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近日

省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的如火如荼

同时,在昨日新华日报的报道中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明确了下半年江苏各城市之间的

几大任务

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就是

区域一体化、都市圈一体化、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而徐州

作为苏北的“领头羊”

得到了省内有史以来的重大关注

主要体现在

支持“徐州产业转型发展”

强化“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

徐州将如何突破?如何与苏南快速融合,区域一体化?

我们从报道中略知一二

↓↓↓

1、区域一体化:强化“一带一路”建设,徐州加快转型,强化中心城市地位

2、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基础和先导(徐州铁路货运枢纽建设)

3、加快形成“1+3”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体系(徐州都市圈)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01率先突破,有条件的区域联起来,支持徐州产业转型发展,强化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

一、会议提出,区域一体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省内区域之间的协同协作,既带动全省发展,也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要支持有条件的区域率先突破。

而徐州,就是有条件率先突破的城市之一。旨在加快城市发展转型,强化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徐州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切实增强苏北“一带一路”建设支撑作用,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交汇点比较优势,进一步推进苏北地区整合优势、板块提升。

徐州作为苏北区域“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后期必将会随着交通的发展,必将会加强周边城市例如宿州、宿迁、枣庄、蚌埠、连云港等城市与徐州之间的联系,带动产业的升级。

同时,苏南与苏北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密切。

02率先推进,有共识的领域融起来。而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交通运输一体化!加快徐州铁路货运枢纽建设

而形成区域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交通运输一体化!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省铁路办主任陆永泉介绍,加快连云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建设、徐州铁路货运枢纽建设,共同提升连霍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效能。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2017年6月23日,国务院正式认可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规划到2020年,徐州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573.1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316.1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8万人。

高铁网络方面,确保今年9月底前开工建设苏南沿江铁路,加快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连徐高铁、盐通铁路建设。形成与枣庄、济宁、泰安、宿州等1h经济圈;形成与开封、盐城等城市2h经济圈。

03率先谋划,顶层设计建起来。加快形成“1+3”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体系,研究制定出台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等系列发展规划及相关实施意见。

全会提出,推进区域一体化,要加强省级层面的政策引导。从规划抓起,加大协调力度,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力的长效机制。各地要跳出“一亩三分地”,积极主动地拆壁垒、接通道、搭平台,共同创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省发改委表示,将加快形成“1+3”重点功能区规划实施体系。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以功能区为实施主体,研究制定出台扬子江城市群、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等系列发展规划及相关实施意见。

“都市圈的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中率先推进、率先示范的部分。各区域在协作发展中获得红利,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雯如是评点。

刚刚!官媒发文,江苏省将强化徐州“中心城市”地位!

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拿着徐州的公交卡在南京刷地铁,地铁交通线路贯穿整个江苏,苏南与苏北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强区域带动弱区域的发展...省内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的画卷正在江苏次第展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