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新起点与迫在眉睫的农业生产员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从解放后至今,以最少的土地,养活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据了解,中国13亿人当中,农民就占有八亿,在这8亿农民当中,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足3亿,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第一产业就是我们的农业。

农业,承载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可以说,有了稳固的农业,就有了稳步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中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只是在,最近半个世纪当中,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从农耕时代,发展到工业时代,之后,迅速过渡到信息时代,时下,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输在一瞬间,从北京坐高铁到广州,也只用8到9个小时,交通运输之方便,发达。

中国农业的新起点与迫在眉睫的农业生产员

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与之相比,农业则相对比较落后。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和老龄化,在黄淮地区,从事第一线农业生产的大多是60、70后,90后和00后基本没有从事农业劳动的。50、60后,已经体力不支,空有壮志。

中国农业的新起点与迫在眉睫的农业生产员

正在实地认真学习水稻管理技术的60、70后

6070后见证了,牛耕马犁的年代转变为小型机械化的岁月。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读过高中的,就已是百里不挑一,高小文化和初中文化水平,接受新事物新农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家财政还逐年增加,有关农业方面的专项资金和扶持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的力度。为了能更好的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农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为迎接国家下一步的人工智能出现、普及,作好准备,避免不知所措。

中国农业的新起点与迫在眉睫的农业生产员

1980年以前最普遍的场景

中国农业的新起点与迫在眉睫的农业生产员

1980年以后2000年以前最普遍的小型机械,现在闲置下来了

人工智能更需要高技术人员来操作,因此加快培养,对接型人才,显得迫在眉睫,有研究指出,我国农业科技转化成果,只有欧美国家的一半左右。新形势下,农民应向农业生产员转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不饶人,不用太长时间,10年,20年,将有大片的土地,被闲置,流转,农业的相对滞后,能否跟上老龄化的步伐?

中国农业的新起点与迫在眉睫的农业生产员

永远不停息的时间

因此,中国农业的新起点不是60、70、80后能种多少年地,而是60、70、80后退出农业生产后,闲置下来的大片土地如何由智能机械完全代替人力劳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