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原文發表於人民網2018年1月2日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非遺大都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在當今工業文明為主導的社會,很多優秀的非遺瀕臨消亡和失傳。日前,國家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文化部非遺司原巡視員馬盛德應邀做客人民網“人民藝術沙龍”欄目,就非遺保護的效果與意義回答了網友們的問題。

如何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解決農耕文明中的文化與當今以工業文明為主導的快速發展社會之間的矛盾?馬盛德指出,只有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馬盛德談到他的家鄉,青海熱貢藝術時表示,青海的熱貢藝術是31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之一,主要形式有唐卡繪畫、堆繡、壁畫、木雕、石雕、泥塑等。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2008年,文化部在熱貢設立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當地有一條隆務河,在隆務河流域住著藏族、土族、漢族、回族、撒拉族等民族,他們在這個地方長期同生存、共發展。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對於大家關心的理想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什麼樣的狀態,馬盛德認為,像熱貢一樣,保護自己的民族文化,傳承、發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不拒絕現代文明成果。

在馬盛德看來,非遺不僅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連接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民族情感的紐帶,還是一種文化身份,是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比如,像“二十四節氣”,其實是一門非常精確的科學,是中國人的一種時間制度,最終上升為一種國家的歷法。

在回答有關國家大力推動非遺保護,究竟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問題時,馬盛德認為,非遺保護的重要意義在於,首先它是我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文化標識。人類社會,除了人種的差異,各民族之間 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不同的文化上。這些文化遺產綜合起來,所產生的文化認同感,便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標識。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非遺保護需要社會參與,需要廣大民眾的關注,尤其年輕一代。馬盛德希望更多年輕人加入到非遺保護行列,這樣我們的文化才能淵遠流長,非遺才能連綿不斷,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他相信,中國的遺產保護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嘉賓介紹

馬盛德,男,撒拉族,1959年12月生於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1975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藝術系舞蹈專業,1998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獲文學碩士(舞蹈學)學位。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曾任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巡 視員(主持工作)。現任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向聯合國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學會副會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外聘專家,中南民族大學特聘教授,“上海大世界”專家委員會顧問等。

循化人物:國家非遺保護委員會委員 馬盛德 做客人民網談非遺保護

長期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和宗教舞蹈研究,近十餘年來,主要從事非遺保護管理與研究。曾主持國家重點課題“西北人文資源環境基礎數據庫--西北民間舞蹈數據庫”項目,出版《西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人神共舞》、《中國民舞》;發表《論回族宴席舞的式微》《儀式與舞蹈》《民俗是民間舞蹈依存發展的土壤》《傳統舞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方法初探》《在新起點上的非遺保護》等學術論文數十篇。《中國民舞》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和國家民委聯合推薦為“首屆全國百種優秀民族圖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