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吨航母 海试中钢板开焊舰体进水 发动机直接罢工

航母是所有海军舰艇中体型最为庞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舰艇,直到现在有能力自主建造航母的国家也没几个。作为较早建造航母的国家,俄罗斯(苏联)拥有建造过滑跃式航母和大型载机巡洋舰的经验。俄《军史杂志》则披露过一件在建造航母过程中遇到的尴尬事情,也算是一个教训。

2万吨航母 海试中钢板开焊舰体进水 发动机直接罢工

上图是苏联建造的第一代载机母舰---莫斯科级航空母舰,该型航母满载排水量2万吨,按说建造一艘2万吨级的舰艇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上世纪60年代、已经有五六十年没有建造过2万吨级的战舰苏联来说,建造以“直升机反潜巡洋舰”为名被海军通过的莫斯科级航母,在设计和开工建造上都有极大的困难。而且由于当时为了应对美国海军的核潜艇,苏联海军的上层还要求该航母必须在四年的时间内服役。

2万吨航母 海试中钢板开焊舰体进水 发动机直接罢工

从20世纪初后,就很少建造数万吨级大型战舰

让莫斯科级航母在四年内服役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1962年12月首舰莫斯科号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3年后的1965年下水测试。问题随之而来:海试初期舰体就出现了裂缝,在海试最后,整艘舰出现的裂缝多达三百余条。钢板的强度也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一些钢板开焊甚至损坏。

2万吨航母 海试中钢板开焊舰体进水 发动机直接罢工

上百吨海水从裂缝灌进了舰体,使得原本就在配平方面存在问题的莫斯科号一下倾斜了15度之多!战舰的两台发动机也出现了故障,其中一台则是直接“罢工”。最终莫斯科号提前结束海试,被拖船送回了船厂。随后,苏联海军总结经验,改进设计,同时在材料上换用工艺更加先进的钢材,直到1968年1月,莫斯科号才得以加入海军部队服役。

由此可见,一艘大型战舰的建造并非是把几万吨的钢材堆一起就能完成,尤其是航空母舰的建造,考验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军事技术能力,还有最基础的工业能力。

2万吨航母 海试中钢板开焊舰体进水 发动机直接罢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