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身爲大國爲何會在車臣戰爭中陷入泥潭,傷亡慘重?

萌飛遊界


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獨立以來的第一場對外戰爭,結果從超級大國蘇聯母體中分離出來的俄羅斯慘遭失敗,可以說是自日俄戰爭以來一個泱泱大國又一次敗給了蕞爾小邦。

究其原因,是因為俄羅斯獨立後其國家戰略處於一種盲目而混亂的狀態。俄羅斯高層對於西方國家幾乎到了迷信的地步,因而做出了以休克療法為主的一系列自廢武功的舉動。而車臣問題就因此而誕生。

歷史上,無論是沙俄時代還是蘇聯時代,對於關係到裡海沿岸地區能源安全和西南地緣安全的車臣一直十分重視,無一不將牢牢掌控這一地域作為基本的國家戰略。而在蘇聯解體前夕,以葉利欽為首的激進民主派為了更多的獲得地方勢力支持,不惜對分裂勢力予以支持。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政府為了鞏固統治地位,依然以妥協的方式支持車臣的分裂勢力。

更可怕的是,當車臣獨立後,俄羅斯國防部長居然下令北高加索軍區將大量先進武器彈藥及軍事技術設施移交給車臣。而車臣獨立後,其社會形態幾乎倒退回了封建社會,原有的法律體系徹底崩潰,取而代之的是伊斯蘭教法,宗教和民族衝突導致車臣境內大規模血腥衝突不斷並波及到周邊各國。

1994年11月25日,車臣武裝與俄羅斯聯邦政府武裝在格羅茲尼發生激戰,雙方死傷500餘人,20多名俄軍士兵被俘。血淋淋的教訓這才讓葉利欽政府嚐到了養虎遺患的滋味兒,準備武力解決。

然而此時的俄軍是個什麼狀態呢?因為葉利欽政府愚蠢的休克療法將國內經濟搞得一團糜爛,導致俄軍一直軍費不足,部隊裝備老化,士兵缺乏訓練,在車臣戰爭前幾乎都沒搞過一場團一級的軍演。相比蘇聯時代,軍人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俄軍因為兵員不足被迫招收大量“問題青年”入伍。同時由於政治委員制度的取消,部隊思想嚴重混亂,軍官階層貪汙腐化達到驚人的地步,現役的主戰兵器居然都可以當商品賣。至於那些剋扣軍餉、老兵虐新兵的事更是層出不窮,與當年縱橫全球的蘇聯紅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反觀車臣武裝,雖然只有2萬多人,但多數是蘇聯時期的老兵,很多人還參加過8年阿富汗戰爭,雖然武器裝備不如俄軍,但就單兵素質而言,無異於特種兵VS普通兵。

俄羅斯聯邦正是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於1994年12月11日派出臨時組建的以內衛、邊防軍的三路大軍開進車臣。葉利欽政府天真的以為大兵一起,車臣就會束手就擒。於是,關乎現代化作戰的後勤保障、聯合指揮機制都是搞得馬馬虎虎。

同時,為了維持俄羅斯所謂的大國形象,擔心被國際社會批評壓制輿論自由,嚴令部隊不得攻擊車臣境內的媒體設施。而車臣武裝則在戰爭期間利用電視臺不停的播放“告車臣人民書”,動員民眾打聖戰。於是,車臣民眾基本上是全民皆兵。

戰爭持續兩年,俄軍付出了高達2萬餘人的代價,期間雖然擊斃了車臣最高領導人杜達耶夫,但最後還是撤出了車臣。而車臣的局勢還是又恢復到戰前亂的的狀態。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車臣戰爭是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聯邦同其治下的車臣自治共和國之間爆發的兩次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在這次戰爭中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潭並損失慘重,戰後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不過戰後車臣的恐怖活動依然頻繁。

車臣共和國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萬,其中絕大多數是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歷史上車臣人曾建立過自己的國家,從16世紀中葉起沙皇俄國就開始向車臣地區滲透擴張,車臣人曾進行過長達200餘年的反擊沙俄侵略的鬥爭,直到1859年車臣最後一個村莊威代諾淪陷,至此沙俄控制了車臣全境。不過車臣人的反抗鬥爭並未平息下去,在沙俄政權崩塌後車臣人一度在烏尊·哈吉教長的帶領下進行了獨立鬥爭,但蘇聯紅軍在1919~1920年佔領了這裡。1991年9月6日在阿富汗戰爭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的退役將軍杜達耶夫依靠武力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當地傾向於獨立的民主主義勢力開始抬頭。蘇聯解體後車臣當地的民族主義者要求俄羅斯聯邦政府給予車臣更大的自治權限並希望掌控北高加索一帶蘊藏的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由此引發了同俄羅斯聯邦政府的矛盾,最終這一矛盾以兩次車臣戰爭的形式表現出來。那麼為什麼號稱“戰鬥民族”的俄羅斯會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陷入泥潭傷亡慘重呢?

車臣方面準備充分:1991年10月份車臣舉行共和國總統和議會選舉,杜達耶夫當選總統。在蘇聯解體的前夕的1991年11月杜達耶夫宣佈車臣共和國獨立並很快組織了車臣國民衛隊,人數達到近六萬人。反觀此時的俄羅斯正忙於同其他蘇聯加盟共和國就如何瓜分蘇聯遺產的問題進行協商,可以說俄羅斯在戰備上是遠遠不及車臣充分的。事實上除了六萬人的車臣國民衛隊之外,車臣人還對俄軍展開了越南人曾對美軍展開過、阿富汗人曾對蘇軍展開過的非對稱戰術——在宗教信仰號召下聚集起來的彪悍善戰的車臣人利用自己本土作戰的地利優勢不斷偷襲俄軍,由於歷史上車臣人同俄羅斯中央政府積累了兩百多年的矛盾,這使車臣人在面對俄軍時具有同仇敵愾的民族情緒。

俄羅斯方面的混亂狀態:在車臣戰爭正式爆發前俄羅斯曾試圖以談判的方式解決車臣問題,但在實際談判過程中卻選擇一味妥協——甚至將北高加索軍95%的武器移交給了車臣武裝,其中包括最先進的T-80坦克。當戰爭爆發時俄羅斯內部正處於一片混亂之中:休克療法的失敗使俄羅斯的GDP幾乎減少了一半,面對存款縮水和失業雙重打擊的俄羅斯家庭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而蘇聯時代引以為豪的軍工產業也由於缺乏足夠的研發經費而不得不自廢武功——蘇聯時代曾一共建造過九艘航母,然而俄羅斯最終只保留了“庫茲涅佐夫”號這一艘,在其他主戰武器方面也大幅削減,以致於在車臣戰爭中俄軍現代化裝備的配備率只有25%左右。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仍沉醉在歷史上俄羅斯不止一次戰勝過車臣的經歷上,根本沒做好戰備的俄軍樂觀地以為只要大軍進入車臣境內朝天鳴上幾槍戰鬥就結束了,因此在戰前沒對車臣進行任何情報收集工作,也沒健全自己的後勤補給線,因為他們認為戰爭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結束,事實證明他們完全低估了車臣人的抵抗意志。俄軍內部的混亂不只表現在武器裝備的缺乏和輕敵意識濃厚兩方面,俄軍的內部管理同樣混亂不堪:在車臣戰爭時期俄軍有大量槍支彈藥下落不明,事後證明這些武器都被俄軍內部的腐敗分子轉手倒賣,有的甚至直接流入到同俄軍作戰的車臣武裝分子手中。當然俄羅斯方面的混亂狀態不侷限於俄軍的混亂,當時俄羅斯的政治經濟狀態也處於混亂之中。事實上任何一場現代化戰爭絕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兩軍對壘,而是雙方綜合實力的全面較量——畢竟戰士也是人,國內政治經濟局勢同樣會影響到他們的作戰效率。

車臣擁有外部援助:車臣方面將自己同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戰爭宣揚為捍衛伊斯蘭信仰的宗教聖戰,因此獲得了包括基地組織、東突組織、塔利班等國際上宗教極端勢力的支持。與此同時美國出於鞏固全球霸權考慮,西歐各國出於歷史傳統上對俄國一直心存忌憚的心理,波蘭等前東歐陣營國家此時正極力同西方國家靠攏並努力擺脫俄羅斯的影響,因此都不同程度上對車臣武裝進行了暗中資助。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亞洲人面孔

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第一次車臣戰爭給俄軍帶來嚴重的傷亡代價。據統計俄軍共有3826人在戰爭中死亡,受傷者17892人,此外還有1906人失蹤。此役車臣也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

二次車臣戰爭中被炸燬的大樓

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不過戰後車臣的恐怖活動依然頻繁。第二次車臣戰爭至2000年6月15日,俄軍和內衛部隊死亡人數為2091人,致傷5962人。



戰鬥間隙的俄軍

第一次車臣戰爭中的格羅茲尼,俄軍打得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時候,一線部隊根本無力改變整個戰局,他們能改變的只是戰術。

①當時俄羅斯其實是沒有準備好打仗,因為形勢實在迫不得已,只能打一下,目標是想快速平定車臣,結果適得其反。

②俄軍採用多路突破,快速向車臣境內突進,當突進到格羅茲尼時候,想一舉拿下,就當時俄軍的數量,不足以封鎖整個格羅茲尼,思想上也想快速突入市區內,他們不知道只要站住,就算拿下了。

③戰前,俄羅斯總參是偵察過格羅茲尼的,但只是實施空中偵察,於是對著照片制定了進攻計劃,計劃第一條,就是把格羅茲尼炸平了。空中轟炸直接摧毀格羅茲尼80%房子,以為這樣就等於摧毀格羅茲尼的防禦工事。其實,更本不是,因為車臣那些戰士都是老兵,從前蘇聯各個集團軍退役的老兵,部署防禦很老練。

④車臣在格羅茲尼的防禦分3圈,核心圈在市中心,核心圈和內圈之間部署迫擊炮,內圈和外圈之間是主戰場,按街區劃分,每2-3個街區部署一支小分隊,小分隊25名戰士組成。每5人一組,也就是說5個5人小組負責2-3個街區。5組分為:掩護、攻擊、火力支援等。車臣部隊的戰術非常明確:放俄軍部隊過一個街道,在第2個街道的半地下室,也就是貼近地面部署反坦克火箭筒,另外一個攻擊組在樓層殘骸裡,2-4層樓房殘骸裡向下攻擊。這2-3個攻擊組用火箭筒直接攻擊俄軍坦克裝甲車,俄軍想撤?對不起,被另2個掩護組或火力支援組保衛了。沒有了坦克裝甲車,那些步兵基本就在等死。

⑤由於俄軍首批部隊採用突進方式,步兵並沒有下車逐棟房子搜索,所以,很快陷入被動,開始突進很快,以為車臣人不行了,放棄了,可惜太天真了,突入部隊馬上陷入包圍。只能派更多部隊去解救。

⑥車臣武裝人數並不多,但打得巧。俄軍增援兵力到了後,脫離戰鬥,因為夜晚到了,俄軍在格羅茲尼內休整。夜晚是車臣人的,他們利用地下設施進行遊擊作戰。俄軍只能放棄,退出城市。等第二天繼續進攻,好不容易突入,車臣人再放棄,晚上再奪回來,這樣持續3天,俄軍堅持不了,只能停止,調整戰術。

⑦俄軍只能放緩進攻速度,調ZU23四聯高炮打頭,平射、斜射車臣火力組,步兵下車保護坦克裝甲車,逐屋爭奪,逐街區爭奪。最後車臣武裝退出格羅茲尼,躲避到附近山區打游擊。

車臣武裝人數還是不多,只能重創率先突入到格羅茲尼的俄軍2支部隊,等俄羅斯其他部隊抵達,也頂不住了,只能撤入山區打游擊,所以車臣人的思路還是對的。反觀俄羅斯人,只能靠人命去填,佔領格羅茲尼,算是表面上反叛勝利,畢竟佔領了首府。至於打游擊,那是後面的事情,先政治上佔領主動權。


疲憊的俄軍士兵

1999年8月和9月,車臣武裝部隊襲擊達吉斯坦共和國,揭開了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序幕。雖說俄軍吸取上一次車臣戰爭的教訓,努力改進部隊準備在第二回合裡打得更漂亮些,但是城市巷戰訓練還是被忽視了。而且這次俄軍一改1994年急於冒進的思想,慢慢向車臣推進。俄軍在達吉斯坦打了幾個星期,隨後向格羅茲尼進逼。儘管各方面都較第一次有了很大改變,但俄羅斯還是沒能把士兵傷亡控制在預想的最低程度。在攻佔阿爾貢,沙利和1999年12月末到2000年1月初的格羅茲尼攻堅戰中,俄方給出的自損數字是600人,真實的數字有可能更比這更高。駐紮在普利沃茲克的506摩步團在突擊格羅茲尼的外圍防線時損失了將近四分之一的士兵。隨後該團不得不撤出戰鬥由另一個接手,該團在後面的戰鬥中損失了大約30餘人,其中軍官人數佔有三分之一。事實上,有報告稱半個師的軍官在巷戰中死傷。其他部隊的傷亡也不小。每一支在12月進入格羅茲尼作戰的俄軍部隊在歷時一月的戰鬥中,均從50人減少為大約20-25人。相對來說搜博和阿蒙兩支特警部隊的傷亡情況樂觀一些,這兩支特警隊的巷戰經驗比起徵召的兵來說應該更專業,雖然他們只是特警而非正規部隊,但是進攻巷戰和城市反恐作戰很多地方還是想通的。和1994-1996年一樣,二次車臣戰爭嚴重的傷亡和戰鬥的殘酷和巨大壓力再次打擊了俄軍的整體士氣。


俄軍在廢墟前擺拍

總結起來,俄軍兩次車臣戰爭在格羅茲尼的損失都非常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準備不足,第一次由於蘇聯解體,軍費急劇下降,人員匱乏,訓練不足,士氣不高,很多士兵都是新兵。不及車臣人經驗老到。其次戰略上,要求快速平定格羅茲尼,所以在戰術選擇上沒有辦法,只能快速突擊。但是在車臣境內快速是可以的,快速分割,快速突進,但是在格羅茲尼城市環境下,快速突進,說明指揮官經驗不足,以為空軍炸平了城市等於對方防禦工事都沒有了,其實不然。對方已經佈下圈套。況且,俄軍由於首批到達部隊不足以封閉整個城市,車臣武裝可以從其他地方增援,從周邊山區增援,最後撤離也從容,俄軍根本無法徹底消滅城市裡游擊隊。俄羅斯花費巨大代價,只是把游擊隊趕出城市,但無法消滅他們。這也就是99年要打第二次車臣戰爭,因為第一次打得很不徹底,只是在政治上,表面上控制了車臣和首府格羅茲尼,在山區還是游擊隊的天下。這也沒辦法的事情。現在很多文章內都說俄羅斯T80,T72坦克怎麼不好,被輕易擊毀。的確,打進格羅茲尼第一天,俄軍損失98輛坦克,這些坦克後來被拖出去,發現超過70%都是後部上方被擊中,其餘都是後部尾部左右2側水平被擊中,正面幾乎沒有,按俄羅斯的戰術,換M1A2也一樣。所以戰術很重要,尤其在城市環境下。兩場戰爭中,俄軍在車臣和格羅茲尼的行動證明只要想做,俄軍在很多事情上還是能做好的。例如俄軍可以部署和指揮其部隊打贏一場有限戰爭。在戰術層面上,俄國軍事機器也善於從錯誤中總結經驗教訓並予以改正。比如說在1995年的災難性的新年攻勢之後俄軍馬上就對險惡的戰場表現出了高度的適應性和彈性而不是繼續機械的死守教條。俄軍的官兵們在戰鬥中表現出了勇氣、快速思考和對善於適應不利環境的能力。俄國的國防力量在之後建立了緊急戰備旅證明了他們是懂得改變之重要的。


戰場的救護車


梁無咎


在車臣戰爭開始之前,絕大多數軍迷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戰爭結果是毫無懸念的,那就是俄軍必將以摧枯拉朽之勢高歌猛進,車臣武裝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投降。但是事實卻是讓人大跌眼鏡,俄軍在車臣陷入戰爭泥潭,傷亡慘重。歸根結底,其中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車臣民族歷來具有尚武精神且民風彪悍,抵抗意識極強。相比之下,俄軍表面強大,但是已經有較長時間沒有經歷實戰且戰鬥意志較弱。其次,俄軍在戰爭初期過於輕敵,被車臣武裝用誘敵深入的戰術一步步引入泥潭。最後,俄軍屬於異地作戰,車臣武裝在本土迎敵,具備熟悉地形的優勢,因此佔有先機。總之,本場戰爭,俄軍就算是勝利方也是屬於慘勝。


民間公益踐行者陳忠銘


這很正常的!80年代蘇聯在阿富汗!60 70年代美帝在中南半島的越南,都深陷其中十年甚至二十來年!也都有大量的傷亡!這和是否大國關係並不大!對手使用不對稱的戰術讓這倆大國是進退兩難!90年代的初的第一次車臣戰爭對羅剎人來說是痛苦的,面對彈丸的車臣,及兇悍的當地武裝時,因俄國國內的政治形勢,及軍事戰術的滯後和普遍的輕敵冒進情緒,導致巨大的人員損失,在深入巷戰後甚至出現成建制的被擊潰消滅的悲劇!不過再此後普京當政中發動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俄軍總結了經驗,及時調整了各方面的問題,且相比第一次做了更充分的準備,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就已大大的打擊削落了當地武裝的實力,綜合這些因素這一次終於幹趴了車臣武裝,把剩下的殘餘武裝逼進了廣袤的高加索山中!在結束大規模戰爭後俄軍又利用特種戰術一舉幹掉了武裝的首腦!


加勒比海帶154907046


蘇聯剛解體不就,雖空有一身武功,但實際上戰術落後,從蘇聯解體到車臣戰爭開始,俄羅斯軍隊建設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使用的戰術還停留在"冷戰"的大兵團作戰上,對於敵方化整為零的戰術沒有應對措施。
思想上輕敵,認為只要派出一部分軍隊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雖然俄羅斯尚武,但是當時俄羅斯人已經不會打仗了,而且俄羅斯的軍費開支雖然大,但是俄羅斯卻用特別落後的軍事裝備去進攻車臣,雖然軍隊多,打起來卻特別的困難。俄羅斯的軍隊也沒有辦法呀。
由於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還有大量石油,所以車臣對俄羅斯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俄羅斯不會讓他成功獨立,才有了車臣戰爭。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自治共和國之一,位於高加索山脈北側,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萬,但是,萬萬沒有料到,俄軍會在小小的車臣損兵折將,碰了一鼻子灰。
第一次車臣戰爭時,俄軍初期投入38000人,後增兵至70500人。車臣方面是15000正規軍加15000民兵。結果是俄軍5732人戰死和失蹤,17892人負傷。而車臣方面軍人陣亡人數,按車方數據是3000人,而俄方數據是15000人。 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俄方初期投入93000人,後來減少到45000人。車臣方面是22000人。結果是,按俄官方統計,俄方陣亡3725名士兵、2085名內務部隊士兵加1072名車臣警察、106名情報官員。
車臣抵抗力量則有14113名軍人在截止2002年底的戰爭中陣亡,另有2186名軍人在俄國佔領後的反抗活動中被打死。 另外,估計兩次戰爭中車臣平民死亡可能達20萬。

火線零距離


俄羅斯和車臣自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爆發了兩次戰爭。第一次是1994年12.11到1996年8.31日。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是1999年8月,到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大部分車臣地區,獲得勝利,但是戰後車臣的恐怖襲擊活動依然頻繁存在。

俄羅斯看似最終獲得了勝利,但是在兩次車臣戰爭中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

車臣戰爭俄羅斯士兵傷亡慘重,社會矛盾激化,政治矛盾加劇,國際地位下降,經濟下滑,盧卡不斷貶值。俄羅斯看似如得勝利了,可是俄羅斯和車臣的矛盾依然不斷,車臣非法武裝也在不停地騷擾著俄羅斯。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這樣一個大國會被車臣這樣一個才一點五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弄得頭疼不已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俄羅斯太輕敵,盲目自信,沒把車臣當回事,很多士兵都認為去車臣打幾槍就可以收復車臣了,低估了車臣人的戰鬥力。

第二,戰術落後,認為只要人多就可以取勝,沒有制定有效的戰略。裝備落後,俄羅斯的武裝無法適應車臣戰爭中的巷戰和游擊戰。

第三,俄羅斯軍隊內部對車臣的支持。俄軍內部通過秘密走私軍火給車臣非法武裝大發橫財,導致俄軍軍火不足。俄羅斯內部貪汙腐敗早重,賣軍火的將領因為利益恰恰是希望戰爭持續下去的人。


第四,政府首腦對車臣的支持。1991年車臣實際已取得獨立,俄總統葉利欽下令在車臣全面實施緊急狀態。卻遭到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的反對。因為意見不合,二人開始了內鬥,並把車臣當作權斗的籌碼,二人甚至拉攏車臣頭目杜達耶夫當自己的盟友,都分別給予了車臣戰爭支持,以爭取對自己的支持。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下令撤軍,並把蘇聯70%的武器留在了車臣。

第五,車臣乘亂脫離俄羅斯。1957年蘇聯時期,車臣歸俄羅斯管轄,蘇聯解體之後,車臣乘蘇聯政局動盪,中央政府顧不到邊遠地區,開始謀求獨立。俄羅斯自顧不暇,力量薄弱,在與車臣分裂勢力談判時一味忍讓,甚至承認杜達耶夫的總統地位。

第六,西歐等國家落井下石,推波助瀾。俄羅斯是一個大國,正日益強大起來,歐美等國家一直對俄羅斯心存忌憚。所以暗中資助車臣非法武裝去打擊俄羅斯,以削弱俄羅斯的力量,並在外交場合對俄進行施壓,甚至利用俄羅斯打擊車臣這個小國為藉口進行經濟制裁。

俄羅斯深陷車臣戰爭這個泥潭裡,是因為自己內部的腐敗,輕敵,以及政府激起民憤等多方面的結果。




2丫頭1998


因為對車臣政府的百姓有幻想,沒有下狠手或者怕國際社會的不滿有所忌憚!導致陷入戰爭泥潭


手機用戶4268996983


車臣和俄羅斯的仇恨跨越了幾個世紀了,可以誇張的說,大部分車臣人生下來骨子裡就有反俄的基因。跟俄羅斯打仗,人家有上百年的思想準備。而對俄羅斯來說,車臣一直都是自己的手下敗將,車臣戰爭中所遭受的一切傷痛,都是麻痺大意,輕視敵人的結果。所謂驕兵必敗吧!


拉條子就大蒜


直接原因是葉利欽完全低估了這場戰爭,本以為是速戰速決的,畢竟車臣人被俄羅斯人遏制了一百多年,覺得平息叛亂易如反掌。

根本原因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全面衰退,衰退是因為經濟上盲目推進西方的休克療法,這對俄羅斯的打擊是巨大的,優良的企業淪為資本化的泡沫,通貨膨脹嚴重,物資極度匱乏,一個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的社會,各方面都會倒退,包括俄羅斯重視的軍事力量,國家沒錢了,武器裝備沒有升級改造,兵工廠因為國家沒錢還生產什麼?軍隊內部倒賣軍火,吃空餉,軍心渙散,士氣低落,誰還有心情打仗?

其次,車臣武裝很多是蘇聯時期的士兵,受過專業訓練的,再加上本身就是彪悍善戰的民族性格,這對俄羅斯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