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對隋煬帝的評語:字字誅心

《隋書》是魏徵等人奉李世民的命令編寫的史書,對於隋朝的得失探討頗多,不過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隋書·帝紀》中對隋煬帝楊廣的評語,實在堪稱是《二十五史》中對帝王最嚴厲的批判了。

《隋書》對隋煬帝的評語:字字誅心

評語一共620字左右,除了十幾個字是讚揚的,剩下全部是對隋煬帝的“惡行”的記錄與批判。古代修史,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還有為尊者諱,為本篇主人公諱的習慣,而這篇《帝紀》則一反常規,說盡了楊廣的不是,後代人研究隋史,自然以此為藍本,楊廣也就定格在了千古第一昏君、暴君的標準之上。

大家經常把隋煬帝與秦始皇做比較,因為秦始皇也被說成是暴君,而且秦朝與隋朝都是二世而亡,兩人被動的跨越千年扯上了“不清不楚”的關係。不過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對於秦始皇的評語可完全沒有做這樣單純的負面評價,還引用了賈誼的文章做論述,可以說是很公允的。這樣對比之下,隋煬帝還是蠻可憐。

《隋書》對隋煬帝的評語:字字誅心

魏徵究竟秉承李世民意志說了隋煬帝什麼呢?由於篇幅原因(古文篇幅較長),本文直接用白話文概述如下:

當初,皇上(隋煬帝)自認為憑藩王身份,按等次不應立為太子,於是常常掩飾真情,用手段獵取虛名,暗中奪取太子之位。被立為太子後,楊廣盡力結交大臣,買通皇帝、皇后身邊的侍從,隨時掌握皇帝皇后的情況,以穩固自己地位。

楊廣淫亂不孝,自從高祖楊堅病危後,他就與楊堅的嬪妃私通;

煬帝窮奢極欲,在登基之後大造宮室,任意揮霍,招募使者,分別派往極遠的地方。各蕃國來京朝拜的,給予隆重的禮遇,賜給極豐厚的物品,如有不肯恭順從命的,就派兵攻打他們;

煬帝十分奸猾詭詐,所到之處,不願別人知道。每到一個地方,總是幾路設置停留食宿之所,地方官員要進貢最好的東西給他,否則將會受到懲罰;

煬帝驕奢怠惰,很厭惡聽到政務方面的事,冤屈的案件不得申訴處治,奏章請示很少決斷;

煬帝猜忌臣下,對誰也不信任,朝廷大臣有不合他心意的,必羅織罪名而消滅他整個家族;

煬帝醜惡汙穢,他所到之處,只是與後宮的嬪妃享樂,唯恐時日不夠,竟招迎一些年老的婦女,朝夕在一起放肆地講那些下流話。又引來一些年輕人,讓他們與宮中婦女大肆婬亂,所有這些既不合法度,也不恭敬,皇上卻以此為歡娛行樂;

煬帝殺戮無辜,鏟鋤誅殺親兄弟,屠戮剿滅忠良之人;

煬帝至死不悟,他同被殺的秦二世一樣,以天子這樣尊貴的地位,死在一個人手中,還認為是上天的原因,而不是他自己的原因。

自從有文字記載迄今,宇宙分崩離析,生靈塗炭,帝王身死國滅的,還沒有比這更惡劣的。

《尚書》說:“天作孽,還可以逃避;自作孽,就不可能逃避了。”《左傳》說:“吉凶禍福,緣由在人,怪異現象,不會無緣無故興起。”又說:“戰爭好比是烈火,如不止息必將自焚。”看看隋朝的興亡,這些話確實可靠而且得到驗證了。

《隋書》對隋煬帝的評語:字字誅心

唐太宗時期魏徵的評論,把隋煬帝說成是開天闢地到李世民時期最惡毒的君主,到底是不是這樣,恐怕只有隋朝的人民群眾才最有發言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