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亂中的流離(一)

1949年2月20日,國民政府海軍部“崑崙艦”第三次將故宮博物院文物運抵臺灣基隆,原初步決定運送故宮文物1700箱,但由於艙位緊張,以致有728箱無法裝艦,1949年2月22日抵達基隆。第一批起運於1948年12月22日,共772箱,共有故宮文物320箱,由國民政府海軍部“中鼎輪”載運,1949年12月26日抵達基隆。第二批起運於1949年1月6日,由招商局調派“海滬輪”載運,所運載3502箱中有故宮文物1680箱,是遷臺文物中最多的一批,1949年1月9日到達基隆。

戰亂中的流離之青銅器: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鼎高53.8釐米,口徑47.9釐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造型端莊穩重。鼎內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九字,在目前所見青銅器銘文中為最長。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因其勤公無私,最後頒贈命服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

戰亂中的流離(一)

毛公鼎

散氏盤也稱散盤,是西周厲王年間以塊笵法鑄造的青銅器皿。清乾隆年間出土於陝西鳳翔(今寶雞市鳳翔縣),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散氏盤高20.6釐米,腹深9.8釐米,口徑54.6釐米,盤底直徑41.4釐米,重21.312公斤,盤附雙耳。腹內鑄有357字金文,記述地是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是中國最早的土地契約,書體也開草篆之先,佔碑學體系重要位置,為晚清“四大國寶”之一。

戰亂中的流離(一)

散氏盤

青銅宗周鐘,此器何時何地出土,未見著錄,惟清初乾隆時編的西清古鑑已載,名為“周寶鍾”,早屬清宮藏寶。宗周鐘通高65.6、舞橫30釐米、舞縱23.1釐米、銑間35.2釐米、鼓間26.6釐米,重34.9公斤。器面飾有獸首紋,及兩頭回首獸紋等。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鐘身的銘文自正中起讀,接著左下角,再轉至背面右下角,全篇約123字,是商、周單件鐘銘最長者。銘文中因為有一個人名,可與周厲王的名字“胡”音相通,故得定為周厲王之器。銘文大意為:厲王時有南方的濮國,大膽來犯周土,厲王便效法他的祖先文王、武王,努力鞏固疆土,揮軍攻敵,直追到濮國都城,濮君只好派使者來迎,表示臣服。同時,南方及東方的26個邦國代表,也隨同朝見。厲王感激天帝及百神保佑,特作此“宗周寶鍾”,並祈求先王們降賜子孫福壽,安保四方太平。

戰亂中的流離(一)

青銅宗周鐘

亞醜方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時青銅器。簋,漢字,讀作:guǐ。是古代中國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圓口,雙耳。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一。亞醜方簋 高18.5釐米,腹深11.7釐米。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因有銘文“亞醜”二字,故名曰“亞醜方簋”,器身裝飾鳥紋、夔龍紋、獸面紋,由六道上下叄段的高聳稜脊均勻分割,最特別的是兩耳作立雕鳥獸形:側視如冠羽長卷之立鳥伸展、俯視則如一張大口的獸面將鳥頭啗入嘴中,極其生動憾人。

戰亂中的流離(一)

亞醜方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