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明手拍观(续2)-关于照片处理的目的和底线(微明)

编者语:本人是一位手机摄影爱好者,几年前创立了 “手拍世界”手机摄影个人平台,并一直以作者微明在本人的公众号和头条号(微明坊)中,发表自己的手机摄影作品,也写了一系列相关心得文章,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让更多人走进手机摄影的世界,并分享自己的手机摄影理念和心得,应朋友们建议和要求,于2017年11月15日,创立 了“手拍世界”手机摄影爱好者群落。“手拍世界”手机摄影爱好者群落汇集了八方手机摄影爱好者,这是一个属于手机摄影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定期发布一些手机摄影理念、大家的优秀作品和手拍体验。我认为,手机摄影是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过程,发现美靠心术,表现美靠技术。希望更多人能够练就一颗敏于体悟美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最便捷的工具-手机,捕捉和分享身边的美,给自己,也给家人和朋友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情趣!

欢迎加入“手拍世界”群落!

微明

2017.12.05


手机摄影我这里把它简称为“手拍”。之前,发表过十几篇关于手机摄影的心得文章。今天开始,将陆续发表在这之后本人对于手机摄影的一些思考,定名为《微明手拍观》系列。


微明手拍观(续2)-关于照片处理的目的和底线


微明手拍观(续2)-关于照片处理的目的和底线(微明)

基于微明本色摄影理念,照片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裁剪、像素压缩等简单处理是可以的。但必须清楚,调整的目标是尽可能还原人们眼睛所看到的景物的本来面目,而不是创造出其他新东西来。

微明手拍观(续2)-关于照片处理的目的和底线(微明)

照片为什么要调整?那是因为,人类的眼睛是一架极其精密的生物照机,是任何现有先进相机都无法相比的。最主要的差距大概有三个:动态范围(胶片时代叫宽容度,指的是胶片能正确记录场景亮度范围的能力。)、方框和透视、3D效果。就以动态范围为例,摄影中常见的天和地的亮度差,人眼可以轻松看清的,但相机却很难平衡表现出来。

微明手拍观(续2)-关于照片处理的目的和底线(微明)

科技不断发展,相机越做越高档,相机改进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是追求真实还原。相机间的核心差异也就是对景物真实还原能力的差异。这是相机不断改进和追求的终极目标。照片处理的目的正是弥补相机在光色等感知上与人眼的差异,是还原本真,决不是创造出新的什么东西来。过度后期处理的照片,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

微明手拍观(续2)-关于照片处理的目的和底线(微明)

为什么不在相机上就安装上各种美图功能,以现在的软件技术易如反掌。还是我说的那句话,摄影不应是把真的东西拍成假的,没有光线而创造出光线,没有色彩而创造出色彩,没有景物而创造出景物,那是美工师做的事,不是摄影师干的活!

还原本色,既是照片处理坚持的原则,追求的目标,也应当是底线!

微明手拍观(续2)-关于照片处理的目的和底线(微明)

“手拍世界”是手机摄影爱好者的群落,欢迎您的加入!敬请关注公众号及头条号: 微明坊,看更多本人手机摄影文章、手机摄影作品和群员的优秀手机摄影作品!


附:本人之前发表过关于手机摄影的心得文章及主要观点

一、张民(微明)手机摄影心得文章目录

1.手机摄影心得之一 --人生是一次旅行 (微明)

2.手机摄影心得之二 --自然大美,无需赞美(微明)

3.手机摄影心得之三 --相机是工具,心是取景器 (微明)

4.手机摄影心得之四 --心术与技术(微明)

5.手机摄影心得之五 --手机摄影四个要素(微明)

6.手机摄影心得之六 --没有光线就没有真像(微明)

7.手机摄影心得之七 --让形式表现美(微明)

8.手机摄影心得之八--结语:用你的眼睛看不一样世界(微明)

9.手拍世界-我们就生活在艺术中(张民)

10.微明手拍观(续-1)-微明本色摄影理念

二、关于手机摄影我的几个观点(微明)

人生是一次旅行。

人生为欣赏风景而来。

摄影是看见美与表现美的过程。

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看见的却是不一样的世界。

相机是工具,心是取景器。

看见美是心术,表现美是技术。

美的最高标准是触发人们内心的感动。

表现美感的四要素:光线、色彩、构图、角度。

没有阳光(光线)就没有真像。

人的眼睛总是“好色”的。

构图四个重点要素:主体突出、结构完整、画面均衡、层次分明。

角度反映一个摄影师区别于他人的独特视角。

走进“手拍世界”,用你的眼睛看不一样的世界。

心中有美,身边便是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