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叫社保基金,它們倆有何不同?

前段時間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公佈了2017年度社保基金年度報告,其中,2017年年度投資收益率達到了9.68%,權益投資收益額為1846億元。

2001年以來年化收益率8.44%,總共賺了超過1萬億元,社保基金的穩健,讓我們普通韭菜瞠目結舌,17年來僅僅2008年出現負收益而且那一年指數跌了65%,如此巨大的體量還能有如此出色的戰績,說社保基金是中國最專業的上游機構投資者一點都不過分,同時社保基金的運作歷程也讓我們見證了複利的威力,再次為複利打call。

都叫社保基金,它們倆有何不同?

有的朋友可能搞不清楚,“社保基金”不就是我們平時交的社保,難道我們交社保的錢拿去炒股了,利潤還不錯?

其實,兩個“社保基金”雖然名字一樣,但含義不同。

開篇年賺8%的社保基金全稱“社會保障基金”,資金來源是國家財政撥款、彩票,以及國有股上市時劃轉股份,這些錢是國家專門儲備以備將來社會老齡化、重大事件發生時使用(比如汶川地震時就動用過一次)。受委託管理這些錢的機構,就是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也叫社保基金會),這個機構原來直接歸國務院直管,現在劃歸到財政部了,現任理事長是前財政部長樓繼偉。

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方向,包括股票、債券、股權等,開篇說的“權益投資收益”中的權益指的是“所有者權益”,而不是大家通常理解的僅僅指股票投資。

而和我們息息相關的社保基金,全稱是“社會保險基金

”,也就是平時繳納的社保。這些錢由各個省份自己在統籌管理,發發退休金之類。因為我們名下記錄的只是數字,實際賬戶裡沒有錢,因此也叫“做空賬戶”。發完退休金後,各省每年都會結餘一些錢,這些結餘的錢原來只能做存款和買國債,收益率很低,現在國家一看,社保基金會管理的相當穩啊,於是把這些結餘的一部分也給社保基金會管,多賺點錢也是好的。

都叫社保基金,它們倆有何不同?

總結來說,經常出現在“社保基金抄底XXX”“社保基金年賺XX”此類財經新聞裡的社保基金,指的是社會保障基金,其中包含了一小部分的社會保險基金,也就是社保發完當期養老金後的結餘。

那麼這些錢都是誰在管?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把大部分資金委託給專業的投資機構,小部分自己管理,委託資金中公募基金佔了大頭,還有一些由保險、券商等機構管理。由於這筆錢涉及到百姓民生,可以說是老百姓的救命錢,所以儘管投資的範圍很寬,但對絕對收益的要求非常高,波動較小,雖然不能在大牛市跑贏指數,但在熊市、震盪市中基本能獲得絕對收益(除了2008年全年虧損6.8%,當年上證綜指跌了65%)。

都叫社保基金,它們倆有何不同?

說了這麼多,大家對兩個“社保”,分清楚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