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艺谋的《影》说起,我们小人物挣扎追寻选择权必须要会这两招

张艺谋的《影》讲述的是一个替身的故事。

沛国大将军被敌国战将击败,负伤后从小培养替身为他行走朝堂和战场,在帝王将相权谋的夹缝中艰难求生。

从电影回到现实,人性化是多面的,任何人在特定时刻都有可能迸发出平时不易见到的一面、甚至他本身都无法置信的一面。

一个人活着是喜剧还是悲剧,不到最后一刻真不敢妄言。

活着就是不断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

拥有选择权,一个人才活得有尊严。

芸芸众生,多数是小人物,蝼蚁般活着,要挣扎着追寻选择权的道路何其艰难。

从张艺谋的《影》说起,我们小人物挣扎追寻选择权必须要会这两招

--1--

低头与仰视

命运是首曲子,悲怆、激越、振奋,旋律流淌下去,很多时候不能自己主宰,小人物只能低头倾听。

这两天“山竹”台风过境,我有一个广州开茶叶店的小老板朋友,店铺被泡了,很多茶叶全废掉。我们去他店里看望、帮忙时,已经太迟,他一直低头,沉默。他刚开这家茶叶店不到一年,是借了我们好些哥们的钱起步,本来就是战战兢兢的艰难运营,还没有上正轨、一场台风让他措手不及。

见了我,他眼睛有些泛红,黑眼圈很明显,估计整宿没睡好。“兄弟,不好意思,借你们的钱要延后还了。”我安慰说没事,一转身,瞥见他的一颗泪珠就挂在了腮边。

面对天灾,我们是没有选择权的,无法改变、无可避免,沉重打击后唯有含泪接受,没有储备和后续能力支撑的小人物在面对劫后余生的日子更加艰难。

面对无法选择的客观事实,我们都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先低头就命是不堪、无奈却残酷的夹缝应对。

之后若能翻身,再俯视回看经历过的这一切。

如晨露,晶莹易碎,却也动容过。

从张艺谋的《影》说起,我们小人物挣扎追寻选择权必须要会这两招

--2--

选择基于需求,拥有选择权则依赖于价值。

金字塔底端,小人物对柴米油盐的关注胜过公民权利、法制秩序等等。

他们见识有限、地位卑微,而且多以小人物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生活的世界。

身边发生的事情,也是局限于自己狭窄的理解,也有期待,但觉得是像中彩票一样虚幻。

对金钱执迷却困惑于其艰难,对亲疏关系处理也是随大流,凭常识生活,以利弊为主。

简而言之,不少小人物欠缺敏锐性,抗拒不确定的变动。这样一来,导致他们的选择权层面更狭窄。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小人物,骨子里天生有韧性,不服。就导致了要挣扎着也要追寻选择权。

你和你内心真实的自己,有时就是真身与替身的关系。我们要学会选择,意味着在坚持自我、放弃自我、尊重自我的三个轨道中穿梭。

选择基于需求,拥有选择权则依赖于价值。

你有没有选择权,决定于你本身有无价值。

从张艺谋的《影》说起,我们小人物挣扎追寻选择权必须要会这两招

三年前的秋天,我在香港旺角认识一个卖鸡蛋仔的小伙子,他说他很穷,没女友,也没有太多经济能力去国外旅行,可以说当时他是一个没有什么选择权的年轻人。

但是他想要改变,他对我说要在两三年内努力争取把做鸡蛋仔的技艺做到最佳,争取做到做鸡蛋仔的一流水平,在旺角、九龙、荃湾开小分店。三年后,他基本做到了,而且还多开了一家分店在火炭附近,他说去看赛马的人回来经过也会想吃香喷喷的街头零食的。财务宽松后,他已经去了最喜欢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四次。

很简单的例子,很简单的实效。你把自己专业做好,将自己提升价值,你自然就有更多选择权。

用自己的脚在泥泞或者曲折的路上留下脚印,走顺后,把路拓宽、铲平。

难者难,易者易,自我强大,选择面就宽,亘古不变的真理。

--3--

认清自己,成为可以被利用的人。

很多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却不知道在忙什么,说混日子显然不对,说努力却没见出成绩。那么,很可能没有认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核心优势,随大流的没有几个可以出头的。

认清自己后,你要甘于成为可以被利用的人,你能被利用,你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你才有更多选择权。

从张艺谋的《影》说起,我们小人物挣扎追寻选择权必须要会这两招

小周是我初中同学,中专毕业后在养殖场工作,整天和猪呀牛啊打交道,自己不开心,别人也看不上,一把年纪了连个对象也没有,后来他发现自己养狗特别有一套,所有的狗见了他就服服帖帖,于是他辞职就开了宠物馆,开微博,教授别人养狗的正确有效方法,现在已经是网红,收入与之前相比是天壤之别,女朋友自己找上门,而且是几个爱狗的女孩子同时喜欢他,老缠着他,他优哉游哉的挑选。他说,他也知道这几个女孩子是希望她们养的狗经过他的调教可以更乖,可是能够被利用才能够有选择。

人生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在命运的大海航行,辨清自己前进的方向非常重要。如果麻木,就会陷入四处漂流的状态。

做人,我们要尽力追寻更多选择权。

朋友们,你怎么看待选择权这个问题?欢迎和广州笛声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