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水滴屏與ET引擎,努比亞Z18詮釋何爲「探索未來」的旗艦機

何謂探索?探索便是勇於前往無人之境,嘗試前人所不能。探索不僅是少數勇者的英雄行為,更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努比亞這次以探索為主題,探索對全面屏的極限、探索對玻璃運用的極致、探索麵向未來的終極AI

無邊水滴屏與ET引擎,努比亞Z18詮釋何為“探索未來”的旗艦機

努比亞Z18:探索旗艦誕生

作為努比亞最新一代的旗艦手機,Z18可以說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頂級配置的一切想象:性能上,高通驍龍845主控,8GB+128GB的存儲配置毫無疑問是至強水準;影音享受方面,6英寸的96%色域高顯色全面屏與DTS+D-bass音效臻於完美。

而在努比亞一貫強勢的拍照硬件上,Z18提供了2400萬+1600萬像素的AI雙攝,具備光學+電子雙防抖和F1.6的超大光圈。甚至就連通訊信號方面,作為“全網通”首創者的努比亞也不會疏忽:4x4 mimo多天線讓網速更快、延遲更小,而雙頻雙天線WiFi配置也同樣是當今旗艦手機的“應有之意”。最後,高達3450mAh的電池容量和努比亞獨家的NeoPower 3.0省電方案,讓續航從此不再焦慮……

ET進化張量技術:面向未來的終極AI

本次發佈會上,努比亞帶來了面向未來的“ET”——Evolution Tensor(進化張量技術)。正是努比亞總結了當前的移動AI技術之後,所提出的一個對於手機AI的“終極回答”。

無邊水滴屏與ET引擎,努比亞Z18詮釋何為“探索未來”的旗艦機

努比亞Evolution Tensor通過活用異構計算加速、引入卷積神經網絡和支持多模型框架轉換三大手段,將Z18的機器學習效率提升200%,同時兼容業界多種主流機器學習方案,大大提升了AI技術在智能手機上的實際性能和使用價值。

系統AI進化,帶來革命性影像與交互體驗

依託於進化張量技術,努比亞Z18帶來了革命性的手機AI拍照新思路:全新的NeoVision ET影像引擎可以智能識別500種以上的場景,準確率比以往的AI方案提升了40%。而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由進化張量技術驅動的AI算法還將瞬間精準識別畫面內容、所處地區、天氣、時間,以強大的AI算力對各種的對象分別進行優化、在用戶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做到“即拍即美”。

無邊水滴屏與ET引擎,努比亞Z18詮釋何為“探索未來”的旗艦機

進化張量技術作為深植於Z18底層的革命性AI引擎,它所能起到的作用遠不止於拍照。在Z18所搭載的nubia UI 6.0系統中,進化張量技術能夠智能學習並預判用戶行為,令常用APP的啟動速度提升多達49%。而在流行的手遊場景中,進化張量技術更是能夠實現“極速加載、穩定幀率、流暢畫面”的三重神奇功效,令旗艦手機真正發揮出最大化的遊戲性能,同時還能更加省電。

好的AI技術,應該讓用戶更直接地感受到它所帶來的便利——一如全新的小牛語音2.0,在進化張量技術的加速驅動下,完成進化的它能夠識別30種以上的使用場景,做到流暢的自然語言理解、情感感知和語音合成。

而新加入的AI智能服務卡片,更是能夠在用戶需要的時候提前感知當前位置、在分析超過10萬種智能場景之後,推送最及時的生活信息。而如果沒有徹底革新手機AI的進化張量技術,以上這些創造性的交互和輔助功能,則幾乎難以實現。

無邊水滴屏:全面屏3.0的無邊美學加持

在本次的Z18上,努比亞引領智能手機進入了全新的全面屏3.0時代——高達91.8%屏佔比的無邊水滴屏,設計靈感來自於自然界的水滴曲線與黃金分割,流暢而簡約。

無邊水滴屏與ET引擎,努比亞Z18詮釋何為“探索未來”的旗艦機

為了成就無邊之美,努比亞在Z18的內外設計上採用了大量的高成本先進技術,包括僅有0.3mm寬度的定製聽筒組件、定製的超小型前置攝像頭、隱藏的距離感應器,以及COF屏幕封裝技術,也使得其屏幕底部邊框縮減了9%的寬度。

不僅如此,本次Z18在無邊框工藝上投入巨大,在前幾代產品的基礎上,徹底消除了無邊框屏幕邊緣的“彩虹紋”現象,帶來了更好的無邊視覺感受。與此同時,得益於無邊框設計的緊湊優勢,努比亞Z18在屏幕面積高達6.0英寸的基礎上,實際機身尺寸僅相當於5.2英寸。“全面屏手機如何才能真正全面”,不僅是顯示、在操作上,努比亞也做出了業界的表率。

科技藝術臻品:梵高星空典藏版,跨界探索之作

在整個業界依然停滯於“純色”還是“漸變”的設計爭議時,努比亞創造性地在Z18的曲面玻璃機身上融合了梵高式的夢幻畫風,打造出這樣一款頗具特色的紀念機型,它既表達了努比亞對於大師梵高於苦難中創造傳世之美這一舉動的崇敬,也暗合了努比亞對於“星空”的致敬和追求。

無邊水滴屏與ET引擎,努比亞Z18詮釋何為“探索未來”的旗艦機

對於用戶來說,Z18這樣一款超旗艦滿足了對旗艦手機所有的期待;對於努比亞來說,更重要的或許是通過Z18,再一次向業界證明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以及對技術孜孜探索的堅定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