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在交易中赔钱?(上)

—顺应人性的行为多是一种消费行为,而非投资行为。

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在交易中赔钱?(上)

有一个交易者和我讲自己十万元做交易,半年下来亏了60%。我不假思索的和他讲,你的交易不但方法有问题,而且犯了根本性错误。他大为不解的说:“不会吧,我都是按照交易系统进出场信号去操作,不是自己盲目、冲动操作。”我问他,交易系统是不是按照技术分析的指标来设计的规则,而技术分析本身的作用就是促成交易,他带给人们的就是对交投的热情、鲁莽、冲动和勇敢。

技术分析如果管用为什么99.8%交易者在亏钱?为什么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和股神巴菲特从来不用技术分析?如果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师徒是技术分析的信徒,他们的命运会和广大的交易者一样一样的悲催。

在我们行走的路上不能因为大家都这样走,方向就是正确的,而没有人走的路就是错误的。

我曾经给参加学习的学生出过一道选项题目:大陆期货交易者属于是以下哪种类型:1、投资者,2、投机者,3、保守型投资者,4、冲动型投资者;结果大家没有一个人答对。我和学生讲,这不怪大家。因为正确的选项本身就不在备选项中,正确答案你们也万万想不到,你们知道答案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你在交易中总是赔钱。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冲动型消费者。

我们的所谓交易行为其实属于消费行为

期货交易者分两种,一个是机构投资者套期保值;一个是散户投机者从商品价格波动中寻求交易机会而获利。而散户交易者的投机行为何时成了不折不扣、只出不进的消费者呢?

我们来看,对消费者的定义是:

消费者,英文为Consumer 。科学上的定义为,为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就广大的期货交易者而言,他们是依靠消耗账户里的金钱得以在行情的波动中生存的,他们无法持续的获得盈利,而是一直在消耗着本金。他们挥霍金钱购买的只是交易机会、开仓、亏损……紧张、过瘾、兴奋、刺激、愉悦,也就是多巴胺、荷尔蒙、肾上腺。绝大多数期货交易者都是如此在消费着,相当于消费账户里的钱购买、享受了期货公司提供的可以产生荷尔蒙、肾上腺、多巴胺的服务。

那么冲动型消费呢?是指顾客在外界因素促发下所进行的事先没有计划或者意识的购买行为。冲动消费具有事前无意识、无计划,以及外界促发下形成的特点。至少有一半的期货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属于冲动型消费行为,尤其是刚刚入行的交易者朋友。他们是在行情的鼓动、诱使之下,通过技术分析凭空添加的勇气、信心、鲁莽而频繁、无法遏制的完成着交易。

有一个在华尔街打拼多年的交易员,使用从华尔街带来的程序化交易系统,做着量化交易。他也自诩为技术分析高手,接二连三试单30次,止损28次。我和他讲你这是冲动交易,是情绪化的交易行为。他说辩解说这是符合系统规则的。我告诉他:系统规则是不是你制定的,你的交易系统是不是主观和量化结合的,30次试单扫损28次,完全可以说明是情绪化、冲动交易,而且是逆势情绪化冲动交易。最终不得不勒令他停止交易,修改规则。

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只有占交易者2‰的赢家的交易能够算得上是在投机或投资,其中底部买入、顶部卖出长期持有的是投资行为。绝大多数交易者的行为只能算是带有投机属性的消费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拿钱买个乐,或者寻求一个感官刺激。有人说都弄得倾家荡产了,这不也是刺激吗,玩大了还有比这更大的刺激呢。

顺应人性的不会是投资行为

期货交易的制度设计:十倍杠杆、1+0交易、浮盈加仓、雪球效应等等都是顺应着人心的一个贪字,当今就是一个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时代,没有谁能够逃脱一个贪字。我们来看,技术分析的特点是什么?首先说,它貌似是投机工具,其实更是一个交易中的消费工具,而非投资工具,世界上有所成就的投资家没有一个是使用技术分析的。由此看来使用技术分析的散户之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其次,它满足了一个贪字。在期货消费者眼中,技术分析可以加快赚钱的速度,可以寻找到赚钱的捷径,可以赚快钱、赚大钱。有一个书城的老板曾和我讲,交易类书籍买的最好的是短线为王、追击涨停板等书名抓眼球、雷人的,缠论、指标等书籍的销量远远好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价值投资的书籍卖不动。

做期货的朋友为什么放弃股票、基金来做期货,就是图一个快字。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件事就是十多年前给交易员讲资金管理,我要求他们5%、8%持仓,这时候一个从事交易十年的交易员讲,那不是还不如做股票了!身旁的盘手都是他徒弟辈的,他这种谈何为人师表。今年他从业有20多年了,但还是徘徊在亏损的路上呢。

贪图快并非都是坏事,人们喜欢坐高铁是因为它快速能达,而在交易、投资这条路上图快的都是欲速不达的。散户期货交易者一般的情况都是,拿着20万开户入市,做了两个月钱亏干净了;不死心又取出20万积蓄接着干,为了快速挽回损失满仓博弈,很快资金又所剩无几了;这下算是掉坑里了,存款是没有了,东拼西凑弄来10万元再接再厉、如法炮制……很快一百万没有回音就消逝的无影无踪了。

如果这一百万按照我的“底部买入,长期持有”的期货交易策略能赚多少钱?去年年初我和从华尔街打拼回来的交易员讲,做空白糖,他们不听;拿着他们的“洋交易系统”不遗余力的做着黑色系,到年底亏了20%;我再次和他们讲做空白糖吧,他们还是不听,到了今年年中一手白糖净赚了2万多,而他们做黑色系已经亏损了50%了。如果一百万去年空白糖,盈利该是多少?期货不同于股票的地方是浮盈加仓,股票2万股,再怎么涨,你还是两万股,因为股市没有盈利加仓的制度设计;期货就不同了,100手白糖你浮盈加仓就会是160手,320手呀,可以接着滚下去,这也就是浮盈加仓、雪球效应。

就广大的期货投机人而言,其行为实际上只是一种消遣,并不能因为存在盈利的可能而改变这一性质。对于一个期货交易者来说,确立消费、投机、投资的正确概念还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甚至要伴随他交易的始终。

事物要鞭辟入里的找原因谈明白很难,尤其是当其形成一种状态之时,比如炒期货的交易者为什么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是市场交易制度设置、居间人、技术分析理论和自身的投机消遣模式导致的,而不是交易者简单以为的技术问题。在亏损中实际上技术分析一直是扮演者推波助澜的作用。

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人想法,不喜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