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大名府文廟

「历史文化」大名府文庙

「历史文化」大名府文庙
「历史文化」大名府文庙「历史文化」大名府文庙

此文首發於2010年11月27日《邯鄲日報》叢臺週刊

文|羅楠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為文宣王,因稱孔廟為文宣王廟。

明代以後稱為“文廟”,這是相對“武廟”(關公、岳飛廟)而言。

唐最初修建文廟,只是學內一座奉祀孔子的殿堂,至宋初,文廟建築開始完善並逐漸與學校分離,大體形成了“左廟右學”的建築格局。

大名歷史悠久,人文天成,科甲鼎盛,代多名達。明清,進士、舉人、貢生達1470人。

當地尊儒奉孔風尚濃厚,曾於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在府署東南南順城街修建大名府文廟,佔地一萬多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進四合院中軸對稱佈局,規模很大,建築宏偉。當時儒家學子,經常來這裡,面對“大成至聖文宣王”的牌位頂禮膜拜。

文廟的平面佈局,承襲了我國傳統四合宮殿體系。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對稱排列,由南向北依次為:萬仞宮牆(照壁)、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名宦祠、鄉賢祠、東廡、西廡。另外在文廟東西建有崇聖祠、節孝祠。

文廟的部分建築名稱是其特有的,如泮池,是座架著石橋的半圓形水池,來源於《周禮》的“辟雍”,原意是周天子設置的四面環水的大學堂。

人們踏上泮池,就像進入了最高學府。在清代,對考取秀才的稱“入泮”。

欞星門是文廟的大門。欞星為天鎮星,相傳為天上的文曲星,以“欞星”名門,意為孔子應天上星宿而降,旨在聖化孔子。

此門建於高臺之上,是三間六柱帶有斗拱的沖天式木牌坊。門間的牆上鑲有4個綠琉璃團龍,光彩奪目。欞星門外東西各有兩座過街牌樓,也是文廟整體建築的一部分。此牌樓為二柱三樓式,木結構,造型奇特。精巧的斗拱支撐三座“五脊六獸”四阿瓦頂,上書“德配天地”、“道貫古今”。

門外鑿泮池,呈半月形,池旁有井,專供祭祀孔子時沐浴盥洗之用。池南為萬仞宮牆(照壁),中間鑲團龍,兩偏復開二門,左為“聖域”,右為“賢關”。

大成門是文廟的第二道門。面闊五間,綠瓦飛簷,彩繪斗拱,由3個門組成。中為大成門,兩旁掖門,東曰“金聲”,西曰“玉振”。門名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語意。金指金鐘,玉指磬,喻孔子的德行就像奏樂,以鍾發聲,以磬收韻,完美至極。以此盛讚孔子“德牟天地”、“道貫古今”,並與“大成”相呼應。

過大成門是文廟的二進院。庭院寬敞,檜柏森森,建廟時植,數百年物也。院內正面的大成殿是文廟的中心建築。

宋徽宗尊孔子為“集古聖先賢之大成”,稱為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露臺護其前,周以石欄,單簷歇山頂,琉璃剪邊,重昂斗拱,莊嚴雄偉。

殿內曾供孔子及其四配十二哲人神位和塑像。四配是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為儒學的代表人物。十二哲為閔損(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賜(子貢)、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顓孫師(子張)、有若和朱熹。四配十二哲的供奉與陪祀,顯示出孔子之學後繼有人,濟濟一堂。

舊時每年祭祀活動都要在此舉行,它是整個祭孔活動的中心。按大名舊時規矩,每年春秋各舉行一次祭奠。農曆八月二十七是孔子的生日,所有學校都要放假,並集體向孔子行禮。大成殿兩側為東廡、西廡各15間,分別供奉孔子七十二賢人及歷代名宦、鄉賢等。

尊經閣在大成殿後,明倫堂北,為樓三楹(間),後壁嵌石刻“文昌”小象,左右兩廡各三間。明倫堂位於大成殿後道北,堂五間,露臺稱之。自明朝以來,科貢題名榜於兩壁。齋房12間,左為“進德”,右為“修業”。學記石刻林立院之左右。

至民國時期,軍閥擅權,往往借文廟為軍醫院,後更淪為兵馬場,致使其汙穢不堪。後來經過動盪,這座百年文廟被毀沒在歲月的塵埃之中。

「历史文化」大名府文庙

月童渡河 yuetongduhe

海棠花裡尋往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