亿元,首期将在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年接待人数超过600万人次。荷花奇境项目总投资20亿元,定位为集观光、体验、创意、娱乐、休闲、购物、度假于一体的一站式、全天候国际级旅游中心,首期计划2017年完成。

城市配套:区文化中心预计2018年底投入使用,由6栋八层以下建筑组成,以“科技、文化、活力”为主题,集图书馆、档案馆、城建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为一体。云东海学校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是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可招生2000多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华中师范大学佛山附属学校等项目于近期落户。

城市生态:水轴景观带800米示范段工程完工;三江水韵公园成功入选“2017佛山十大最美公园”; 累计完成8条内河支涌清淤工作,完成污水管网总长度超40公里。

目标

三水新城新目标

(2017-2019)

城市建设:力争三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5亿元,新建道路长度33公里,建设人才公寓100套,新增建成城市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迈向现代化城市核心。

产业升级:招商引资总额超180亿元。引进投资总额超3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2个,超5000万元项目4个。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2家以上。引进科技研发机构3家、企业孵化器2个以上,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区,努力建设广佛创智之城。

生态提升:完成10条河涌整治任务。新建污水管网31公里,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8万立方米。新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5个。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