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機,探祕比特大陸(四)!

比特大陸突然受關注的原因與他的盈利能力有直接關係,比特大陸2017年營業收入約25億美元,淨利潤約11億美元,其中礦機收入佔比90%。由於礦機收入佔比90%,所以比特大陸的盈利能力與比特幣價格密切相關。目前社會各界對比特大陸的各種猜忌其根本原因也就是源於所謂的熊市,比特幣價格的下跌。

雖然比特大陸開發了實用型可移動礦場,通過芯片、礦機、礦場、礦池和雲挖礦服務等搭建了完整的數字資產生態,儘可能擴大盈利模式,但公司營業收入單一、主營業收入不穩定、利潤受幣價影響較大仍然是影響比特大陸未來發展的瓶頸。比特大陸有沒有試圖改善這一困境呢,答案是肯定的。比特大陸做了哪些嘗試呢,小白帶各位讀者一起捋一捋。

突圍之路: 比特現金(BCH)是不是取代BTC的豪賭之路。

比特現金是比特幣的第一個分叉幣,分叉的本質原因就是比特幣核心開發團隊主張用閃電網絡解決擁堵問題,應用閃電網絡將損害礦工的權益;礦工權益受損也就是礦機公司受損,於是比特大陸帶領著礦工主張擴大區塊實現了分叉。

分叉之後,BCH的價格一路飆漲,成為最成功的分叉幣。比特大陸的財報中顯示:2016年12月底時,比特大陸公司持有71560枚BTC,554821枚LTC。2017年12月底時,比特大陸公司持有36877枚BTC,841866枚BCH,925084枚LTC,312066枚DASH,747枚ETH。2018年3月底時,比特大陸公司持有22082枚BTC,1021316枚BCH,930932枚LTC,312424枚DASH,1097枚ETH。

一年多的時間,比特大陸少了近5萬個BTC,多了100萬個BCH……比特大陸的加密貨幣是以成本價入賬的,102萬個BCH平均購入價為869美元。目前,BCH的價格在500美元左右,比特大陸的賬面資產損失高達3.5億美金,佔2017年淨利潤的30%,這個損失還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以為比特大陸沒有全部變現的途徑。

比特幣挖礦機,探秘比特大陸(四)!


為什麼沒有變現的途徑,102萬個BCH代表著什麼,目前BCH流通量為1731萬個,比特大陸賬面BCH擁有量佔流通量的5.9%,絕對的大戶。無論是場內還是場外變現都很難找到這麼大的接盤俠。

比特大陸的BCH是一場豪賭麼?網上有消息稱比特大陸將公司現金中的15億美元全部換成BCH,且公司主要利潤都在不斷買入BCH,兩位創始人價值10億美金的BTC,也換成BCH,公司管理層也持有BCH。

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待考證,不考慮創始人和管理層是否購入,不考慮比特大陸用5萬個BTC置換BCH的可能性,不考慮比特大陸挖礦獲得的BCH,單就102萬個BCH購入成本僅為8.8億美金,傳言中的15億美金購入BCH明顯不匹配。2018年3月31日之後,比特大陸也嘗試套現BCH,如果是一場豪賭,應該不會現在就套現。

比特大陸持有BCH不是豪賭,只是一個機遇一個嘗試,比特大陸支持BCH不僅僅是為了礦機收入,更是為了扶持比特現金的共識價值,以獲取更高的加密貨幣增值收益。如果超越了比特幣,那比特大陸又將賭對一把。

這個嘗試也是半推半就的一個選擇,為了維護礦機收益選擇了BCH,緊接著要購入BCH維護它的價格。顯然這個嘗試,目前看是不是成功的,還好這些損失對比特大陸影響並不大,並不像網絡渲染的造成了比特大陸現金流困境。

吳忌寒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目前通常意義上的比特幣,已經離我翻譯的中本聰白皮書很遠了。我相信BCH目前遭到的誤解和BTC在2011年遭到的誤解一樣大、而其中蘊藏的投資機會也和2011年的BTC一樣大。”

作為曾經的比特幣佈道者,他的判斷還是不得不聽的,也許六年之後,BCH也會有驚喜,那時的我們就該頌揚比特大陸曾經是多麼的明智。

連著寫了四篇,小白也有點累了,但誰讓這個故事特別長呢,各位看官彆著急,明天最後一篇了,講講比特大陸的AI和上市之路。

【更多區塊鏈,更多數字貨幣行情分析,可以訪問--石小猴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