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电子保函,是保证人以电子化文档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受益人开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凭证。简而言之,即电子化的担保保函。

其前身为纸质保函,即担保保函的初始形式。自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以来,我国便逐渐加快了保函的推行速度。

纸质保函的应用,从程序上撤除了保证金收退的繁杂手续,从根本上解决了保证金缴纳的资金占用问题,整体而言显著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然而,施行过程中纸质保函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办理手续繁琐,办理周期较长,还存在真伪难辨等情况

纸质保函电子化,既是政府在帮助企业减负上的更进一步,也是推进工程担保制度的必然进程。本文将以目前而言发展较快的投标电子保函为例,阐述电子保函的推进意义与发展现状。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1

电子保函的推进意义

从建筑企业减负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有着微观层面的革新意义。

用电子保函替代纸质保函,首先为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投保中,企业仅需在线填写相应投保信息,同时提供社会信用代码证及招标文件即可提交订单;投标中,企业不再需要准备纸质保单,凭借电子保单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图源:工保网)

用电子保函替代纸质保函,其次为企业节约了管理成本:投标中,通过电子保函统计参与投标的企业数量,并汇总在同一家单位开具投标保函的企业情况,招标方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投标后,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招标方也可以通过投标企业在投保时留下的历史记录,第一时间追本溯源。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从建筑行业改革角度而言,投标保函电子化,还有宏观层面的发展意义。

发展投标电子保函,首先是招投标电子化的必然进程。

早在2013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便公布了《电子招标投标办法》这一推行电子招投标的纲领性文件。办法颁布以来,招标投标领域逐渐建立起了电子化的投标、开标与评标。

2017年2月,发改委联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进一步加快了电子化招标采购的发展脚步。方案指出:2017年要建立健全电子招标采购制度,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招标采购。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向投标保函的电子化发出了呼唤:一方面,电子保函在利用技术手段解决弄虚作假、暗箱操作、串通投标、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等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方面,有着技术优势;另一方面,电子保函的应用能够提高招标采购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还能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和交易大数据在行政监督和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发展投标电子保函,其次是深化“放管服”的重要环节。

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我国将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部分地区积极采取措施落实电子保函的推进工作。

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在3月份由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的电子保函推进座谈会上,中心主任赵德星要求:中心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要求,主动与建行等金融部门联系,探索推进电子保函业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2

电子保函的发展现状

按照《电子招标投标法》的制度设计,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按功能可划分为三大平台架构: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行政监督平台。其中,公共服务平台是连接交易平台与行政监督平台的媒介,共设置有国家、省和市三个层次,并实现与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信息交互。

目前,多地已发文落实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投标保函电子化。

2018年8月,内蒙古包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的基础上引入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业务。据悉,此项业务的开展在华北范围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属于首家。

同月,四川省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也启用了启用投标保证金电子担保保函。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此外,也有地区先行落实了电子保函

2018年7月4日,全国首单投标保证保险电子保单保函落地大连。这是大连市公共资源管理办公室与人保财险进行的投标保证保险业务合作。此单的签发也标志着标志着投标保证保险电子保单保函在大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正式启用。

截至7月25日,该业务已完成投标企业准入申请和出具保函数量的双双破百,凭借“7*24小时在线秒出电子保函”的优势为投保企业节约了相当大的时间成本。

需要强调的是:

保证保险作为工程担保保中的“新生事物”,自2015年成功落地后,便已在2018年迈出了电子化的步伐。其发展速度,也为电子保函的发展做出了榜样。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3

电子保函的未来展望

投标保函的电子化进程,也将带动整个工程担保保函体系的电子化。

随着履约保函、质量保函、农民工工资保函以及预付款保函的电子化,管理部门便能够在电子化工程担保保函的基础上构建起行业信用体系:只要将与各项保函相关的招标人信息、投标人信息、项目情况、履约情况、质量情况、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数据等录入系统,企业信用信息便逐渐能够积累成行业信用体系。

这一信用体系的构建,也必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运用“守信得偿,失信惩戒”的信用机制,通过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市场环境,建筑业才能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子保函浪潮来临:意义、现状与未来-工保网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