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和尚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常争


如果你是真佛子,请坚守信仰,不忘初心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2018年8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会长会议提议,会议接受学诚辞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同意由演觉副会长临时主持中国佛教协会工作。会议认为,九届二次理事会以来,本会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坚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做了大量工作。

▲ 源自中国佛教协会官网

这些天佛教界暗潮涌动,坊间各种传言,各种愤怒,各种失望,各种幸灾乐祸,甚嚣尘上,大有大厦将倾,沧海横流之感。

此次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争论,有坚定派:

有中立派:

有绝望派:

佛教自东晋时期传入汉地,就没少经历过风浪。既有针对个体的诬蔑,亦有大规模的“灭佛”运动。然而纵观历史,无论发生怎样的事件,个体都不能代表整个佛教。崇慈法师说道:“真正能代表中国佛教的,只有已经被举世公认了的历代祖师大德,这个,没有商量余地”。

一场风波,一段苦旅,这是中国佛教徒需要共同面对的坎坷。不竭的精神追求,永远引领着渴望超拔的人类。而我们也注定在天人、霄壤、物我之间撕扯挣扎。但无论如何对峙角力,不变的是常识,是人间情怀。

请牢记,不论何时,佛法永远如如不动,如果你是真佛子,就保持本心,不忘初心,坚守信仰!


凤凰网华人佛教


我接触过一些,说说我的见闻吧。很多不方便说,细节也不好透露,只能从简。


1.厦门一个寺庙的小和尚 他不善言辞,从小出家,在寺庙里做类似文书的工作,相当于方丈的笔杆子吧,方丈对外的文稿,基本都是他润色写的。去过他的住所聊了好多次,很简陋,聊着聊着就常说起一些怪力乱神的见闻。记得有一个在澳洲读书的小姑娘皈依了他,寒暑假回来据说都会去看他,我见过一次。


2.一个在加拿大读研究生的90后和尚 我没见过他。他有微博,还有点火,好多比丘尼都关注了他。据说是家境不错,也有说是供养,反正是在加拿大读着书,看他朋友圈也讨论政治、也为写论文痛苦,还很喜欢玩游戏,如果不是着装,根本看不出是个和尚。


3.佛学院的学生 中国有好多个佛学院,也有类似本科、研究生的学制,他们也学英语、政治,还有其他与佛法相关的学科。我去佛学院和小和尚们聊过好几次,也供养过一些大小礼品,大多数是家境不好出了家,或者一时困顿出了家,他们也用微信,也看抖音,也为金钱困扰,也需要考虑毕业后的去处(就业问题)。


4.大和尚们 当做大和尚们的座上宾,也目睹过他们的待客之道,说的好听一些这些人都非常通透了,本质上是企业家,经营着一座庙宇,需要结交三教九流,需要捞钱,需要捞名,世俗社会里能想到的,都可以看到映射。


我以前在朋友圈发过一句话,可以用在这作为结尾:其实,哪都红尘滚滚,根本无处可逃。


詹万承


首先,必须告诉大家,并不是每个身着僧袍的都是和尚,你在一些媒体上见到的那种吃肉喝酒、花天酒地,甚至有出售藏书秘籍、禅医秘方、少林圣药等等行为,均非真正的僧人所为,你在各种短视频平台所见到的那种开砖断石、飞檐走壁,或吃肉喝酒花天酒地的,基本都是当地的武馆拳馆的老板,又或是当地武术院校的教练;而那些走访全国各地卖秘籍卖药方的,无非就是骗子无疑了。他们只是普通人,虽然身份和角色不一样,但身着僧袍的目的是一样的,都为了借用少林寺的名声,故而穿上僧袍做到了以假乱真。

那么,网上那些关于少林寺负面的诸多问题都是空穴来风么?也并不是。 大家都清楚,无风不起浪,如果少林寺真真正正像电影中那样,僧人们都是清心寡欲、一心向佛、六根清净、无欲无求,便不可能在民间流传出种种是非,更不可能在网上呈现出各种非议。少林寺很早便被规划成5A级旅游景区。作为河南旅游的最大品牌,作为中国佛教的禅宗祖庭,作为传统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时时刻刻都在媒体和大众的监督下,正所谓一群人盯着一个人去挑毛病,总是能挑出来一些问题,这一切注定了少林寺不会平静。有人总是抱怨释永信为什么不废除少林寺门票,这种想法是很可笑的,既然少林寺划成了旅游景区,门票的事情自然会有旅游局和旅游公司来管理,你去逼一个寺院的方丈废除门票,就好像是逼迫一个学校的校长去修改教科书一般。

很多人问过我,怎样的要求才能在少林寺做和尚?在少林寺出家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过程很复杂,要报政府批准,登记造册,还要授大戒法会,把你从一个俗家弟子变成真正的出家弟子,需要遵守的戒律特别多,从沙弥戒的“实习和尚”,到比丘戒的“转正和尚”,再到菩萨戒的“资深和尚”,过程很复杂,中间也需要很多关系。

做和尚真的有利可图么?答案是不一定。虽然这些年方丈释永信身边的弟子和侍从有部分人还俗后过得风生水起,有开办武校或者拳馆的,有进入剧组做特约顾问或动作指导的,没还俗的也有部分“升职”做了其他地区“分寺”的住持或方丈,但你不清楚,每年还有被“开除”掉的另外一部分不合格和尚。 如果你真的一心向佛,便不要总想着发财,更不要抱着想发财的心去做和尚,戒贪很重要。和尚要经历的很多,对人心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嵩山少林寺武院陈傲东


现代的和尚,在大众的眼里,已经俨然和教师、医生等行业一样,非议极多,甚至已经背离了原先的定位,成了赚钱的职业,而那些方丈们都是百万、千万富翁。

很多寺庙,不仅香火旺盛,甚至一般和尚都超越了公务员,成了最赚钱和最受尊敬的职业。

至于那些假和尚,假大师,就都不用说了,寺庙的收入“全靠这些‘大师’忽悠”,成为其“掘金“的主力。那些怀揣虔诚的游客跨入这些寺院的门槛的瞬间,就成为待宰的羔羊,少则数百,多则几万。在“大师”语言暴力的恐吓之下,佛门威严的气场和心诚则灵的心理暗示自然战胜理性,而那源源不断的功德钱最终落入了寺庙的口袋。

还有一些“花”和尚,更是肆无忌惮,到处沾花惹草.....

当然,什么事情都不可一概而论,佛教徒良莠不齐,不能归罪与佛教。和尚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品质善良的,有品质下劣的,有动机纯正的,有动机不纯的,有高尚的,也有卑劣的。我相信这个世间,仍有到处讲经说法,一面自己修行,一面化度人家的高僧。

很让我震撼的一次,是数年前,亲眼在城市的郊区一个小镇,看见几十名衣衫褴褛的和尚(走近后看清是尼姑)排着队行走在路边。

后来才知道,她们是海城道源寺(属于海城大悲寺下院)的尼众,这是属于每年一度的秋季二时头陀(行脚)。她们的行脚不固定,但一般都是沿着国道或者省道走,每次距离500到1000公里不等。

据说行脚期间,遵守戒律,一路不住旅店,(她们也没有钱,都是持金钱戒律)在农村,乡间的柴草垛、树林、桥洞过夜。中午到某一城镇,托钵乞食。路过繁华之处,目不斜视,低头观自在。

也许这样的僧尼,才是真正的佛教徒吧!


清颜2017


亲身经历来说一下吧。


2011年,我那时候还是大学生,学校社团组织活动,到开封市一个很有名的寺里去进行拉练。


我们从郑开大道的郑州起点出发,步行到开封的金明广场,走完郑开大道全程。这期间,有几个寺里的师傅是一直与我们同行的。他们穿的衣服是僧侣服,普普通通。但穿的运动鞋是牌子的,质量看起来也是很高档的那种,拿着手机、戴着耳机,跟我想象中的僧人不一样。不过,相比我们的虚弱,他们身形都很轻快矫健,应该是常练的人。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他们。


在寺里生活了三天,与师傅们一起参与了一些活动。他们穿着隆重的袈裟去舍利塔前,他们用各种传统乐器演奏佛家音乐给我们听,凌晨四五点钟起来会聚集到大雄宝殿集体诵经(这项活动具体名字叫什么已经忘了),这些都让我看到传统佛教子弟的日常。


他们也用电脑办公,用Word;有师傅献歌一曲,是杨宗纬的《洋葱》,唱得很好,这又让我很惊讶,我在想他们距离世俗社会真的这么近吗?还有师傅很外向活泼,一直处在学生中间嘻哈热闹(而且并不是年纪很小、资历很低的);经过一个看起来不到20岁的小师傅房间,他门虚掩着,我看到里面在开着电脑打游戏。这些又让我看到他们跟我们无差别的一面。


这次的接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又去过很多寺庙,但都是游客的身份,再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和尚们。但我经常想到,现在的寺庙尤其是香火旺盛、游客众多的寺庙,早已经不是传统意义里的那些青灯古佛了,僧人们也在与这个世俗社会接轨,物质条件比我们想象得要好得多。他们也是红尘滚滚中的一份子。


智汇魔方服务号


现在的和尚会不会念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会玩手机、玩微信。

还记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吧,他最近淡出了媒体的热议范围,他出现在大众眼中的很多照片就是玩手机,或者说用手机办理业务。作为一个管理和尚的方丈,不对,应该是管理要上市的公司,他业务繁忙,真的离不开手机了,跟星云大师的形象不一样。

2015年5月底在福建龙岩市上杭县国家森林公园遇到了一位和尚,这里有个香火旺盛的西普陀寺,看到有位大和尚拿着个大屏幕手机,正在用微信语音,生硬洪亮老远就能听见。他说正在跟远在山西五台山的师傅语音,师傅70多岁,生病了,他在这边寻医问药,然后用语音告诉师傅怎么治疗,简直一片赤诚之心。他也不介意我给他拍照,就是下面这位大和尚。手机可能对佛教徒也起到了好的作用吧。

去年7月在四川阿坝州金川县观音桥镇观音庙里去了一位喇嘛的卧室,极其简陋,没有任何电子化器件,也许那才是真正修行的。卧室里还有锅碗瓢盆,有一些蔬菜,估计是自己做饭吃的。在富丽堂皇的观音庙过着俭朴的生活,也许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

在我们国家,寺庙里不差钱,差钱的是学校,因而手机、相机成为一些和尚的标配了,微博、微信、头条等社交媒体玩的人也多。之前网上恶搞武汉某寺院招聘和尚,硕士研究生学历,工资上万,最后证实是假消息,但也许是人们专门针对当前和尚生活现代化的嘲讽吧,跟香港七八九十年代武侠剧中的和尚形象大不同。


思行记


和尚自身不仅要自律,更需要大众的监督和批判。

直接上图。。。。。



和尚从古至今一直是一特殊的群体,在大家很多人心中对于和尚的印象都是打坐、念经、修行。每天过着清苦的生活,但是,近年来媒体对于和尚的丑闻不断报道,以至于和尚一词黑化,现代人对和尚都是讽刺,调侃,嘲笑等等负面体现。


不要一概而论 不能彻底否定

附网上流传的辽宁大悲寺的作息时间表: 凌晨2:00 起床 2:15 起香 坐禅 3:15 开静 (击鼓鸣钟) 4:00 早殿 5:00 第二支香 5:30 止静 6:30 开静 6:40 第三支香 止静 7:30 开静 诵楞严咒十遍 9:30 过斋(吃饭) 10:30结斋休息至11:55,自由活动,洗嗽缝补 12:00第四支香 12:30止静 13:30 开静 14:00 学习戒律 16:30 晚课 17:30 第五支香,行香。 18:20 止静 19:20 开静 听法至20:30(击鼓鸣钟) 21:00 自习 22:00 止大静(休息)。 [不同寺庙略微不同]

现代社会的和尚又有了不同的变化,一样的打坐念佛,一样的强身健体,但是现在的和尚们生活更加现代化,也更加的丰富多样化了,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其中最有名声的可能就是前几年火起来的“延禅法师”,他也就一名僧人,也是出家在寺庙生活,同样的吃斋念佛,打坐诵经,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他还开通了微博,也经常在自己的微博中更新动态,向好友传达着现在僧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人们印象中枯燥无味的僧人生活。

他也有电脑也上网,因为现在毕竟是信息时代,就算是再封闭的人也要和外界沟通,也要交流,所以现在的和也是有自己的业余生活的,也会接触网络,只是他们心中还是向佛的,还是信仰着佛的,只是生活的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已。

和尚斩断红尘,一心向佛,只为求得身心清净,无牵无挂,但是出家为僧不代表就是和这个世界断了联系,毕竟还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只是信仰的不同罢了,所以把和尚枯燥的生活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不仅能与时俱进,还能把佛教向世界传递。

但是要注意警戒作为一个佛教信仰的传播者,借着佛学文化的影响,传播一些偏离原有价值观作品,是不负责任的。满带炫耀性的题材,会误导大众对佛学的认知。

还是那句话,和尚自身要自律,也需要大众的监督。


稻008


以我在寺院多年的观察,简单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就是现在很多人觉得出家人非常有钱,什么开名车,用名手机,戴名表之类的。但是实际上,多数的寺院出家人单资(所谓的工资)一般情况下是300元,寺院住持大概在500元,除此之外,如果出家人在寺院担任一些职务,那么可能每个月的生活费多出100—200元的补助。现在社会发展,也要求寺院的出家人在一定程度上跟进时代,比如有的人看到出家人开车,就说和尚也开车,很多人看电视剧多了,以为出家人出门都骑马,可是现在交警也不让啊。

第二:现在出家人在寺院,除了担任执事以及其他岗位需要外,每天早上3/4点就要起床诵经,下午4点也要上晚课,平时接待信众,处理寺院事务,自己完成自己定的功课,还有其他佛事活动安排,尤其是大丛林,很多活动连在一起,法师休息的时间不多。在佛教里,有结夏安居,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相当于社会上的暑假,但是即使这三个月也是不能休息的,有的寺院三个月安排连续诵经拜佛活动。

总之,不管你对佛教是不是相信,要去评价佛教,评价寺院,评价出家人,首先要去调查了解,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另外,很多人也会说,现在很多出家人如何如何,这里面也有两点要说:

1、中国佛教真正的出家人,也就说中国佛教协会认证的,有戒牒等证明的佛教教职人员22万人左右,但是社会上的假和尚大概有50多万,而且上至佛教协会,下到每个寺院都没有执法权,也即使说,即使看到假和尚骗人或者做了不如佛法的事情,只能说说而已。

2、有人说现在寺院收门票啊,其实很多寺院都是被景区绑架的,不过现在各种情况好多了,尤其是在国家颁布宗教事务条例以来,很多景区开始做出了行动,全国性的皈依证都可以免票,还有比如重庆华岩寺经过努力,景区停止收取门票,这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对于寺院来说,每一个人来都是欢迎的,都是不收取门票的。

本来还有一点,突然忘记了,就说到这里。


佛都金陵


我去过东林寺两次,每次都是一周左右。在寺院吃住和出家人的作息时间相同。我来告诉你现如今的出家人是怎么生活的。

1,早课,每天早上4:30分上早课,那么就必须是早上四点起床。无故不参加早课的出家人,一两次会被批评,不改就会被赶走。

2,6点早课结束,6点半到7点吃早饭,吃饭有仪式,要先供佛,饭前念诵没有念完不能吃饭。吃饭时不能出声,要什么只能以手示意,有专人给你服务。饭堂的桌子是那种长条木桌,一排一排的,有在寺院做志愿者的人来回巡视,为需要的人添菜添饭,大家都吃完了后,会有饭后仪式,只要一开始,个别没吃完的人要停下了,等念完仪轨再吃。吃完饭再排队出饭堂,也是不能出声的。

3.8点种就开始寺院的各项工作,每个人都是各司其职的。可以说没有一样是为自己做的事。有法会的时候更忙。

4.11点开始吃中午饭,也吃饭前要供佛,念诵仪轨。程式和早饭一样。去寺院吃过堂饭一点汤都不能剩下,有多少拿多少。不好吃你拿了也要吃完。

5:11:30差不多吃完饭,午休一个多少时。这期间那些接待客人的出家人是没有休息的。

6.1点开始下午的工作,也是各司其职。

7.五点上晚课,也是任何人不能缺席。

8,晚课结束后,会还有其他的修行活动,

9,9点钟休息,也有的出家人打坐是不睡觉的。

没有写晚饭,因为寺院大部份出家人过午不食,晚饭叫药石,意思是当药吃。上完晚课后有想吃的就吃点,晚饭很随意,也很简单。

寺院里出家人的生活,比想象的苦的多。出家出家,就是你出家后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为自己做的,你不能为了好吃的好玩的等个人享受而做事。出家人所做的都是为大众。

说到收入,东林寺的出家人每个月有一两百块的费用。寺院规定出家人不能收供养。我们当时供养大安法师,他随手就把钱塞功德箱里了。

十方大众的钱是不能随便用的,个人没有福报用了这钱会损福折寿的。


红珊瑚me


尘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佛系心”以慈悲为怀。

如果你拿古装电视剧里和现实生活中的和尚做对比,那你只能是电视剧看多了,还活在剧情中。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这些和尚们墨守陈规,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又如何去普渡众生呢?

多年前,和尚使用手机,电脑、开车、乘坐飞机等,引起社会公众广泛议论。其实,这些在我看来,是佛教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做到了“与时俱进”。譬如,30多年前,如果没有电影《少林寺》的拍摄和播出,少林寺也不会那么早的走向世界,也就没有后来的发展和享誉全球的知名度。

又如现在,成为网红的延参法师,他早在2012年6月,通过网络,开通自媒体,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延参法师微博内容和令人亲近性格走红网络,倍受追捧。“延参法师”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他佛法道理深刻,而是他喜欢卖萌的性格。不过卖萌归卖萌,延参法师的佛学悟性也是网友追捧的原因之一,他用通俗的话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点滴,不少网友都说“更懂人生”了。

多年来,因工作关系。数次接触一些佛教或道教类高的大僧,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像人们意识观念中的“苦行僧”那样,但也不是那种豪华、铺张的那样。按照清规戒律,他们真正的生活还是很平淡的。在平淡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真谛,感悟这个社会的发展。一日三餐,简朴平淡,早晚功课雷打不动。

前两年,网上经常出现辽宁海城大悲寺苦行僧和其他寺院和尚对比的文章及照片。引起社会大众的议论,很多人纷纷为海城大悲寺苦行僧点赞,称其为真正的和尚,真正的修行者。而那些用手机、电脑、出门坐汽车、飞机的和尚却成了大众眼中的假修行者。确实是这样,如果没有对比,就没有大众对其辱骂,也不会引起风波。但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待问题,因为和尚的修行,并不是过的越苦越能修行,这只是大众对佛教修行的一种误解。

说到和尚修行,很多人认为,找个清静的地方,远离这个世间红尘才可修,或者搞个闭关、出家才能修,却不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行住坐卧乃至吃饭穿衣、种地砍柴、游山玩水,无不是参禅悟道。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

佛陀之学,以戒为师,以慧为本。戒自心生,离心无戒,离戒无定,离定无慧。心若得戒,无惊无怖,无忧无虑,无贪嗔痴,无慢无疑,无凡无圣,无一切惑,亦无一切智,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丛林,无尘世,无威仪,亦无不威仪。纵入火坑,亦得清凉。言语道断,唯修得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