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戴维斯双击”,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理财有一个问题,经常让人头疼,就是各种字都认识却看不懂的专业名词。

之前老巴科普过一波,说了说ETF、LOF之类的跟基金相关的词。今天咱们不说基金,说说股票里的一个词——戴维斯双击

1.“戴维斯效应”由何而来?

乍一看,“戴维斯”像是个人名,毕竟投资里面跟人名相关的理论和词汇非常多。当然这次也没有例外,“戴维斯效应”由斯尔必•科伦•戴维斯发明,1947年,他以5万美元起家,45年赚了18000倍(9亿美元),年化回报23%。

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孙子也都是大师级别的。第二代的斯尔必•戴维斯(Shelby Davis)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并接管了纽约风险基金。他投资保险、银行等永远不会过时的公司股票,购买自然资源股、远离热门股,并选择适度成长股,使风险基金在华尔街始终保持顶尖选手地位,他执掌的28年中有22年击败了市场。第三代的克里斯•戴维斯(Chris Davis)及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均是华尔街很著名的基金经理。

戴维斯家族是美国史无前例且最成功的投资家族。半个多世纪以来,戴维斯家族始终坚持“长期投资即一生投资”的理念,经过50年的试验、犯错和改进而形成“戴维斯战略”。

2.“戴维斯双击”怎么解释?

这名词听起来好像很玄乎的样子。

官方解释是这样的:以低市盈率(低于10倍PE)买入成长性潜力股(每年增长10%~15%),等到这只股票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尽享EPS(每股收益)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这就是“戴维斯双击”。而反过来,当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经常会面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和估值水平下降的双重打击,这就是所谓的“戴维斯双杀”。

通俗点讲,戴维斯双击就是名利双收,鱼与熊掌都给你~真正可以赚到盆满钵满,而戴维斯双杀就是一损俱损,别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了,两个都得不到。

比如以10倍PE买入业绩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倍PE甚至15倍PE买入,此时的股价已经形成戴维斯双击,卖出就会获得相当可观利润。相反,很多人以30倍PE买入期望每年增长30%以上的所谓成长股,六年后的获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如果成长股增长达不到预期或者业绩变脸,形成戴维斯双杀,亏损更为严重。

3.“戴维斯效应”谁玩得最好?

经常听“戴维斯双击”,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游戏玩的最好的是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档芒格,游戏很“简单”,只要学两门课:

1.如何评估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何找到利润增长的好公司(跟利润有关);

2.如何给企业估值,也就是买入的价格(跟市盈率有关)。

芒格说: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赚大钱的秘诀并不在于频繁的买进卖出,而在于耐心的等待。

巴菲特说:当机会来时,天上掉金子时要拿桶去接而不是汤勺,但如果你知道机会来了却没有资本去买,你就会错失良机。所以巴菲特总是留有大把资金等待机会。

我们要做的就是既要买好的,又要买的好,也就是戴维斯“双击”。等待“好的时机”以“好的价格”买入“好的股票”,实现完美一击,然后耐心持有,坐等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