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怎麼治?甘肅武威舉辦的論壇這麼說

9月12-13日,“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民間合作國際論壇在甘肅省武威市舉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譚光明、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尚勳武、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艾平、《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副執行秘書長普拉迪普·蒙珈等出席論壇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陳述賢主持。

譚光明在致辭中指出,民間組織參與生態治理要堅持科學治理,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自覺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堅持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努力實現生態治理和經濟發展雙贏;要堅持廣泛動員,通過搭建參與平臺、豐富參與方式等辦法,引導企業、個人等靈活參與生態治理,形成持續推進生態治理的強大合力;要堅持項目帶動,以項目為載體,不斷加大資金、技術、人力等投入,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區域性重點項目,著力打造生態治理品牌項目,引領更多企業和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治理;要堅持合作共贏,要積極搭建國際民間組織交流合作平臺,在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領域廣泛開展政策、科技、培訓等交流合作。

論壇產生了多項成果:啟動了“一帶一路”胡楊林生態修復計劃暨生態治理國際合作基金;相關民間組織和機構建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間組織長期合作伙伴關係;發佈了《“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民間合作國際論壇民勤倡議》。據悉,此次啟動的“一帶一路”胡楊林生態修復計劃暨生態治理國際合作基金,將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曾經有胡楊分佈的、或適合胡楊樹生長的重要地區和城市,建立若干胡楊林生態修復示範點,並以點帶線,對“一帶一路”經濟廊道中的重要通道開展胡楊林等抗乾旱樹種進行生態修復和防護帶建設,最終建成中國西北“絲路核心區”、 “中巴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3 條“一帶一路”胡楊林生態修復帶。修復綠洲胡楊,恢復“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荒漠綠洲生態環境,探索出一條生態修復和經濟發展相統一的科學路徑,攜手絲路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廊道,守護絲路文明。

中國綠化基金會主席陳述賢就落實好本次論壇的成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吸引更多社會機構、民間組織、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其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生態治理,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二是要引導企業、個人、學界等各方面聯合開展生態治理,積極貢獻民間智慧和力量;三是要加快“一帶一路”生態治理國際合作基金運作的規模化進程,加快推動公益事業由區域化邁向國際化。

“一帶一路”生態治理怎麼治?甘肅武威舉辦的論壇這麼說


論壇期間,來自《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太森林網絡、國際竹藤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等10家國際機構和國際組織,以及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沙特、俄羅斯、土耳其、韓國、日本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間組織代表參觀了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萬畝人工胡楊林、17萬畝人工梭梭林、沙區葡萄產業基地、治沙植物品種基因庫,實地瞭解當地治沙治窮的成果和經驗。通過參觀交流,代表們對“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付出的艱辛努力表示敬佩,對中國生態治理的智慧和方案讚不絕口,也通過民勤成績堅定了“一帶一路”生態治理的信心和決心。

論壇上,內蒙古東達蒙古王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榮獲“福布斯中國荒漠化治理綠色企業榜”優秀企業;凱迪拉克、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獲得“生態中國貢獻獎”;東南衛視等三家單位獲得“生態中國公益合作突出貢獻獎”;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生態中國特別貢獻獎”;上海市獲得“生態中國城市獎”;民勤縣人民政府獲得“生態治理模範獎組織獎”;石述柱獲得“生態治理模範獎個人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