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的剪紙與刺繡

朔州的剪紙與刺繡

剪紙的藝術魅力在於它屬於一種獨特的鄉土文化。其表達的方式和風格,無不滲透出一個時代、一個地區人民的生活環境與思想追求。朔州剪紙在創作構思上,具有大膽、活潑、抽象、生動的特點,許多作品是以粗線條完成,雖然缺少精美、細膩,但是內容的誇張與工藝的粗放,正如朔州的人與社會那樣相協調,所以朔州剪紙依然保留著傳統的創作特點。

朔州剪紙作品樸實粗獷,鄉土氣息濃厚,實用於喜慶的習俗,內容因事而異。婚禮剪紙有 《喜鵲登梅》、《龍鳳呈祥》、《鴛鴦戲水》及洞房拉花、吊花;壽誕有《壽星老》;生子有《蓮生貴子》;新春佳節剪一些裝點居室和貼於彩燈上的圖案、人物、蟲鳥、花卉。花樣時有翻新,形態逼真,流暢傳神。

刺繡遍及朔州全市,流傳很早。其主要形式有鞋墊、枕頭頂、布娃娃、布動物等,其工藝精、做工細,較繁雜。刺繡作品主要特點是構思新穎,設計巧妙,佈局合理,顏色搭配得當,形象逼真,活靈活現,體現了農村婦女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精湛技藝。

朔州刺繡至今仍然完好地傳承了古文化藝術。從繡工來講,具有或粗獷豪放或細緻入微的特點,而從創作構思來講,大多具有抽象、誇張、寓意豐富的內容,反映出這方土地的婦女用心用情勾勒生活的細膩情感。朔州婦女通常將刺繡作品按其作用分為幾種:鞋墊一般是送給情郎的定情信物,而枕頭、肚兜則是給老人、孩子或親朋好友的禮物。平安、健康、吉祥、如意、長壽、愛情甜蜜是刺繡作品所具有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