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具備 只差通脹 滯漲時代生存指南

也許大家已經開始對2018年絕望,

很多小夥伴開始問我2019年怎麼投資。

2019年怎麼投資呢?

這個問題恐怕不能孤立的只談這一年,

我們可能首先得搞清楚:

未來我們將面對一個什麼時代

過去,我們改革開放講究的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改革開放40週年了,我們說水太深,石頭也摸不著了。但是摸不著石頭也要改革開放啊,怎麼辦呢?

當然是去國際上接鬼。於是乎很多人開始拿中國的現狀去和其他國家類比,比得多的是日本。

這個去看看其他國家經驗的做法本身沒什麼錯,師夷長技以制夷嘛,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和日本去比呢?

這個類比太看得起日本了,也太看得起我們自己了。日本一島國,GDP只有我們的幾分之一,不知道有啥可比性。而從我們自己這一端來看,無論是技術還是產業還是城鎮化率,都遠遠不及日本80年代末的水平,我們也比不起。

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亞洲第一而是世界第一,我們真的要去國際上比較研究,也應該去和美國比。

事實上,現代中國和美國某個時期的相似程度要遠遠高於日本的80年代,這個時期就是美國的70-82年的滯漲時期。

啥叫滯漲呢?

顧名思義就是經濟增長停滯同時通脹又高企。

通常情況下,經濟的增長和通脹之間是正相關的,出現這種經濟增長和通脹背離的情況是很罕見的,在美國的經濟史上,長時間的滯漲也就發生了這麼一回。

那美國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狀況呢?

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這方面的研究很多,歸納起來原因有以下幾個,大家看看和現在的中國像還是不像?

1

二戰後在經濟重建的需求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空間萎縮,固定資產投資永久性低迷。

這個對比,不用看數據大家也能感覺到。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中國基礎設施的重建。

未來固定資產投資還有沒有空間?

有!

還能支撐起以前那樣兩位數的高增長嗎?

不可能。

這事從數據上看更加直觀:

万事具备 只差通胀 滞涨时代生存指南

8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3%,這已經是92年小平南巡以來的最低值。

2

二戰期間積累起來的科技成果釋放進入尾聲,勞動生產率增長停滯。

這個情況,在現代的中國也很明顯。

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外部科技成果能輸入的差不多都輸入完了,剩下的人家已經不給你輸入了。

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經濟體中的擴散已經進入尾聲,而下一代技術還在實驗室裡,現代信息技術的尾聲部分已經不是提高生產率的問題,而是會不會降低生產率的問題了。

大家想想現在多長時間刷一次朋友圈、抖音和頭條,就知道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了。

3

石油等資源價格高漲,輸入性通脹難以抵擋。

70年代世界很不太平,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幾次中東戰爭。

這些戰爭影響到石油供給從而使石油價格高漲,當時的美國還沒有頁岩油,石油高度依賴進口,這不可避免的推升了美國的物價水平。那個時候的美國最嚴重的問題不是房子價格高,而是油太貴,美國政府也和我們一樣對石油限購限價,結果怎樣呢?後來成為了一段笑話。

現代的中國面臨什麼情況呢?

石油高度依賴進口,而歐佩克減產推高油價,中東亂局再起。除了石油去產能外,我們自己也搞了一輪對其他生產資源的去產能,在經濟增長下臺階的情況下,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等原材料價格全部處於高位。

有的時候我也在想為什麼在需求萎縮的情況下會出現通脹?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供給萎縮得更快

4

遭遇全球天氣災害,糧食減產。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在70年代還遭遇了全球性的自然災害,糧食出現減產從而助推了通脹走高。

本來這事中國好像沒什麼相似性,但是今年我們把這事也給湊齊了。2018年以來,全球再次進入災害頻發年。全球除了美國,歐洲、南美還有我們中國,糧食生產都不達預期。

值得多說一句的是,咱們中國的自產糧食已經連續第三年出現減產現象了。再加上進口回來的豬瘟,這個通漲的導火索也已經準備齊了。

5

出口增長乏力,貿易順差轉逆差。

在70年代,美國的出口競爭力遭遇到了調整,出口增長乏力,順差不斷收窄,到1975年乾脆直接轉成逆差,並且逆差不斷擴大,外貿成為了拖累經濟增長的板塊。這個方面咱們中國的情況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了,順差從2015年就下降了,現在時不時的還能給你來個逆差,外貿對經濟的增長貢獻已經大踏步的邁向負貢獻了。

6

財政刺激和貨幣刺激統統失效。

美國人民也不傻,當經濟出現下行的時候當然也會想著怎麼去提振經濟,而提振經濟的做法無外乎就是積極財政和寬鬆貨幣。

本來70年代前固定資產投資那段貨幣就沒少發,再加上對經濟的刺激政策,這通脹就沒法控制了。

咱們中國的現狀也很像,尤其是今年。經濟增長壓力上大,於是乎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而貨幣也轉向寬鬆,然並卵,這除了能推升通脹,對經濟效果甚微。

把美國70年代滯漲的原因和咱們現在中國的情況一一對應後,你會發現驚人的相似,而事實上從今年的經濟上看,滯漲的苗頭已經顯現。

從二季度開始,我們的經濟增速在持續下滑(實際情況可能比數據更嚴重,詳見之前的文章《說謊的GDP》),而通脹確實持續走升的。目前來看,經濟增速下臺階這事基本上沒什麼懸念,這是個趨勢性的東西,目前差的就是高企的通脹了。

可以說,我們進入滯漲時代,萬事俱備,只差通脹了。

但問題是,這個通脹會來嗎?

大樹覺得,通脹只會遲到,不會不來,而且一來就兇猛異常。

大家想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環保這些政策不要成本嗎?所有的東西不可能只有紅利沒有成本,而這些成本就體現在了價格上。

原材料在漲、利息在漲、人工在漲、土地租金在漲、總稅收也在漲,只有終端價格不漲,什麼後果?就是大量淘汰企業,最後消費品供給也會收縮,最終這些成本都會變成物價水平。本來這些都可以變成房價水平的,但是我們不需房價漲了,呵呵。

說了這麼多,大樹就是想說明白一件事情:2019年我們將正正式式的進入滯漲時期。這是我們做投資決策的宏觀假設和前提。

那麼問題又來了:

滯漲時期怎麼投資呢?

我們可以看看美國在70年代滯漲期的金融市場是什麼樣的?

首先美元的匯率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然後債券收益率大幅上漲,房地產市場前期保持穩定,75年之後出現上漲但整體漲幅不大,股票市場橫盤大幅度波動,12年下來上漲幾乎為零。

哇哦,看上去好像投資什麼都不行的樣子啊。確實,滯漲時期的投資是很難的,想要跑贏通脹更加是難上加難。雖然每個市場總體上都不咋樣,但是結構性機會也是很讓人辣眼睛的。

比如,著名的漂亮50行情就發生在這段時間,黃金的第一次大牛市也發生在這個時間。

從美國的情況看,我們面對滯漲時的投資思路也應該是結構性的,想想誰在這樣的時期會活下來,並且因為活下來而最終活得更好。

所以,對於2019年的投資,大樹給大家四個建議:

1

資本市場投漂亮50。

注意,這個漂亮50和上證50是兩碼事,這個漂亮50指的是市場上各行業的領導者。

滯漲時期會有利於這些企業提高集中度,這個過程還有很長時間要走,雖然這部分股票在今年也有調整,但是這個邏輯在未來很長時間都不會變。

上半年的年報都出來了,大家也有統計,誰的利潤增長快擺在那裡,現在這個邏輯已經是個事實了。

2

固定收益類投短期。

很難想象在一個通脹逐步抬升的過程中,中長期債券會有什麼好的前途。在滯漲的前期,固定收益市場我們只能放棄收益來確保安全,等中長期利率足夠高的時候,我們再進行轉換。

滯漲期投資債券,收益率其實是不錯的,不過這個不錯主要來源於票面利率,這個收益要發生在滯漲的後期,現在我們才剛剛開始,目前還要等待。

3

買點黃金。

未來黃金兌美元是否能漲目前大樹還不好下判斷,因為美國2019年的經濟狀況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特朗普的政策執行情況是其中的關鍵問題,而你也知道,特朗普的心,海底針嘛。

相對於人民幣來說,黃金強於人民幣的可能性還是挺高的。

不過,人民幣畢竟不是當年的美元,黃金對人民幣的升幅也比較有限,在賺錢這件事情上不用報太大的希望。

但是,滯漲時期很多風險事情都特別容易發生......下面我就不說了,自己去體會吧。

4

別輕易的賣房子。

雖然現在市面上對房地產喊打喊殺的聲音很多,但是房價漲還是跌自有其規律在,不是喊一喊就崩盤的。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哪個市場的崩盤是被喊出來的,想想要是房地產真崩了得有多少人因此成名?但現實情況是,哪次市場大轉折有那麼多人成名成家?一個城鎮化率只有58%的國家對房地產喊打喊殺,呵呵。

最後,除了投資可能還要考慮是不是要去學點什麼手藝,滯漲時期的失業率可是都不低啊,沒看我們現在的政策,都已經有穩就業這個說法了嗎?

這個穩就業的提法可是相當罕見的呀。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